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鸿针药结合治疗妇科病验案举隅

2018-01-18吴丽芳刘指导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太冲小腹关元

吴丽芳刘 鸿(指导)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刘鸿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三十余载,对针药结合治疗妇科病症有独到的临床经验,举案介绍如下。

1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刘某,女,38岁。已婚。2017年8月5日初诊。痛经7年余。患者2009年行人流术后,每于经期出现下腹剧烈疼痛,并伴有腰腿部酸胀,恶心呕吐。临床诊断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多方求治疗效一般。2个月前患者因工作压力较大,加之食用冷饮,经期小腹疼痛剧烈。现逢月经第3天,感小腹隐痛不适,腰酸,四肢怕冷,舌黯淡、苔白略腻,脉弦缓。证属寒凝胞宫,气滞血瘀,肝胃不和。治以温宫散寒,活血化瘀,理气和胃。方用温经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桂枝、蜜甘草各9g,吴茱萸6g,当归、姜半夏、柴胡、五灵脂、土鳖虫各12g,炒白芍、荔枝核、盐杜仲、狗脊各20g,细辛3g,制香附15g,川芎、陈皮各10g,小茴香8g。3剂。每日1剂,水煎服。针灸:太冲(双)、合谷(双)、内关(双)、足三里(双)、中极(温针灸)、关元(温针灸)。8月9日二诊,小腹及腰部疼痛消失,饮食增加,月经基本干净,经后继续给予中药上方加减调理。隔日针灸1次,加用腰阳关、肾俞、气海等穴位,连续用至下个月经周期。患者依周期配合针药治疗3个月,期间针灸以经前、经后1周为治疗期,痛经症状逐渐减轻,可正常工作生活。

按:本案患者苦于痛经多年,经多方求治而收效甚微,今以针药并用之法,温宫散寒,活血通络,调理冲任,坚持数月,终获良效。本案依症辨治,小温经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温宫散寒、理气活血,降逆和胃,颇合病机;加之针以太冲、合谷、内关、关元、三里、肾俞等穴位,调和脏腑、冲任之经气,使脏腑平和,经脉通调,故使多年顽疾尽除。此外,对于痛经一症,针刺疗效颇佳,须每于经期前1周开始治疗,太冲、合谷、关元为必用之穴。太冲为肝经原穴,古人谓“痛责之于肝”,且肝经绕阴器而行,巡行于腹部,故针取太冲为治疗痛经之要穴。合谷、太冲二穴一阴一阳,一气一血,配合使用,使升降协调、阴阳顺接[1]。关元隶属任脉,位于胞宫之所,取之以温针灸,暖胞驱寒之效尤著。

2 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

谢某,29岁。2016年11月20日初诊。主诉:未避孕未孕2年余。患者自2012年开始体重增加,月经周期紊乱,反复出现痤疮,2年来未避孕未能怀孕。月经史:14岁初潮,周期50~120d,经期3~4d,经量少,色黯红,夹有血块,经前腰酸、乳房胀痛。末次月经:2016年7月29日,量少,色黯红,有血块。曾行人工周期、促排卵等治疗,均未见效。刻下:患者面部痤疮,仍未行经,怕冷明显,口干,性急易怒,胃纳可,腰酸痛,夜眠可,二便通畅,舌黯红、苔薄白,脉沉弦细。B超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证属胞宫寒凝,冲任失调,肝经郁热。治予暖宫调经,调达郁热,补益冲任。拟予温经汤加减:吴茱萸5g,麦冬25g,当归、炒芍药、肉苁蓉、阿胶、竹沥半夏各12g,川芎、桂枝各6g,党参、牡丹皮、炒栀子各15g,菟丝子、郁金各20g,蜜甘草10g,大枣30g,小茴香8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另每日口服大黄䗪虫丸,每次4粒,每日3次。针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太冲、合谷、丰隆、腰阳关、脾俞、肾俞、神阙、次髎等穴位,以上穴位,每隔两日进行轮换针刺或艾灸,其中神阙以隔姜灸为主,关元、气海以温针灸为主,其他诸穴位以轮换针刺。依照上法调整治疗3个月。2017年2月16日五诊时,诊为早孕,停针灸治疗,予补肾安胎之剂继续调服。

按:本病患属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虽无此病名,然依症而论,患者面部痤疮,月经紊乱,婚后不孕,四肢及小腹见冷,性情急躁易怒,腰部酸痛,证属虚实夹杂,寒热互见,以温经汤养血温经,降气化痰,清解郁热,主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与本病病机颇为相符,故用之加减治疗,另加之以针灸,调补冲任,温通胞宫,化痰和络,针药并用,调治数月而受孕。

[1]余百权.针刺治疗经行头痛2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0):706.

猜你喜欢

太冲小腹关元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睡前揉小腹 缓解夜尿多
春季护肝 按摩太冲
独灸关元穴效应探析
睡前的养生秘笈
按摩小腹治前列腺炎
艾灸三阴交和关元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针刺关元等穴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偏汗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