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是教师课堂表达的“裁判员”

2018-01-18陈克刚

江苏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裁判员

【摘 要】教师的课堂表达行为几乎融入整个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作用,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在“以人为本”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应从观念上做到以学生先行,让学生从“运动员”的角色逐渐转变为“裁判员”,对教师的课堂表达,如语言表达行为、板书行为、演示行为等等进行评判,而非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探索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心理特征等角度,去思考教师自身的课堂表达是否良好,并对不良表达行为及时进行矫正、纠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达到有效,甚至高效。

【关键词】课堂表达;裁判员;学生文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献编号】1005-6009(2017)90-0058-03

【作者简介】陈克刚,江苏省泗阳县城厢实验小学(江苏泗阳,223700)校长,高级教师。

课堂教学活动就犹如一场球赛,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就好比运动员,而教师则是“裁判员”,对学生的课堂行为随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但随着教育的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此,在教育这个特殊的场域中,学生又被赋予了不同角色。课堂上,教师的课堂表达几乎贯穿全程,作为权利主体之一的学生,应享有对教师课堂表达进行裁判的权利,对教师的课堂表达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从而促进教师课堂表达能力的提升,避免不良课堂表达行为的出现。

一、课堂表达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良好的课堂表达,能让学生从教师的板书行为和演示技能行为中,迅速掌握知识教学关键点,积累丰富的学科知识,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中感受到教师的上课情绪。

1.学生课堂反应是教师课堂表达的评价体现。

有的教师在教学时语言重复,会让学生产生昏昏欲睡、枯燥无味的感觉,甚至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表达是非常不满意的。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静夜思》一课时,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师:诗人第一句描写了什么?

师: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写?

师:读了第二句,你们知道第二句写了什么吗?有谁能说说?

师:读完这首诗,有谁能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共使用了多次“为什么”这样重复的提问,使得课堂教学毫无趣味性,不仅会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同时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美感。为此,教师的课堂表达应具有鲜明性、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有的教师在授课时语速过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少,学生在教师的拖拽下被动往前跑,这样成绩较好的学生还能跟上教师的节奏,而成績较差的学生则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久而久之,学习就成了部分学生的负担,课堂上犹如听天书,时间长了索性就放弃学习。例如,有一次,笔者去一所学校听公开课,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郑和远航》,这是一篇叙事性较强的课文,且篇幅较长,但授课教师竟然在一节课内将所有的知识点讲完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讲,学生就好像是观众,没有任何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的学生甚至趴桌上睡觉。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了,但学生却很难说学到了什么。

2.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评价教师课堂表达。

受到传统课堂教学中“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敢给教师提意见,担心教师惩罚或责骂。为此,学校及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评价教师的课堂表达,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发现教师说错了或板书写错了,有的教师这样表扬学生:“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写错了你们一下子就发现了呀!那有谁能来帮我改正呢?”这种将错就错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失误变成了教学机遇,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氛围也变得活跃了,同时也缓解了教师的尴尬,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地开展师生交流会、写日记、写信等方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教师课堂表达的想法。

二、教师课堂表达应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差异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此,教师课堂表达,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区别对待。

1.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思维、想象等方面,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发展,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的课堂表达也应有所不同。

例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识字范围狭窄,识字基础薄弱,虽然兴趣较高,但能力有限,为此,教师的课堂表达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如在教学象形字“分”字时,利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然后利用简笔画演示“一刀将西瓜分两半”的过程,逐渐地变成最后的象形字,这样直观的教学表达,便于学生记忆。

而对于中高年龄段学生而言,教学中应加强字音、字形、字义理解等方面训练。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广玉兰》一文中“孕育”二字时,首先让学生上讲台写一写“孕育”中的“孕”字,接着: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生:上下比例不对称。

生:“孕”上面的“乃”没有给“子”的书写留下足够空间。

师:那我们欢迎这位同学再来写一遍好吗?

生:写得好多了。

师:那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讲解下这个“孕”字吗?

