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等值翻译策略*
——以安徽省中医药文化翻译为例
2018-01-18张宏国
张宏国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医药文化推介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中医药文化的推荐离不开对承载这些文化的中医药文献的翻译。安徽地处江淮大地,“北有华佗,南有新安”,中医药资源丰富,历代医家辈出,著述浩繁。将安徽中医药文化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安徽中医药文化,同样需要做好安徽中医药文化的翻译工作。当前,安徽中医药文化在翻译实践方面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如中医类院校留学生英汉互译的教材编写,但相关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唐军等[1]在论及目的论对徽文化翻译的启示时,虽然提及了作为徽文化一部分的新安医学,但并未就新安医学的翻译举例说明。沈阳[2]在《〈影响历史的100个安徽第一〉(节选)翻译项目报告》中对“华佗——开创世界的麻醉先河”只是作了简单介绍。张蕾蕾[3]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对亳州旅游文化译介进行了研究,但对华佗医学的翻译没有展开论述。笔者以等值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安徽中医药文化的翻译策略,介绍如下。
1 等值翻译理论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其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其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现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4]。“完好无损”的要求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传达等值信息、等值文化。20世纪90年代,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Nida明确提出“功能等值翻译理论”(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源语读者理解、欣赏原作与译语读者理解、欣赏译作须产生共鸣[5]。
诚然,在翻译过程中,“等值”是一种理想状态。处理好“异化”与“归化”的关系,以及处理好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形式与交际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等值翻译的关键所在。“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当目标语中的语言形式无法表达源语中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或者语言表达方式时,采用音译或直译的方法保留源语中的语言形式。由此可见,“异化”翻译强调语言形式上的等值。然而,源语和目标语虽然在语言形式上等值了,但由于目标语读者对源语文化可能并不了解,会对源语语言形式背后所负载的源语文化信息造成不解,甚至误解。因此,在语言形式对等的基础上,需要对“异化”翻译法采取补充解释的方法,对语言形式进一步释义或增译。例如:美国诗人Langston Hughes的作品the Weary Blues通常被翻译成《疲惫的布鲁斯》,从英语中的“blues”到汉语中的“布鲁斯”,这种处理采用了音译法,保留了源语的语言形式,是“异化”翻译法;但是咋一看,“布鲁斯”的表述会使读者产生不解,不知所云,读者此时要么将译文弃置一旁,要么去费神地寻根究底。倘若译者能够在“布鲁斯”后面补充解释,即“the blues——一种伤感的美国黑人民歌;慢四步爵士舞曲”,读者就会明白“blues”或“布鲁斯”语言形式背后所负载的文化内涵。
相较之下,“归化”翻译法主张采用目标语文化中对应的形式,使语言本土化。“归化”翻译法意味着对源语和目标语语言形式对等的忽略,而强调文化或语言交际功能上的等值。换而言之,“归化”翻译法的前提是源语和目标语的某些语言形式虽然不对等,但却同时存在一些能够反映差不多或相似文化内涵的表达方法。例如:汉语中的“龙”如果直接翻译成英语中的“dragon”,词汇的概念意义或外延意义对等;但“dragon”在英语文化中的内涵带有贬义,显然和“龙”在汉语文化圈中的文化内涵相悖。因此,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英语中一般采用“归化”翻译法,译为“Four Asian Tigers”。虽然在语言形式上,英语中的“tiger”和汉语中“龙”的外延意义不同;但从词汇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来看,都强调了“亚洲四个国家或地区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强大”。
2 等值翻译与安徽中医药文化翻译
中医药翻译工作并非易事,“中医理奥而言简,意深而语约,译作今文亦不免佶屈聱牙,况译为西文!谪仙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英译中医虽无登天之难,亦有蜀道之险”[6]。安徽中医药文献不仅记载了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蕴藏着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2.1 词汇或表达空缺现象的翻译
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时候,会出现词汇或相关表达空缺现象,即一种语言中所表达的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等值翻译的理想状态是使目标语受众或读者能够对译文产生和源语读者相同的理解和表达效果。译语读者并不希望在阅读中遇到任何晦涩难懂的地方,相反地,他们期待着译者将国外的东西大胆地移入本族文化[7]。当译者把异国文化的东西移入译文中时,目标语中会出现词汇或表达方式的空缺现象。
中医药文献中的医学家、医学著作、中药材名称等是中医药文化中所特有的,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处理这类中医药文献中的专有名词空缺现象时,可以采用音译法、汉语拼音表达法,或将专有名词的汉语书写形式直接保留下来;但要增加各种解释方法,在目标语中补全源语的文化信息内涵。例如:将中医名家“华佗”翻译成英语时,可以直接采用汉语拼音表达法,译成“Hua Tuo”,同时在译文后面加上解释性成分“a great doctor in ancient China”,对华佗的身份进行简单地介绍;新安医学家汪昂所著的《本草备要》很受医家称许,广为流传,在英译该著书名时,《本草备要》直接表述为“Bencao Beiyao”,后面添加括号,在括号里对《本草备要》采用描述性语言对其进行解释,如“Essentials of Materia Medica”。
