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管理困境与出路

2018-01-18谭小宝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出路困境高职院校

谭小宝

摘 要:自全国吹响创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号角以来,高职院校纷纷竞争一流行列,但经过高职院校快速扩张发展后,存在的高职院校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五个坚持”、“五个着眼”、“五个构建”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管理改革创新,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创建一流 高职院校 困境 出路

自中央提出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重要战略措施以来,全国高职院校都吹响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号角。但高职院校从本世纪初期,经过规模扩张,内涵建设,“成长过速”导致的管理粗放等问题依然存在,部分高职院校着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国家级示范院校基本在管理理念上基本处于优先位置),但更多的高职院校则面临新一轮“创一流”的重新洗牌。这里仅从推进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角度作有益的探讨。[1]

一、当前高职院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政策效能意识淡薄

对政策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政策研究纳入管理中,对国家、地方教育的法律、法规、文件、政策尤其是对涉及到土地、财税、经营等切身利益的政策缺乏有效的关注;政策理论研究薄弱,内部出台的政策、办法、制度等规范性、战略性、长久性、科学性有所欠缺。[2]

2.管理运营精细不够

诸多高职院校还是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管理着眼点不能统筹兼顾。许多工作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精细管理不足的问题;服务管理意识没有根本转变;工作协调成本比较高;没有构建起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控体系。[3]

3.制度制订尚不完善

笔者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调查了解,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提出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设想,但还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备的问题;部分制度修改较快,稳定运行检验时间不够;制度间逻辑层次需要专业人士通盘审阅。

4.制度执行能力不强

部分高职院校有的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师生的日常行为中,存在“高大上”或“大而空”的现象;制度执行存在协调困难、政令不通的“失调症”,往往造成“执而无谋、谋而无行、行而无力、力而无果”的局面;制度执行中也存在层级递减,或者因职责不清、督办不力,工作显得“虎头蛇尾”、“头重脚轻”。

5.人才规划需调视角

高职院校在经过多年“快速扩张”发展后,学生数量目前基本趋于稳定,但教师流动则较原先流动加速。笔者在周边地区2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发现,职工男女比例近年变化明显,年轻女职工比例有上升趋势,因生育“扎堆”现象,部分岗位长期缺人,对高职院校发展人才稳定带来不利因素。年轻职工培养力度不够,选拔干部有“后继乏力”之感;唯职称论,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工资差异不大,影响到部分职工的积极性。

二、创建一流高职院校加强管理的有效途径

1.理念创新,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发展为首任。发展是一切的基础,离开了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要视发展为硬道理,紧紧抓住教育政策及规律,以此确保高职院校快速稳健发展。坚持改革激活力。变则通,通则久,是打破“懒惰不动症”和“思想僵化症”的有效手段。要致力长远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促突破,以此确保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管理出效益。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高职院校在竞争中的未来。要着力加强内部管理,合理配置管理要素,以此确保教育教学及管理运行质量和效益。坚持文化提品位。校园文化管理是构建一流高职院校的最佳手段,具有规范、导向、凝聚、约束等功能。要以先进文化引领发展,深入实施校园文化管理,以此确保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坚持学生为中心。学生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所有的管理服务都要围绕学生展开;“治大国若烹小鲜”,抓住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工作,不要面面俱到,样样开花,多则无益,让师生充分做好本职,提升办学质量,以此确保高职院校工作重心突出。[4]

2.战略创新,围绕“五个着眼”

着眼特色与特长。高职院校都有自身发展的优势,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本色”,主体专业一定要做大做强,不能各专业一哄而上,长久可能将导致缺乏主体竞争力。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工作长项,要发挥强项提升竞争力。着眼人才和质量。高职院校的口碑最终来自人才的质量。随着单招政策的推行,生源流动趋向多样化,区位优势好的高校也必然要接收单招考生。生源质量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质量,在面临单招考生占较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大大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着眼政府和政策。高职院校在地方上不是单独的个体,需要为地方排忧解难,加强与职能政府部门的横向联系,取得政府的支持和信任,为自身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随着高职院校征地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充分利用好政策,争取让高职院校的发展,优质、共建、共享,积极为地方服务。着眼项目与平台。在高职院校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双一流”创建工作,以及职教项目建设是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力气推进的工作。有项目才有发展,才有相应资金支持。要做到专人负责,积极向上级汇报工作,正确获得更多更好的项目,确保高职院校良好的发展后劲。要积极申报各种综合性荣誉,给高职院校搭建省级以上荣誉平台,如文明标兵高校、中华先进基层工会等,积极参加省内媒体、中央媒体组织的相关活动,让高职院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上台阶。着眼和谐与共生。职工是高职院校发展依靠的主体,没有職工的共同努力,高职院校就没有进步的动力。高职院校要不断推进工会工作,共享单位发展成果,不断提高职工收入;关注弱势群体,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确保职工安居乐业,与高职院校发展和谐共生。

3.方式创新,实施“五个构建”

构建高效的运转模式。要充分利用好上级政策,做好人力结构创新,对职工男女比例要适当控制,保持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队伍;优化部门结构,借鉴省内部分已进行部门调整的高校的经验,推进高职院校“大部制”改革,精简出效益;推进向二级院系下放权力,推进“专家治院(系)”模式探索。构建优秀的育人环境。环境育人是推进全方位育人的需要,要整治高职院校破旧环境,修缮年久的教室;按照总体色系,构建高职院校视觉识别系统(VIS),从文件规范到楼栋、楼道宣传色系,呈现统一规格;整改学生宿舍,确保优雅住宿环境;大力弘扬地质传统文化,宣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做好文化传承。构建有效的制度体系。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提高执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要依照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架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各项制度,推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治理能力建设。加大制度执行管理,对执行不到位的,或拒不执行的要由监察部门加强监督,形成制度执行合力。构建稳固的专业结构。要结合自身优势、市场取向,不断优化专业建设,优势专业要做精做特,要在全国走在前列;具体人数规模的专业要做强做大,要形成专业发展潜力,保持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控制招生人数规模,提升资源利用率。为部分专业升本科做好前提铺设。构建高效的人才团队。完善人员结构配备,包括知识结构搭配、年龄搭配、人才梯次搭配等。实干兴校,要有正确用人导向,职称考量之外要加强工作考核,职称严格与工作质量挂钩,防止做多做少一个样;给有才干的人提供机会,充分发掘年轻职工群体能力,为后备干部培养人才。

归根结底,管理改革是对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是观念、战略的创新,高职院校要实现质与量的可持续跨越发展,必须紧扣教育发展规律、必须有效面对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在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创建中,占据重要一席。

参考文献

[1]齐福荣,高萍;对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及其评估的认识[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10期.

[2]朱寺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7年.

[3]张文;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地方政府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李德方;高职院校校长胜任力研究[G];《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猜你喜欢

出路困境高职院校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