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2016-11-11刘贤华

考试周刊 2016年86期
关键词:设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刘贤华

摘 要: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疑艺术,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设疑

设疑是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大多数教师在设疑过程中存在“假设疑、提傻问、问题无针对性”等问题,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因此,为改善这一现状,初中物理教师可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充分利用设疑艺术,打造高效初中物理课堂,从而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一、以“导”代“教”,设疑激趣

(一)结合教材内容,巧设教学疑问。

设疑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无论采取何种设疑方式,都应充分考虑问题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性设疑,充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同时,可以在相互联系的知识处设疑,不断密切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解题思路方面设疑,明确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向;在应用知识时设疑,以便强化学生所学。

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电磁感应现象”的相关内容教学时,便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疑:(1)电流可产生磁场,反之该条件仍成立吗?(2)切割磁感线与磁通量变化,两种现象之间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3)怎样才会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创设疑问,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相关知识点。

(二)坚持因材施教,立足分层设疑。

在初中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设疑激趣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即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与能力提出不一样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正确回答问题后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相关内容时,针对学困生的问题可以是“何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请举例说明”;针对中等生的问题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针对优秀学生,教师的提问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者与二力平衡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区别”。

再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针对学困生,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物体为何运动状态与静止状态?车在受力时会前进,停止受力时会停下来。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分析这一问题的?哪种观点才正确?”针对中等生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牛顿第一定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包含着怎样的含义?”针对优秀学生则提出进阶性的问题:“牛顿第一定律与伽利略的结论相比,哪些地方更加先进?在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是运用了惯性定律?”通过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二、以“疑”激“思”,巧设教学悬念

在初中物理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用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之外,还可紧密围绕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巧设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进行“光的折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便可围绕学习内容设置如下悬念:(1)将筷子斜放入水中,为何会呈扭曲状?(2)水中有一块石头但人们无法看到,请问在不改变人位置的情况下,能通过什么办法看到水中石头?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思维始终保持在亢奋状态,最终提高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三、难易恰当,坚持循序渐进

为保证初中物理课堂设疑教学的效果,老师便需要准确把握物理设疑的内容、方式、对象和时机等。首先,物理老师认真备课是利用设疑艺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重要前提条件。备课不仅要提前准备课堂教学内容,找出知识的重难点,还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相应的教学问题。其中,在设疑过程中,应严格遵循“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避免提出“对与不对,行或不行”等傻瓜式疑问。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更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可先进行铺垫式的提问,让学生思维呈梯度式的发展,帮助学生突破问题的重难点。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学生直接回答外,还需要采用引导、启发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具代表性的问题,则采取书面汇报的方式一带而过。总之,教师的提问应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提出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目的性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增强其学习信心[2]。

例如:在学习“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时,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可提出如下问题:

师:台灯的亮度可自由调节,在调节台灯亮度过程中涉及哪些物理量?

生:亮度的变化与电流强度相关。

师:有哪些方法可改变电流强度?

生:改变电压或调节电阻。

师:哪些方法能改变导体电阻?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生:决定导体电阻打下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横截面积、导体长度、温度等。

通过准确把握设疑的难易程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利于促使所有学生的物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合理的设疑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设疑艺术时,老师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善于挖掘学生的思维亮点,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始终活跃满满,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活”课堂。

参考文献:

[1]胡庆玉.初中物理教学中“设疑讨论法”的探讨[J].新校园旬刊,2013(10):112-112.

[2]药纪花.初中物理设疑教学法浅谈[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9):190-191.

猜你喜欢

设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