安徽中医药文献中的中药名称有正名、别名或异名之分。在翻译中药材的正名和异名时,一般采用拉丁语和英语翻译的方法。然而,为了传播中医药文化,激起目标语读者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译者可以在使用拉丁语和英语翻译的同时采用汉语拼音音译法。音译中药名称可以帮助国外读者了解中药文化,更好地理解中药,而不是简单的动植物名称[8]。例如:按照中药名汉字书写形式、汉语拼音、拉丁文和英文的顺序,译者将“白术”译作“白术/Baizhu/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Largehead Atractylodes Rh”。
有时候,译者对中医药名称望文生义,简单地主观臆测而没有准确理解把握这些中医药名称真正的概念意义,从而出现误译、错译现象。例如:“列缺穴”曾被翻译成“Broken Sequence”,但“列缺”的腧穴释义为“列,分解,裂开;缺,缺口。此穴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自此分支别走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桡骨茎突上方,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如裂隙处,故名”[9],可见 “列缺”是“有如裂隙”,并不是真正的断裂,而“Broken Sequence”是字面意思翻译的结果,因此,建议将“列缺(穴)”译成“Lieque Acupoint”,其中“Lieque”是音译法,“acupoint”表明“列缺”是穴位名称。
随着文化交流的加深以及中医学在海外的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中的一些专有名词逐步被国外受众所接受,这些专有名词直接音译,无需加注解释。例如: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也有着很深的渗透,“阴”“阳”概念可以直接音译成“yin”“yang”,“阴阳失调”则直接翻译成“imbalance of yin and yang”。
2.2 词汇或表达等值或近似值现象的翻译
中医药文献中,一些中药除了正名和一些异名外,还有一些具有解释性作用的释名,释名成分主要表现为概念意义,在汉语和英语中多数具有等值信息,可以直接翻译,如:“(夏枯草)冬至生,夏至枯,故名”翻译为“The herb grows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and withers after the summer solstice.So it is called Xiakucao”;在翻译华佗所创造的“五禽戏”时,“五禽戏”是专有名词,可以音译为“wuqinxi, movements of five animals”,在对“五禽”进行解释时,“虎、鹿、熊、猿、鸟”直接可以翻译为“tiger, deer, bear, ape and crane”。在翻译文献中,中药疗效也多数采用直接翻译的方法,如:“润肺”译为“moistening lung”,“散瘀”译为“dispersing blood stasis”。
此外,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即词汇近似值现象——在源语中有着和译语相同外延意义的词汇,但同时在内涵方面有着一些微妙的差别[10]。在中医药文献翻译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当前,中西医相互结合、相互借鉴和学习,以及医学学术用语或命名的科学化或统一化,因此,在翻译中医药文献的过程中,尤其是处理中西医之间相似的治疗方法时,可直译或异化翻译;但异化时,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信息会有所流失,译者可以通过增译的方法来补救。
早在东汉末年,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后汉书·华佗列传》曰:“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内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可见“麻沸散”是一种中药麻醉剂,但这种麻醉剂和西医的麻醉剂在成分及使用方法上都有很大区别。因此,在翻译“麻沸散”时,如果使用“异化”翻译方法,需要增加一些修饰性成分对“麻醉剂”进行限定或者补充解释,如“a Chinese ancient narcotic drug containing som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
需要注意的是,诚如冯前进(2000)言:“‘脏腑学说’中‘心、肝、脾、肺、肾’能否采用异化的方法,分别翻译为‘Heart、 Liver、 Spleen、 Lung和Kidney’。”这是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搞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语义错位,使西方学者也陷入与我国学者面对外来术语误译相同的困惑中[11]。因此,译者需要对中医药文献和目标语语言有着精深的把握和理解,这样才能洞悉一些在字面意义上相似但概念意义或文化内涵可能存在差异的跨语言现象。
3 小 结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徽有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将安徽的中医药文化推荐出去,是文化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在翻译安徽中医药文献的过程中,涉及中医药文化文化层面及其文化载体的中医药专有名词翻译时,采用“以我为准”的“异化”策略;在进行中医药文献中解释性语言表达层面的翻译时,采用“以目标语为依归”的“归化”策略。以等值翻译为理论指导,实现安徽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策略的二元共存。
4 参考文献
[1]唐军,褚艳艳.浅谈目的论对徽文化翻译的启示[J].江淮论坛,2011,33(2):187-191.
[2]沈阳.《影响历史的100个安徽第一》(节选)翻译项目报告[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张蕾蕾.生态翻译学视域下亳州旅游文化译介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3):59-62.
[4]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8.
[5]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6.
[6]牛喘月,汪腊萍.列缺原为电神,丰隆系是云师——对中医英语翻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5):544-547.
[7]NEW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8:34.
[8]毛逸斐.《本草备要》音译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1:8.
[9]郭长青.针灸学现代研究与应用(上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184-185.
[10]张宏国.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差异类型及等值翻译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12):50-52.
[11]冯前进.中医药翻译与中医药的文化表达[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