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领导力的应然作为刍议
2018-01-18孙焱
【摘 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是校长领导力的主要表现之一。校長领导力体现在人格魅力、教育思想、专业素质、研究能力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化,校长应在问题导向、规划引领、需求满足、政策驱动、专业服务、文化育人等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校长领导力;专业发展;领导作为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0-0028-03
【作者简介】孙焱,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教育集团(江苏连云港,222042)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校长的专业职责第32条中明确要求:“引领教师成长,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首先,校长是专业人,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其次,校长是领衔人,是学校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的领衔人,校长要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再次,校长还是责任人,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在引领教师自主发展上应该有着自己的责任和担当。笔者基于所在学校的实践探索,认为校长在引领教师自主发展方面的主要作为有:问题导向、规划引领、需求满足、政策驱动、专业服务、文化育人等。
一、调查研究,问题导向
要把教师引到哪里,首先要知道教师现在哪里,这就需要先进行调查研究。如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可以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制,内容涉及个人基本情况、教育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及学科教学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发展情况等。根据调查结果,具体分析教师现状。如三年前在某小学的调查问卷中,在教研活动中经常不发言的教师占86.7%,40.7%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不是很有必要,制定并实施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教师占49.6%。以上几项内容某小学的调查数据均低于全市平均值,说明这个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足、职业倦怠现象明显。
1.从外部环境看,教育生态环境恶化。
教师整体社会地位偏低,人数庞大,社会、家长的要求与教师群体所能达到的能力形成反差,使教师负面形象增多,导致教师职业生态恶化。
2.在内部环境上,有多种因素起作用。
教师工作量偏大,工作负荷较重,而校长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担当上不能跟进;学校教师培养的政策设计不到位,效力不足;校长的专业支持、服务不到位或者校长整天忙碌,虽然也重视教师发展工作,但始终抓不到点子上;学校的人文环境培养不到位,缺少人文气息,没有崇尚专业发展的氛围。
3.从教师自身看,不能适应教育的快速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难以适应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的需要,很大一部分专业习惯不能适应教育转型的需要,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加大、强度增大,教师的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境界不能适应教育的需求。同时,学校满足教师发展的基本需求不到位,使教师的工作压力、心理负担和生活压力得不到缓解。
二、建立愿景,规划引领
如何破解教师专业发展这个难题是摆在各校班子面前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宏观上从规划引领,中观上实施一系列变革,微观上提供各种专业服务。在宏观的规划引领方面做了三项工作:学校规划、师资队伍专业发展规划和个人专业成长规划。
1.制定规划的价值。
规划的制定不仅是决策层的事,更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在全体教师中的理解和融合。制定规划的过程是培育共同价值观、达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凝结共识、聚合正能量的过程,也是认识、理解、认同规划的过程,同时还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形成统一行动力,共建学校愿景的过程。共同愿景的建立能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加学校发展的软实力,也能为教师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制定规划的策略。
策略一是家校联合制。在学校规划的研制过程中,对于学校内部,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全员参与规划的研制。对于校外,邀请社区和家长参与,调动社会力量,献计献策,完善学校发展规划;策略二是上下结合制。首先由学校部分代表研制出规划初稿,然后交全体教师讨论,最后经教代会研究通过;策略三是专家指导制。无论是学校规划、师资队伍专业发展规划,还是个人专业成长规划,均需要相关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宏观把握。
3.制定规划的过程。
成立规划研制组,研制组由分管教科研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及教科员组成;开展调研,研制组调阅学校相关历史资料,分期分批访谈教师(退休、现任);形成初稿;专家论证、指导;修改规划,形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教师、家长及社区意见;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实施规划。
在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选择量表,现在可供选择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量表很多,应选择发展性量表,这种量表对教师发展的指导更系统、更深入;个人制定发展规划;聘请专家论证规划的可行性并提出修改意见;与教师深度交流,达成共识;完成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实施个人发展规划。如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中对自身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的分析,在教师个人和专家的相互讨论中,逐步明晰自己有哪些优势和不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引领过程。
三、关注动态,需求满足
很多教育界人士一谈到满足需求往往理解为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实际上,教师生活的、心理的、健康的等非专业层面的需求也需要得到满足。这些需求的满足也是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的具体体现。
1.关注心理健康,满足教师对安全的需求。
