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18-01-18程冰
程冰
临床上, 结肠癌属于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患者通常会在不同程度上合并有营养障碍出现, 对其正常生理状态造成了严重影响[1-3]。因为受到禁食、应激、手术以及肿瘤消耗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会促使患者的吸收功能与消化功能下降, 进而促使其出现恶液质、营养不良等现象, 将恶性肿瘤引发的应激反应加重, 进而显著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显示, 给予患者肠内营养能够促使是肠道固有菌群正常生长、胃肠道黏膜正常结构得到有效维持, 对肠蠕动进行有效刺激, 进而将应激之后出现的高应激状态减轻[4,5]。为此,本研究主要针对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7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排除标准:不愿参与研究者;存在精神障碍者;沟通存在障碍者。观察组患者中, 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01±5.12)岁;左半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分别有10、25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05±5.08)岁;左半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患者分别有11、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护理:采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并且还要对其进行抑酸、胃肠减压操作,于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的2 d对其进行肠外营养护理, 每天为其补充能量30 kea/kg, 将混合型营养液经患者外周静脉输注。
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①早期给予肠内营养。于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的2 d对其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手术过程中直接放置好空肠营养管, 在12 h之内采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给予患者营养混悬液均匀输注, 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 对输注速度进行合理调整, 控制营养液温度在25℃左右。②加强鼻饲管护理。将鼻饲管插入时, 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出现的反应进行仔细观察, 避免其出现发绀、呼吸困难等不良现象, 一旦有以上不良事件出现, 便要及时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为了避免管道堵塞, 给予患者输注营养液之前, 要确保其混合充分。③合理选择输注时机。通常情况下, 患者进行结肠癌手术之后, 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内环境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所以为了避免不良事件出现, 完成手术后2 d才能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 确保其胃肠功能处于恢复状态中。④对各种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为了对电解质紊乱进行有效预防, 要指导患者将胃肠道排空, 如果有潴留、腹泻等现象出现, 便要及时将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停止, 为其补充充足的水分, 为了将患者的颅内压降低, 对胃反流现象的出现进行有效预防, 可以将其床头适当抬高。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1、7 d的营养状况, 指标包括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差、血浆前白蛋白与血浆白蛋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2.25±17.25)h, 短于对照组的(75.28±15.58)h;排便时间为(67.25±9.28)h, 短于对照组的(89.58±10.28)h,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营养状况 护理后1 d, 观察组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为(25.78±4.38)mg/L、血浆前白蛋白为(224.28±59.28)mg/L、血浆白蛋白为(35.15±8.78)mg/L, 与对照组的(24.28±4.22)、(221.20±59.29)、(34.68±8.99)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7 d, 观察组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分别为(40.79±6.89)、(325.89±59.98)、(33.58±7.59)mg/L, 优于对照组的(26.58±5.28)、(239.59±49.98)、(30.12±7.45)m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现阶段, 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手术疗法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 为了将其预后有效改善, 术后及早对其进行营养支持是十分必要的。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属于两种常见的营养支持模式[6]。因为患者进行手术早治疗后, 其胃肠道功能处于紊乱状态, 肠膜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遭到破坏, 促使肠黏膜萎缩现象加快, 肠内微生物出现移位现象, 进而容易导致各种肠道感染现象出现, 所以迫切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7-10]。本研究中分别对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护理干预与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护理后7 d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 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能够促使患者对的营养状况与胃肠道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这可能是因为营养液进入到患者胃肠道之后, 会将消化道的生理性机电活动与机械运动增强, 促使其胃肠功能更好更快恢复, 对胃肠黏膜屏障进行有效保护, 将其内脏血流灌注改善, 对肠黏膜血运恢复进行有效促进, 促使肠道免疫功能完整性得到有效确保。
综上所述, 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能够促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推广价值显著。
[1]瞿紫微, 张红芬, 李晓辉, 等.肠内营养联合聚乙二醇在结直肠肿瘤伴不全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肠外与肠内营养 , 2014, 21(6):343-345, 348.
[2] 刘瑛, 谢玉权.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9):1342-1344.
[3]张毅勋, 刘海义, 李耀平, 等.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恢复中的作用研究.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4, 26(7):470-472.
[4]刘培运, 张昌生, 谷莉莉, 等.结肠癌术后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应用的疗效比较.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34(3):200-202.
[5]肖兵, 孙月梅, 郭宏珺, 等.肠内营养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河南中医, 2015,35(12):3030-3032.
[6] 张云庆.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南昌大学医学院, 2014.
[7] 余玲.早期肠内营养在结肠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7, 4(15):2876-2877.
[8]肖华, 杨维军, 施雪松, 等.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康复的影响.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12):1655-1657.
[9] 胡剑飞.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24h内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四川医学 , 2017, 38(6):697-699.
[10] 刘娇, 冯觉平.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广西医学, 2016, 38(6):88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