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2018-01-18刘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6期
关键词:散光硬核眼压

刘剑

白内障发病率高、危害重, 是高龄人群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硬核白内障指的是患者晶状体产生退行性老化等原因造成晶状体浑浊, 使老年视网膜成像受到干扰, 视力严重下降, 对老年人生活造成严重侵害[1]。白内障手术的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视力恢复, 还能起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多种效果。本研究对不同方式的白内障手术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8例硬核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和排除标准[2]:①患者均经临床检查、B超检查等确诊为硬核白内障;②患者前房、虹膜、瞳孔等生理结构均正常;③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患者无泪器与外眼疾病史;⑤患者均无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所有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48例)和参照组(40例)。实验组男28例, 女20例;年龄64~77岁 , 平 均年龄 (71.56±3.18)岁。参照组男 24例 , 女16例;年龄60~75岁, 平均年龄(70.82±1.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术前均以氧氟沙星滴眼液[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00046]治疗3 d, 检测患者眼压、裸眼视力和散光度。在剪眼毛、清洗泪道、结膜囊后, 准备手术。之后以0.05%的利多卡因(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6)对眼球和球后进行麻醉。

1.2.1参照组 采用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先拨开患者眼睑, 于临近透明角膜的位置(即10点位和11点位)做一个横向切口, 约0.3 cm, 再于1点位和2点位做另一个纵向切口, 约0.1 cm, 作为辅助切口。为保护前房眼角膜内皮,使用粘弹剂进行充盈, 环形撕囊, 注入水将晶体核进行分离,超声乳化粉碎晶体核并吸出, 全部吸出后, 在囊袋中植入人工晶体, 调整好位置, 以粘弹剂水密切口, 完成水密后, 观察前房形成良好。

1.2.2实验组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 在显微镜视野注视下, 于巩膜做6 mm左右的切口, 分离透明角膜,分离完毕后, 于角膜边缘(即12点位)做一个切口, 约6 mm左右, 环形撕囊, 使用粘弹剂进行填充保护, 粉碎晶状体核并取出, 将多余皮质取出, 置入人工晶体到囊袋内, 封闭结膜瓣, 缝合3针, 包扎时填充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眼压、散光度数、裸眼视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情况比较 治疗前, 实验组眼压(29.74±3.43)mm Hg、散光度数 (1.38±0.17)°、裸眼视力(0.32±0.09)°, 参照组眼压 (30.22±3.12)mm Hg、散光度数(1.39±0.19)°、裸眼视力(0.33±0.12)°, 两组眼压、散光度数、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 实验组眼压(18.45±2.46)mm Hg、散光度数(0.41±0.20)°、裸眼视力(0.99±0.24)°, 参照组眼压(23.79±1.27)mm Hg、散光度数(0.83±0.14)°、裸眼视力 (0.64±0.23)°, 两组眼压、散光度数、裸眼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白内障手术后发生前房充血2例, 角膜水肿1例, 晶体位置异常1例, 眼内炎2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6/48);参照组眼内炎3例, 囊袋收缩综合征1例, 角膜水肿3例, 囊袋阻滞综合征3例,晶体位置异常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12/4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硬核白内障多发于老年人,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既往采取常规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3-6]。随着超声乳化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手术技术逐渐成熟,但关于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报道仍较少, 基于此, 本研究收集本院硬核白内障手术患者资料, 对两种术式展开调查研究,研究表明, 实验组在手术操作1周后裸眼视力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而散光度、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 提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适用于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对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时, 其操作方式和传统的常规切口囊外摘除术除了切口方式不同之外, 其余操作步骤大致一样,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最大的优势是切口小, 仅为6 mm左右, 创伤性小, 且排除超声乳化步骤, 可减少前房操作次数, 降低对膜内皮细胞侵害,因此, 不仅达到了良好的保护眼角膜目的, 还有助于前房稳定,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7-10]。

综上所述, 对于硬核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 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促进视力水平多方面恢复, 且安全性较高。

[1] 孙光涛.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 2016, 32(29):93.

[2] 殷先第.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33):51-52.

[3] 郭晓龙.硬核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22):62-63.

[4] 曹殿霞.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研究.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4):327-328.

[5] 郎雪华, 陈明华.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高龄硬核白内障.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3, 35(12):935-938.

[6]费玉喜, 张志娟, 吴春松, 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22):34-36.

[7] 马惠玲, 王海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硬核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 33(9):711-712.

[8] 崔淑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评价.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3):77-78.

[9] 周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临床分析 .医药前沿 , 2016, 6(32):173-174.

[10] 李秀伦.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医学信息 , 2016, 29(28):72-73.

猜你喜欢

散光硬核眼压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硬核爷爷炼成记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一种星敏感器杂散光规避方法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
用“三个最严”彰显“硬核”担当
验光中散光问题的处理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