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暴力问题的思考
2018-01-18黄莉丽
黄莉丽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对各级学校产生影响的背景下,幼儿园暴力现象仍然存在。社会新闻上出现的一幕幕虐童事件,恰恰证明了在幼儿园环境中,暴力现象屡禁不止。本文针对幼儿园暴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幼儿园暴力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暴力问题
引言
随着家长和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幼儿园问题就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幼儿作为无行为能力人,本就需要成年人作为监护者保障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成长,但在屡禁不止的幼儿园暴力事件的新闻中,往往对这些幼儿伤害最严重的就是这些成年人。这些作为幼儿教师的成年人,打打着老师的旗号,对幼儿进行身体或是心理的暴力攻击行为。幼儿教师行业也因此备受诟病,追根究底,还是本行业存在太多的弊端还未解决,反倒使无辜的幼儿和行为举止合乎规范的幼儿教师群体受到伤害。[1]
一、幼儿园暴力现象的类型
1.幼儿园硬暴力
幼儿园硬暴力,是指幼儿教师通过自身肉体的攻击或者是武器的攻击对于幼儿造成身体和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幼儿园硬暴力的显性表现为幼儿教师对于幼儿的直接攻击,比如打耳光、踢打、或者是拿工具打手板等一系列暴力行为;硬性则是表现为不允许吃饭,罚站等在幼儿的体表无法留下伤痕的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统统称之为幼儿园硬暴力。其表现特征便是惩罚方法简单粗暴,或是在体表,或是在其他地方留下痕迹。[2]
2.幼儿园软暴力
幼儿园软暴力,是指幼儿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或是异样的行为对幼儿造成心理与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幼儿园软暴力主要表现在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语言上的刺激和打击,或者是行为上的忽视,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伤害和影响。幼儿园软暴力的主要表现特征便是幼儿教师对于幼儿言辞的冷漠,行为上的忽视,这些行为都会对心理还在成长阶段的幼儿产生不可磨灭的伤害。
二、产生幼儿园暴力的原因
1.教育水平低,素质较差
幼儿暴力的主要实施者便是老师,以学历为分界,将幼儿老师群体分为“低学历幼儿教师”与“高学历幼儿教师”两类进行分别分析与阐述。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暴力的实施者,其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是否会使用暴力手段。部分低学历幼儿教师在初中时便性格顽劣,道德素堪忧,成为幼儿教师之后,性格上也没有太大改变。她们进入人才市场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毕业了。这一部分的老师便会在一定情况下对幼儿施加暴力行为,是因为她们自身对这个行业认识不足便贸然上岗,道德素质差,遇到了棘手的情况定会导致恶劣事件的发酵。其次,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达到要求的高学历教师,部分教师发生幼儿园暴力事件,则是因为自身的道德素质无法承担起身为幼儿教师的责任,心理素质较差,面临压力较大或者是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便会导致暴力情况的出现。幼儿教师如果是以暴力手段来掩饰自己在教学手段或是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幼儿园教育的暴力现象是不会消失的。
2.沟通不便
幼儿与成年人不同,幼儿由于身心都在成长的起步阶段,对于成年人的要求无法再第一时间明白或是做到,幼儿教师若是因为幼儿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或是在明白了之后不照做而感到厌烦,久而久之就会容易产生幼儿园暴力事件。
3.监管不力
对幼儿园进行管理的原因,是为了给幼儿建设一个可以健康成长,教育的良好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开发。但有的幼儿园监管制度十分混乱,只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可行行为与不可行行为。一些幼儿教师便借机钻空子,自认为对幼儿进行暴力行为也不算什么,这边是幼儿园监管的失误。而部分幼兒园在发生了幼儿园暴力行为之后,幼儿园管理阶层的第一反应是迅速进行善后,而不去理会这件事带来的对于幼儿与家庭的伤害,同样是幼儿园监管不力造成的后果。
三、处理幼儿园暴力的策略方法
1.提高教育水平,加强道德建设
幼儿教师作为直接接触幼儿的人,应注意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明确的认识,学历的高低只能证明两者在学习内容上的差异,但是道德素质水平的低下,则是幼儿教师绝不能出现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学会对于幼儿的尊重,虽然幼儿园的所有孩子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但是最为教师,应注意对幼儿的尊重与相信,幼儿平时接触最多的时间,除了家长便是教师。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有利于幼儿对于尊重行为的效仿与学习,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有很大的好处。至于日常活动中,应注意孩子的安全与能力,不可贪功冒进,要注意照顾每一位有情况出现的幼儿。
2.强化沟通与理解能力
幼儿教师作为辅助引导幼儿成长的人,应注意与幼儿交流时的方式与手段,幼儿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听一遍就能明白的要求,幼儿可能要听三遍不止,甚至还需要幼儿教师进行讲解或是给他一定的反应时间。所以,幼儿教师在寻找争取的沟通方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幼儿沟通能力的训练,
3.加强监管?力
幼儿园应注意对于自身已有的相关制度进行整理和完善,绝不可姑息幼儿园暴力行为,一旦发生一起,就要从严论处,绝不留情。第二,幼儿园要加大对于制度执行时的监督,制度的完善必将伴随着监督机构的出现,合理的监督有利于幼儿园中的各位教师对于规则的遵守。其三,学生家长与社会也要起到监督作用,绝不可轻视这个问题带给孩子的伤害,部分暴力受害者会因此变得胆小懦弱,处在一个人多的地方便心惊胆战,这对于幼儿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而另一部分受害者则是因此变成了暴力的施加者,在有足够力气时去欺负别人,进行内心情感的宣泄。以暴制暴使极其错误的行为,幼儿的心理教育也是整个教学环境真的重要一环。
结语
幼儿园教育的暴力现象使不可忽视的问题,无论是对于幼儿的身体或是心理发生的暴力行为,都要令行禁止,幼儿的三观与心理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暴力行为对他们造成伤害的同时,也会在他们的心中滋生暴力。作为成年人,应注意以预防为主,惩罚手段和法律条例为辅,一旦发生幼儿园暴力事件要严惩不贷,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健康平安的长大。
参考文献
[1]韩宏莉.幼儿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探析[J].教育探索,2017(01):88-90.
[2]张晶晶,李佳孝.幼儿园教育硬暴力现象的原因及其克服策略[J].文史博览(理论),2017(09):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