生:“孕”字有一个大大的肚子,肚子里面有个孩子。我能想到的有“孕妇”“怀孕”等词语,意思应该就是生孩子。

师:不错,你的悟性真高。大家掌声鼓励下。

由此可见,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识字水平不同,教师的课堂表达也应该相应地做出调整,从而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endprint

2.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校生活感到既新鲜,又不习惯,对生动活泼、形式各异的东西特别容易产生兴趣,好奇、好动、喜欢模仿,特别信任教师,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等思维特点,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为此,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模仿表演、情境体验、设疑质疑、画画写写等教学方法,都能成为教师良好课堂表达的途径。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蚂蚁和蝈蝈》一文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首先出示炎热夏天的图片并配上知了的叫声:

师:大家瞧,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叫着,“知了,知了……”这是什么季节呢?

生:夏天。

师:夏天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真热。

师:瞧图片上,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小蚂蚁在干什么呀?

生:搬东西。

师:让我们走近看看,原来蚂蚁是在搬粮食呢!那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你们能说说看吗?

生:背的。

生:拉的。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那如果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么搬粮食呢?能否现场表演下呢?

学生的兴致一下高涨,跃跃欲试,整个课堂氛围被带动起来,学生思维也变得异常活跃,同时通过设疑质疑,教师的课堂表达也将学生带入了课文情境中,符合小学生直观、具体的思维特征和模仿表演的心理特征。

而对于小学中高年龄段学生而言,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中,他们不仅希望有新鲜事物的趣味性、形象性,还想更深一层进行了解,如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故事情节等,但仍然缺乏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金钱的魔力》一文时,首先开门见山,直接读题导入:

师:看到魔力这个词的时候,你会想起谁?

生:魔术师刘谦、哈利波特、巫师……

师:哈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那读到题目《金钱的魔力》时候,你们会想起哪一句七字俗语?

生:有钱能使鬼推磨。

师:你们见过鬼吗?

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活泼性在兴趣盎然的讨论中得到了启发,学生就会带着兴趣和问题去理解整篇文章。

3.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行为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缺乏长久性,为了让他们能上课专心听讲,教师的课堂表达不仅需要能引人入胜,同时还要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精炼准确,方法灵活多样,使每个学生都愿意聽讲。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理、心理上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逆反心理也比较强,做事容易冲动,为此,教师对于学生不能是一味说教,或简单的惩罚,应该充分结合小学生心理特征,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一文时,建议学生从苏轼作品的艺术价值、写作风格、文学常识等方面收集素材,并且鼓励他们阅读《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等课文,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认知和感悟,从而引导学生持之以恒阅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语文行为习惯。

三、教师课堂表达应注重形式多样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表达应形式多样化,主要有课堂语言,如口头表达,还有书面文字表达,如板书、批阅作业的批语等,还应包括非语言表达,如各种手势、姿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来传递信息与表达情感。

板书在语文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是师生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好的板书就犹如一节课的眼睛,透过它能直视文章的腹地和课堂的精髓。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将教材中的内容与板书的示范性作用相结合,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爱之链》一文时,设计这样的板书。课堂伊始,我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大大的繁体字“愛”,让学生通过分析“愛”字的结构,让学生明白爱需要发自人们的内心深处,然后利用冰心的一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一切”将学生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一个简单的“愛”字,无须过多的语言,贯穿于教学始终,足以表达故事“爱之链”的真谛。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板书对于小学生拼音字母的认识、生字生词的书写笔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意课堂上板书设计和书写规范性、正确性及完整性,避免不良课堂表达造成负面影响。

规范得体的手势,可以指代事物、描摹形象、表达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比如,鼓掌常用于赞扬和肯定学生的突出表现,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海底世界》一文过程中,当读到“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时,笔者将手指放在嘴边,并轻轻地“嘘”一声,示意学生不要发出声音,进而引导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窃窃私语的含义。

教师在讲课时,如果只盯着一个地方不动,给学生的感觉就好像背书一样,索然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而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眼神,不仅能传情达意,同时也能捕捉课堂上的各种信息,与学生积极地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引起共鸣。如当学生上课不认真时,教师施以严肃眼神来提醒学生;当学生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以赞许、认同的目光看着学生,同时微笑着点点头,学生就会感到高兴,并且备受鼓舞;当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时,教师以热情、期待、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情绪,同时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endprint

猜你喜欢

裁判员
注意品质与足球裁判员判罚准确性的关系
洛阳市篮球裁判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高校足球裁判员临场执法的影响因素及调整对策
湖北省摔跤裁判员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篮球裁判员现状
高校学生足球裁判员执法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
足球裁判员执法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空模裁判员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不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