APP下载

浅析《陈素庵妇科补解》之调经门*

2018-01-19江伟华石明晴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水如云乌药

江伟华 石明晴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1 首重调经,贵在和气

本书云“妇人诸疾,多由经水不调。调经可以孕子,然后可以却疾”,说明月经对于妇人疾病尤为重要,凡治妇人疾病,首以调经为主。凡是影响月经产生及应期的因素,均可引起月经不调,致其他病症产生,但调其经,则病自愈。女子以血为基本,气乃血之帅,气行则血畅,气血和调,则经水自调。因此陈氏认为调经须先和气,如云:“妇人经水不调,多由气郁……治宜开郁行气……自不致阻塞作痛。”陈氏善用四物汤加减以生血调经,补血之时不忘和气,多用香附、木香、乌药等辛温行气之品以开郁调气,其中尤以香附为先。陈氏还用乌药散治疗七情郁结致经水不通,方中以气药为主,包括香附、乌药、广陈皮、苏子、丹皮、薄荷、焦山栀、川芎、柴胡、木香、当归、甘草等,文中云“病经闭而方中全用气药者,何也?病之本在气不在血。但调其气,则血自通”,精确诠释了陈氏“调经宜先和气”之主旨。

2 辨证求因,治分虚实

陈氏认为妇人月经不调是由多种病因相互影响导致,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脏腑虚弱及冲任损伤等。本书可见“为风寒湿热所乘虚外袭,致成癥瘕痞块等症,是为外因。惊恐恼怒,忧郁不解……以致停痰积聚……是属内因”等论述,又有“始因六淫盛袭,兼七情郁结……饮食日减,肌肉渐消……甚则潮热骨蒸,月水经年不至,名曰‘血枯’”等内外因的记载。因此,陈氏立下“症属有余宜通,症属不足宜补”的调经原则。“通者,去其闭塞渗渍之瘀……补者,开其郁结……使新血渐生”,也就是说,月经不调须先进行虚实辨证。不过需明确调经与通经之不同,切不可以通为快,“经闭而断绝……则宜通。经来或先或后……适来适断,则宜调。通则行其滞也。调者,使之和,而无过不及也”。因此,陈氏禁用攻克伐厉之药,乃首先强调辨虚实、寒热、有无实邪,然后予以温和调理,实为中庸之道也。

3 颐护脾胃,兼顾肺金

女子以血为基本,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而血乃水谷之精气也。中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共为后天之本,使气血生化有源。陈氏亦十分重视脾胃化生气血的功能,强调脾胃功能失调则妇人经水不调,故提出治疗月经病的基本大法为补脾健胃,以滋生化之源。书中多处可见脾胃功能失调引起月经病的论述,如云:“妇人经水后期而至者,血虚也。此由脾胃衰弱,饮食减少,不能生血所致。当补脾胃,以滋生化之源。”诸如经行诸合并症,大多病因均归属于脾胃。陈氏以调理脾胃为基础,喜用健脾益气之四君子汤,配伍葛根、升麻等升发脾胃阳气之品;山药、香附、广陈皮等运脾健脾之药;杜仲、补骨脂等以温肾助阳。同时,陈氏不忘补肺金以培生化之源,常用麦冬、玄参之属。

4 立方平和,慎用峻药

书中言:“调者,使之和,而无过不及也。”提示不可因急于调经,而过用攻克伐厉或大辛大苦大寒之药。如云:“有因火盛致经不行者……不得过用寒凉,以伤胃气。”又曰:“因风冷寒湿……血滞不行。治宜温经散寒,袪瘀行滞……然辛热之药,中病即已,不宜过剂,恐血热妄行,有暴下崩败诸症,反伤阴血。”陈氏立方以四物汤、四君子汤、逍遥散等为基础方进行化裁,药性平和,极少用大苦大寒、破气散气或大辛大热之药;即使选用,也注重炮制,例如酒炒大黄,不仅可藉酒性缓解大黄之苦寒,亦可增其活血之功;再如通过四制和八制等除去香附暴烈之性,重用其行气运脾之效。陈氏立方配伍合理,选药平和,炮制精心,值得效法。

猜你喜欢

经水如云乌药
《灵枢》十二经水理论探微
《傅青主女科》经水早断诊治经验探微*
识字歌
喘息的红对联
缩泉丸中益智、乌药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的评价
未来,是一个没有预兆的故事
爱的力量
行气止痛的乌药
不同产地乌药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