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疑——擦亮生物学习思维的火花

2018-01-18李蓉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设疑

李蓉萍

摘 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设疑可以为课堂教学披上神秘的面纱,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促动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师生互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极大提高教学成效。本文分别从设疑的重要性、分类及方法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试图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个具体可操作的切入点。

关键词:设疑 贴生活 引诗词 新旧衔接

一、设疑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有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疑”具有重要作用,是擦亮思维的火花。疑,能使求学者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乃求知之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设疑至关重要,具有以下特殊效用:一是有的放矢,化抽象为具象,将教学目标明确化和具体化,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任务”的驱动下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二是为知识点披上神秘面纱,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是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四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正是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践行与落实。

二、设疑的分类

所谓设疑,本质上就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提出一个带有“驱动型”的任务指令,让学生进行思考,而问题本身的解决就是任务的完成。

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设疑呢?

依照设疑者身份进行分类,设疑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教师设疑与学生设疑。

教师设疑往往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设疑者具有主控权,易于操作,也是大多数教师惯于采用的方法;而学生设疑,就是要将主控权交给学生,因而具有不确定性。

为此,学生设疑,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二、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对新知识具有导向性的问题。这更具挑战性,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不确定因素高,在加上课堂时间的客观限制,不易操作,固而被大多数教师所摒弃。事实上,学生设疑并非是纯粹的学生个体活动,教师必须在事先给予引导,如果使用得当,所取得的效果往往远远超越教师设疑,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学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三、设疑的方法

在具体操作上,不管是哪类设疑方式,根据生物学科特点和学情,结合教学实践的可行性,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贴生活,接地气

生物是贴近生活的学科,设疑本身就应当取材于生活,接地气,把学生的现有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的重要资源。只有这样,知识才能服务于生活,指导生活,具有实用性。

例如:讲《细胞呼吸——ATP的主要来源》一节,酒精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酸奶和泡菜的制作过程都主要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即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牛奶或蔬菜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等物质。乳酸大量积累后又可抑制其他对酸敏感的杂菌的生长,从而使酸奶或泡菜不腐烂变质。这里所提到的酒精、酸奶、泡菜等与学生的生活很是密切,都是平常身边易接触的事物。

2.引诗词,讲艺术

教学语言,本身就是语言艺术展现与欣赏的过程。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教师只有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语言才能被学生所感知和接受。“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不管认识如何深刻,阅历如何丰富,没有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别人也无法理解。”好的教学语言,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语言艺术之美,在语言艺术之美享受中学习,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成效;同时,也可以锻炼和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教师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用诗词设疑,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以“错”示警

错误的认知虽然没有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但它却从事物的反面补充阐述了正确的外延,就如同黑夜加深了人们对白昼的认识,因而我们可以利用错误,强化正确认知。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常识其实是错误的,但许多人却不以为然以心目中所谓的常识当做干娘,我们可以对此设疑,引发学生深思,进而找到问题所在。有时候,错误是最好的老师,是一部良好的反面教材。正如黑格尔所说:“真理由错误而产生,只能是由于发生错误,真理才会出现。”

4.巧设“障碍”

春秋时期,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启发他, 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设疑应当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思考才能得到结论。

例如,在讲授“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节时,巧设障碍性层层递进问题:(1)一个健康人(男女有异)的正常体温是多少?(2)为何人的正常体温要保持在37℃左右?(3)如何才能保持在37℃左右?(4)人体是怎样产热(能量)的?(5)当你吃饭后或跑步后有什么体温上有何变化?(6)“热”会把人烧死吗?为什么?(7)人体如何调节体温的?这种递进式的障碍设问,能引导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当然,设障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不可一味追求“疑”的深度与广度。高明的设疑,并不在于问题本身的艰深晦涩,而在于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睿智的设疑,是教师思想艺术的结晶,要求教师根据学情设计一个学生通过一定程度的思考,“踮起脚尖”即可触及果实——答案,而不是只能仰望、不可触摸满天星光。否则,会让学生感觉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进而滋长受挫情绪。

5.新旧知识无缝衔接,温故知新

教材的各个章节知识点前后顺序的安排,本身就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及难进行编排的,前后章节是有机的整体,并非独立成章。必须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时,可在新旧知识衔接中,设计一系列疑问,既巩固旧知识,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新章节的知识,让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做到无缝衔接。

结语

疑是思维的起点,善于设疑,才能让学生的认知和思想出现冲突与碰撞,擦亮思维的火花,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慢慢地揭开“疑”的神秘面纱时,也就是他们剥丝抽茧,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时候。只要教师加以引导,相信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会像星火一样,燎原蔓延。

猜你喜欢

设疑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激趣技巧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设疑导思
谈初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