在教育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式下,教师会遇到很多心理困扰,这些影响着教师的安全感。学校对教师的关注不应该仅限于专业发展,还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应邀请心理教育专家不定期地为教师团体辅导、开设讲座,走进教师的心灵。让教师在心理疏导、心理援助中建立安全感,远离心理疾病和伤害,使学校成为教师的心灵家园。endprint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教师被尊重的需求。
通过为退休教师举行隆重的欢送会,为教师提供健美操锻炼场所,举行班主任联谊会、“学校春晚”,开设周末影剧院,举办烧烤野营等多种活动丰富教师的生活。让教师在集体活动中释放压力,增进感情,增强凝聚力,获得尊重。
3.鼓励教师个性发展,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有自己的长项和不足。扬长避短,强化教师的优势是满足教师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尊重教师个体差异的重要体现。
四、构建机制,政策驱动
教师自主发展需要有促进自主发展的外部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政策体系:职业荣誉体系、专业晋级体系和组织保障体系。
在职业荣誉体系中,均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教师自主申报、评审组打分、自己打分、评审组与申报个人当面交流、达成共识、教师投票、行政会研究、校内公示。在专业晋级体系中也按职业荣誉体系的程序进行。以上程序充分尊重教师个人意愿、尊重学校管理制度、尊重客观评比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这里重点谈谈组织保障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让组织运行体系规范,保障教师专业成长。组织保障体系分为公共的和个人的两类。公共的体系根据需求,为每一类教师的发展设计专业成长台阶,个人的体系为每个教师的职业生涯搭建台阶。
1.公共的组织保障体系。
在教师自主发展体系中,决策层为校长室,主要负责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与指导;教师发展中心作为具体的管理层,主要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估,在教师自定目标并自主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学校评价,而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信息中心等职能处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执行层,主要负责不同类型教师在不同领域中其专业发展的具体指导与分项评估;学科教研组、学科备课组、课题组等组织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孵化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这样的“四位一体”的组织保障体系,可以确保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落地”。
2.個人保障体系。
公共组织保障体系是为每一类教师的发展提供可选择菜单,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诉求,这种特点和诉求基本上是个性化的,对每个教师而言更要有针对性。个人保证系统就是弥补公共组织保证系统的不足而建立的。这个系统有五个部分组成:阅读、反思、积累、总结、研究。五个部分的内容没有先后顺序,但可以循环往复,这五个部分也就组成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结构图。
五、依据取向,专业服务
根据教师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类、分层式专业服务。
1.分类专业服务。
根据专业发展的取向,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和管理型三类,不同的类型提供不同的专业服务选择。
教学型的专业服务包括:课标解读,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教学设计,将对课标、教材的理解通过教学内容和程序加以体现;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的有效组织与实施;作业设计,作业题的质量与表现形式;考试评价,测试题的命制与测试结果的应用等。这类服务主要采取假期集中培训、定期进行主题式教研、学科网站、教学专题展示等形式进行。
科研型的专业服务包括:读书研修,改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的批判力;论文撰写,个人教育教学主张的个性表达和提炼;课题研究,掌握科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术活动和专题研讨,提高教育的建构力。这类服务主要通过假期集中培训、专题研讨、专项研究、项目指导等方式实施。
管理型的专业服务包括:德育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班主任工作中体验与经验分享;学科教学中践行学科德育的路径与方法;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评价;个别教育、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心理团体辅导的设计。
2.分层专业服务。
按照教师成长规律,将教师分为适应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的时期提供不同的专业服务。对适应期的教师,提供感受教师职业、学习教学方法、学会学科操作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等专业服务,帮助他们学会教书,胜任教学,成为合格教师。对成长期教师,提供接受教师职业、研究学科教材、学会创作等专业服务,帮助他们教好书,形成风格,成为骨干教师。对成熟期教师,提供学科教学研究方法的专业服务,帮助他们提炼教学主张,扩大影响,成为学科带头人。
六、文化育人,永葆激情
文化育人分三个层次进行,浅层层面,通过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中层层面,通过制度文化来规范;深层层面,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形成主流价值观。前两个层面比较容易做到,第三个层面,做起来有很大难度。但是,第三个层面一旦做好,对内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对外会形成强大的张力,能够凸显教师主体地位的“存在感”“责任感”“成就感”“幸福感”。
教师发展的第一层境界具有功利性目标,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评优、评先以及晋升职称。这层境界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达到,任务人人都要完成,职称人人都要参评。教师发展的第二层境界具有专业性目标,其目的是为了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远,为了在各级各类名师评选中脱颖而出,这层境界只有少部分教师达到。教师发展的第三层境界是实现幸福完整的人生终极目标,其目的是为了生命的幸福和尊严。专业发展不是终极目的,而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形式和途径,是一种通过发展获得精神成长的内在需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该是每个教师的内心需要。这层境界应该是所有教师都达到的。通往这层境界的起点必须是在精神层面唤醒教师内心的自我觉醒,形成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它所实现的途径便是做好学校的文化建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