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遇到了一个好时代:缘由及其主要表现

2018-01-18王浩瀛

办公室业务 2017年12期
关键词:转变档案技术

王浩瀛

【摘要】从制度层面下的“增权与免费”政策、与时俱进的规章意见;技术层面下的信息技术和保护技术的革新;档案馆及档案人员专业自信程度增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档案事业的范围拓宽;档案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指引档案工作发展新方向,分析档案遇到了一个好时代的缘由及表现。

【关键词】档案;环境;技术;转变

在以信息技术腾飞、智能便捷的自动化设备、聚合创新共享等为特征的时代下,档案保管及利用跟进时代浪潮,展现着“智能”“革新”“融合”等理念,档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这一“好时代”在档案的管理制度,信息及保护技术、档案馆及人员、社会参与、学科力量融合等方面最为突出。

一、制度层面,基础的保驾护航增多

(一)“增权与免费”的政策支持,促进档案开放与利用。一是2008年5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第三章第十六条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增加民众在档案馆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力,从信息获取和信息监督的角度看,是档案馆对社会民众的放权。二是2013年《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取消和免征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公布全国统一取消和免征3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就包括利用档案。

(二)与时俱进的规章意见,提升档案管理的时代适应性和规范性。依法治国大背景下,2013年3月实施的《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详细规定了档案“公务人员”违法违纪的条款。在新常态和新形势下,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规定完善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建立健全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在新形势下为档案工作的重点作出宏观指示,以时代的要求,规划和鼓励档案工作的追求。全面深化改革下,201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公布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浙江政务网上详细地公布了浙江省档案局的12项权力清单和9项职责权力及具体工作事项。服务民生下,国家档案局制定规范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城市社区档案管理办法》等,促进民生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文中提及和未提及的规范性文件都共同保证:建立更好日常的或被时代激活的,需规范化管理的档案资源管理体系。

二、技术层面,建设的有力东风增强

(一)信息技术的革新,引发档案形态、管理、服务、宣传等推陈出新。1.实体档案数字化,助力保护和共享档案信息資源。档案数字化后,可以代替原件履行“职责”,减少对原件的损耗。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在传播、复制、分享上变得畅通无阻,实现共享的即时性、跨地域性。2.新型档案及其管理方式出新。新型档案主要受信息技术影响而生,如电子文件、网页档案、新媒体档案等。档案的形态变得不可触摸,数量亦成倍增长。由此引发新的管理方式,如生成融合前端控制、全程管理、元数据安全及风险管理,真正实现文档一体化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沈劲枝等人提出基于特征定位边界预测的Web页面的采集和存储方式,即通过特征判定算法准确找到正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个方向扫描标识正文所在“块”的标记,进而抽取互联网档案的有效内容,该方法能很好地适应新闻以及博客类Web档案的管理。3.档案信息服务端从PC延伸至移动端,实现远程利用。一是网络渗透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习惯性用网络办事,这种习惯性思维在档案利用上同样存在。对此档案领域积极应用微博、微信、APP等媒体,将档案信息服务延伸至移动端。浙江省档案馆、广州市国家档案馆、北京市海淀区档案馆都推出了各自的APP。二是部分档案馆实现远程利用。如浦东新区档案馆开通的“市民云”APP可完成线上查档出证:在“档案查阅”模块中填写查档线索信息,提交查档申请,所需信息会被加密发送到用户实名认证的电子邮箱。跨馆查询成“新常态”,“全市通办、跨馆出证”工作平台运行数年后,实现“人在哪个区就在哪个区查”。4.以新媒体多元化、影像知识化等途径宣传档案。新媒体以强有力的交互性、全天候性及微小性,在档案宣传上显现优势。一个档案馆可能拥有多个新媒体宣传平台,实现档案宣传途径多元化。影像知识化体现在档案馆拍摄的影像宣传片中,安徽省合肥市局历时一年精心打造了档案故事主题的动漫宣传片——《档案总动员》,2015年底与观众见面,该片介绍了档案的门类、档案的价值、档案的作用、婚姻档案的保管年限、如何利用档案等知识,集趣味和知识于一体。

(二)保护技术的进步,保障档案的安全并延长寿命。1.存储技术——高标准的新馆和多载体安全保存。国家档案局十三五规划中提到:11个副省级以上档案馆新馆落成;中央下达的1002个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的完成,使档案馆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的档案馆大都融合了美观的外型、大容量空间、智能调控、便捷利用等特征,提高起基础性保护作用的保存场所的适应性、牢固性等;在实体档案的保存上,实行多载体保存、异地安全保存、数字化保存、双套或单套保存等;针对海量数字档案和电子文件的存储,有学者建议应用云存储、云计算等技术。2.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智能化的电子设备防控。强有力的智能化电子设备在有害微生物防治上有着极大作用。温湿度、灯光等可智能化调控,使档案库房常年维持着适合档案的温湿度;定期用吸尘器处理灰尘,用合适的方法杀菌灭虫。3.档案修复技术——时代性技术延长档案寿命。现阶段,化学及生物等与档案修复技术相关度高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好,可为档案的修复技术提供辅助功能和关键技术,改进传统修复技术的实施条件和相关材料的特性等。数字档案信息呈指数增长,数字档案的保护十分迫切,关注数据保存、安全和修复的数据保护作为档案修复技术的分支应运而生。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对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生培养即有此方向。4.档案仿真技术——多种仿真技术留存记忆。档案仿真技术有:手工仿真技术、数字仿真、虚拟仿真。虚拟仿真在乡村档案的记忆留存上应用较多,以三维的虚拟技术拍摄乡村房舍,留存有历史文化气息或民族特色的实体存在的乡村记忆。此外,对于我国在受战争侵害时而“流落”在外的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档案物品,用数字仿真和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对纸质和实物档案进行仿真复制,保护我国的历史文化记忆。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变档案技术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