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8-01-18吕芙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2期
关键词:教师评价制度

吕芙萍

【摘要】教师评价是一个对教师自身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评价制度是学校当中对教师进行价值判断的相关制度规定。要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必须构建科学和谐的教师评价制度。只有将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科学合理地整合在一起,即要以人为本,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又要加强制度约束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评价  制度  高素质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204-01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目前一般来讲,存在着两种类型的教师评价制度,一种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另一种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又称“绩效管理型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以奖惩、排序为目的,由学校通过对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已具备的素质条件以及已有的工作绩效进行判断,将教师排序分等。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在没有外部奖惩强化和刺激的条件下,通过实施评价,达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是一种平等协商的教师评价,更多的体现了民主管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

一、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奖惩性评价,忽视发展性评价

目前普通中小学实行的教师评价大都是奖惩性评价,评价着眼于教师分等,评价结果直接同教师的奖金、荣誉、晋级、下岗等挂钩,其指导思想是利用奖惩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过度量化,容易使人们把“考试成绩”当成“教育成绩”。过分追求分数,偏重于某些学科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况且,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这就可能导致同样的成绩包含不同的劳动付出。在这种情况下,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业绩,不能够完全体现公正性和客观性,难免出现失误,致使一些教师产生不公平感。

2.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忽视日常规范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指对一切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具体规定,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成就的尺度与准则。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较为完善。但教师的工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堂教学往往需要课外大量的活动支撑,比如课下教研、外出學习,外出讲学等等缺乏有效评价。

3.评价标准固化单一,缺乏弹性和创新性

目前大多中小学通过成绩分析、检查教案评价教师的备课质量,通过检查教师参加有关会议的记录来考核教师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情况,通过作业批改状况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态度。这种操作机械的评价制度,容易助长形式主义和造假之风。在实施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其结果往往不尽其意,还会大大地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便于教育管理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然而,以上问题在实际的教师评价工作中,影响了当前教育评价的发展,对我国中小学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也影响教师专业成长。

二、构建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1.重视体现教师评价发展性,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过去的评价观以奖惩甄别为目的,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评价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动力,而不是具有选拔甄别的“筛子”,应该立足于教师的发展。通过评价,应该使被评者感到温暖,充满希望,并有明确的方向。根据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我们学校今年采用提高率来计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还有优秀老师的引领示范和带动,激发了广大教师教学热情和进取精神,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评价标准应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涵

教师评价也应与时俱进,增加一些时代需要的评价标准,比如:(1)在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学校,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如何,是在教师评价中需首要关注的问题。(2)学校面向市场求生存谋发展,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将体现在教师评价中。(3)由于学校接受家长的委托培养学生,所以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必将成为学校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

3.多元动态的综合评价模式

教育是过程的艺术,没有过程就没有教育。不管开展教师评价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它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目标和行为,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开始对教师进行测量和评价时,人们的心态、行为方式等会随之发生变化。实施动态的过程评价,有助于教师保持高质量的服务状态。

因此,新时代的教师评价应该是奖惩性评价模式和发展性评价模式的有机综合。评价方法应该是:使用“满意度”等间接指标增加教师评价的量化成分,以避免直接量化固有的弊端;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即要以人为本,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关怀,又要加强制度约束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夏芳.中学教师评价的问题及改革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刘志军,张红霞.呼唤主体发展的教师评价[J].基础教育课程,2005(7).

猜你喜欢

教师评价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美国核心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评价的困惑及启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制度严格 温柔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