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阈下“洋节”盛行探源
2018-01-18王俊王泽鑫纪攀
王俊 王泽鑫 纪攀
〔摘 要〕近年来,西方节日在我国大行其道,“洋节”日益盛行。本文站在跨文化的角度上分析“洋节”于我国盛行之原因,并探讨了对“洋节”应持有的态度: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客观分析,正确把握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丰富、创新文化发展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关键词〕“洋节”;原因;正确态度
近年来,一些西方的“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在我国受到欢迎,尤其受到年轻一代的极力追捧,而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却遭到“冷漠”对待。这种情况不禁让一些人感到担忧——是否“洋节”的盛行就意味着传统节日没落了呢?
一、“洋节”盛行的原因
1.传统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新型社会关系结构的形成 我国的传统节日根植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农耕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息息相关,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形成。受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些节日多与伦理、道德息息相关,体现着尊贤、敬老、重团圆等优秀传统。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每个节日又都有着相应的特色活动。
农耕文明中家庭是最小单位,这样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很多传统节日浓重的家庭性。逢年过节,小则家庭聚会,大则几世同堂甚至是全族共同欢庆佳节。但是如今新型社会关系结构正逐渐形成,家人之间因为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等诸多原因,被迫逐渐疏远。而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喜欢这种被众多亲戚长辈包围的感觉,更愿意选择去过无拘无束的“洋节”。
2、政治开放加速中外文化碰撞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世界各国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加强,跨文化交际也日趋频繁,多元文化传统也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共享的资源。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节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世界节日则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沟通走进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这样的交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自改革开放后,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地传入中国,逐渐为人们所接纳。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通用语言,在中国也成为一种广泛的大众化教育。伴随着“全民英语”的浪潮,越来越多英语国家的文化出现在中国人茶余饭后与学习工作的日常生活中。可见,暗藏在西方文化中的“洋节”在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与文化基础,盛行也不无缘由。
还有,西方的一些文化理念,如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等,在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借助广泛的载体,打着文化交融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洗脑”与渗透。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遭到侵蚀,产生变化。
3、商业炒作和媒体报道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传统节日带来的负面效果不容小视。在“洋节”的人气指数不断攀升的过程中,商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一个重要节日来临时,商人们总是费尽心思地宣传,尽量使人们融入他们所刻意营造出来的“节日气氛”中,以最大可能地制造商机。为了“提取”各类节日的最大经济价值,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和“洋节”相关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意识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4、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特点 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足,除物质方面的需求外,精神上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在情感表达方面含蓄与委婉,少有西方人的热烈大方。而“洋节”多具有人文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特定的情感,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加之,现如今年轻一代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精神负担也不断加重。注重庆祝形式的“洋节”正好给了年轻人一个放松和发泄的机会。他们可以借着过“洋节”的机会给自己放假,寻求刺激,缓解压力。也找到了向家庭、向恋人表达情感的契机。“洋节”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例如父亲节和母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年轻人可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情人节、教师节,给了向恋人、向老师表达情感的机会;圣诞节、愚人节和万圣节给了人们放松娱乐的机会。正是因为“洋节”中包含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契机,生活上得到放松的因素,“洋节”才能逐渐为国人所接受,最终成为一种潮流文化。
二、把握正确的态度
1、正确对待,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其实,不管是诞生于本土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作为舶来品的西方节日,都是一种动态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不断更新发展的观念之流;不是静态的物质积累,而是动态的价值观与自我的、民族的意识体现,是源于过去贯穿于现在并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中西方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既相互补充、融合,又相互碰撞、冲突,两种文化之间呈现出一种动态博弈的局面。
我们应该看到,在此之前,国际公历的元旦节、三八妇女节和劳动节早已融入国人的生活,成为法定节日。当全国人民一起庆祝这些节日时,社会上并没有谁提出过要警惕这些“洋节”。文化全球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同政治经济全球化一样,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全球化加剧的今天,东西方之间不同文化的碰撞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应顺应时代变化,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培养全球眼光与全球意识,善于发现世界文化中的优点与亮点,以正确的眼光和心态审视中西文化差异之处。
2.牢记传统,弘扬中华传統文化 “洋节”的盛行,是跨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传统节日的淡化,对“洋节”的重视,暴露出中外文化融合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中国传统节日凝集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与情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我们应该加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通过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现代元素来塑造新的文化形象,逐渐培养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通过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创新和丰富文化发展的形式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为我所用,有益补充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外国文化不是洪水猛兽。对于外国节日,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态度,接受中西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在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可吸取借鉴西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在文化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使中华文化更具包容力和创新力,让中国节日与“洋节”在和谐中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前开放的政治环境,经济的快速增长,多元的文化生态,交融的全球文化传播推动了“洋节”的盛行。从微观角度来说,媒体的报道,商家的炒作则是对“洋节”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与血脉,我们并没有因为过“洋节”就忽视和遗忘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洋节之盛,并不代表传统节日就式微。知名学者张颐武也曾分析指出,中国年轻人过圣诞节并没有太多宗教和文化的含义,对于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没有太大的冲击,两者并不矛盾。与“洋节”热相对应的,我们应该努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创新民族节日及其庆祝活动方式,不断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节日的“亮点”,促进中西方文化积极因素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国智慧透析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意义及未来展望[M].北京:赵向东,1995.05.
[2]中国节日的“守土”与“留洋”[J].祖国,2016.03
[3]从洋节盛行看中西文化的融合[M].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
本文系佳木斯大学校长创新创业项目2017年人文社科类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rwsk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