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角下基于教育质量监测的实践与思考

2018-01-18莫忻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

莫忻娟

摘要:当下,利用大数据分析的优势来提升师生的素养,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以聚焦数据、透视结果、着眼监测的方式,通过提供更多、更好、更精确、更有用的信息,进行多层面教学质量评价,为学校的质量提升、教师培养和项目建设创设了新路径。

关键词:教育质量;数据监测;项目调研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1B-0030-03

教育是大数据时代大有可为的重要应用领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已成为教师未来不可或缺的能力,而基于数据分析改进课堂教学,助推师生素养提升已是当下学校所关注的焦点。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参加了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牵头的“学习分析系统,开展基于监测的项目研究”,通过提供更多、更好、更精确、更有用的信息,进行多层面的教学质量评价,为学校的质量提升、教师培养和项目建设创设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支点,开拓了新思路。

一、聚焦数据,为提升教育质量创设新路径

2014年来,金鸡湖学校全面参与园区教育局、教发中心组织的质量监测和项目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了很多过去未发现的“教与学”的问题。比如,学生到底是“怎样”学习的?一个学生成绩不好是哪些因素在发生作用?普遍的学习问题是什么?教师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等等。于是,基于监测,我们创设了“聚焦数据—找出问题(确定专题)—研制计划目标—跟进研究”的跟进式校本研究模式。

我们首先选定学科人数最多的语文组为样本组,在对区语文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后,发现“阅读”这个维度中的“感知与概括”“评价与鉴赏”这两个二级维度带有普遍性问题。于是我们确定,将“有效提升高年级学生阅读评价与鉴赏能力”作为研究主题。开展前测分析、命题研制、课例研讨、后测比对等工作。着力构建高年段学生阅读评价与鉴赏水平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让样本组核心成员做全校交流,达到既分享经验做法,又普及培训的目的,从而推进各学科开展跟进式案例研究。目前小学数学“基于学情的‘图形与几何领域课程目标校本化实施的有效策略研究”、小学美术“优化理论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小学科学“丰富教学策略,促进素养提升”等学科的跟进式研究正在有序地推进。

实践证明,聚焦数据的校本研究,有利于引导教师反思,扭转当前“教学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头脑中模糊感觉”的局面,对优化教学、提升质量有明显的实践意义。

二、透视结果,为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新支点

众所周知,师资队伍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和关键。通过这几年的监测,我们发现:2015年四年级语文学科监测中,我校被监测教师平均年龄28.3岁,2015年四年级英语被监测教师平均年龄28岁,2016年三年级语文被监测教师平均年龄29.6岁,金鸡湖学校的教师队伍与区域同类学校相比,明显呈现教龄短、骨干少的特点。透视显性数据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教师对教学常规、课堂能力、学生管理乃至教学理念等方面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基于监测,我们开展了分层、分类的师资培养工程。

1.基于过程管理的制度保障。我们建立“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老师”分级管理制度,教学管理中心通过“普及性规范引领”“随机性巡查反馈”“每周听课反馈”“每月七认真监测”“每月单元检测介入”“每学期教学经验分享暨表彰”“每学年开评‘教坛新苗奖”等一系列的制度,分级负责,守土有责,强化保障机制。

2.基于新教师入格培养的保底工程。建校六年来,尤其是近四年来,小学部每年新增三四十名教师,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师范生,三年内新教师比例超50%,新教师入格培养成为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我们采取提前介入、跟岗提升准教师入职水准的方法,并密集跟踪开展“争入格,比成长”系列培训活动,帮助新教师快速入格,加速成长。

3.基于整体提升的专题研训。我们首先了解不同層次的教师需求,再结合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微研究”。例如在信息技术方面,我们选择四项内容,包括未来教室、微课制作、会声会影、Office软件,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扫码进入相应的群组,参加活动,大家可以在群里交流培训心得,分享学习的喜悦。再如心理培训方面,我们设计了心理讲座、俱乐部活动、心理辅导和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促进老师们在交流中不断成长。

4.基于骨干培养的分层发展。大胆提拔,用人所长,骨干引领,“倒逼”成熟,是我校骨干培养的主要手段。尽管我校各级各类学科组长多是年轻的新骨干,但是我们发现当一个人处于某种特定氛围和职位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自己制定符合身份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不仅自己率先要学习实践,而且可以陪伴、引领更年轻的教师成长。

由此我们看到,基于监测的教师培养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数据表明,在2016年园区教育人才指数测评中,我校骨干教师指数虽然还低于区的平均值15.6,但是已经从上年的11.3上升到了14,尤其是青年骨干的指数达到3.4,超越了区平均2.6,比上年提升了1.05。人才指数的上升、专业能力的提升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在区域的质量监测中的成绩保持在优秀的行列。

数据分析技术的充分渗透俨然已成为金鸡湖学校改进教学、提质减负、助推师生发展的新支点。

三、着眼监测,为校本课程建设开拓新思路

在基于监测的教师培养工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都有了大步的提升。在跟进式案例研究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教研组也形成了校本课程建设的新思路。语文组在研究识字策略、阅读策略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中高年段开展“优效识字”和“群文阅读”的校本课程研究;数学组基于“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开展“玩好数学”校本课程序列化研究,并开发了《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玩转数学》序列校本教材。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成功申报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endprint

金鸡湖学校在园区基于监测、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改革的大背景下,也尝试借力多种方式、拓展多元途径来开展教学评价改革。我们引进泰思评价技术、上海闵行绿色评价实验体系,借助数据及雷达图对学生进行科学诊断,将学习过程数字化,将甄别变为诊断。另外,基于新入学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课程目标,我校大胆改革,两年前首创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无试卷、无分数,以“嘉年华”活动的形式,实现“做中学、玩中用、乐中评”,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伴随“聚焦数据、透视结果、着眼监测”系列改革的有序推进,基于监测的教师管理和质量推进更让学校获得了新的提升:

首先,教师培养初见端倪。近两年净增:高级职称8人、大市学科带头人1人、区学科带头人7人、教学能手10人、教坛新秀8人、市级以上教师专业竞赛获奖150余人次。2016年的一师一优课评选中我校共获优课7节,学校3个教研组参加苏州市、区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结果运用优秀案例评比,并获一等奖。在2016年区中小学校本特色课程微课资源评比中,小学数学的“玩好数学”、小学语文“优效识字”“群文阅读”“艺术剪纸”等6个学科获得9个一等奖。

其次,学生素养全面提升。近年来学校多次承办了省、市大型优课比赛,如承办江苏省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39个班级随机亮相并获好评;承办区数学评优课也是34个班级随机亮相,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广泛赞誉。目前,我校学生的中考成绩稳居苏州市前列。

最后,项目建设初现成果。学校评价改革项目实验成果经专家评审入选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获得苏州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并在“江苏省初中教学改革与创新现场观摩研讨会”和苏州市关于“区域质量监测与提升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

责任编辑:赵赟

Abstract: It is a general trend to take advantage of big-data analysis to promot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complishments as well as school leaping-forward development. Our school uses the methods of focusing on data, examining results, and emphasizing monitoring to assess the teaching quality in many respects by providing more, better, more precise, and more useful information, creating a new path for school quality improvement, teachers cultivation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ducational quality; data monitoring; project research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
初中英语有效性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探索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MBA教育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体系研究
战略管理视角下中医药高校教育质量分析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执业药师队伍建设研究
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