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表现性评价在活动型课程中的应用

2018-01-17王海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

王海梅

[摘 要]表现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将这一评价方式应用于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中,有助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能力的提升及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活动型课程;以评促教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0047-02

在當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展开的活动教学并不鲜见,但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教学与评价脱节,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为了更好地发挥活动型政治课的价值与作用,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

一、表现性评价的价值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这为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方式,提升活动型课程实效指明了方向。

相比较单纯依靠终结性评价,在活动型课程中更多地使用表现性评价这一方式,有其积极的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考试指挥棒”下以应试教育为主,常态课中依然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仍居主导地位。通过表现性评价可以将课堂上关注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促使教师把着力点放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上,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单一的试题评价侧重的是学生智能层面的目标,难以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和提升程度。而借助于表现性评价,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载体,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政治认同度、价值判断力、法治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等,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指导,能促进学生学习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三)有助于更合理地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核心素养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不能直接观测和度量,因此运用终结性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将表现性评价运用于活动型课程中,在具体任务执行过程中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外显行为,从而透过行为的变化历程评价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更显合理与科学。

二、表现性评价的内涵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表现性评价方法开放,程序灵活,尤其是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而不仅仅是死板静止的分数。

终结性评价关注结果,是面向“过去”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过程,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教师采用表现性评价时,应深入学生发展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在对学生持续关注的过程中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要点与案例

(一)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要点

1.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表现性评价需要事先确定评价的内容,即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可观察的具体行为、表现,且一个活动中评价的内容数量不宜太多。清晰的评价标准是有效评价的关键,因此在明确评价内容后还需依据内容制定依次递进的级别作为观察和评价的标准。

以“从美英法军事打击叙利亚看国家利益”为议题的活动课为例,为评价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而制定以下表现性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关注当前热点问题,清晰表述事件发展过程。

分析事件的原因及主体,找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因素。

以全球化视野比较各国及联合国对该事件的态度、原因。

从当今时代主题角度为事件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

得出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设计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评价是对被评价者在完成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观察与评价,因此在活动型课程中应用表现性评价需要教师明确提出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具体活动任务。教师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要恰当地选择任务类型,既需要考虑评价内容,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时间、空间与设备条件的限制,还要设计实施表现性任务的条件、情景以及观察的次数。

表现性任务:围绕中美贸易战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发表演讲。

教学目标:培养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学生的水平:高二年级——有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相关的知识储备。

合作的形式: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开展讨论;制作PPT;课堂演讲。

表现性情境:①利用3—5天的时间搜集相关信息并整理形成本小组的观点,制作PPT为演讲做准备。②内容要求重点分析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突出外向型企业。③列举中国在贸易战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并阐明理由。

评分标准(共10分):①组内分工明确、合作协调。(2分)②演讲内容观点正确,逻辑顺畅,有独到见解。(4分)③PPT制作精美,为演讲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1分)④演讲者语言流畅,音量适当,有效保持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3分)

3.选定或设计表现性评价的工具

任何评价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或工具来进行,表现性评价也不例外。对于简单的活动,评价者通过视觉观察和大脑分析即可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矫正。但对于较复杂的情景和任务,则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系统的观察和翔实的记录,才能做到评价客观有效。而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工具可借助,并且对于学生在某一次或几次活动中的表现是否为偶然性也难以确定。因此,表现性评价中采用相对较多的是小组互评的形式,即尽可能通过多次活动搜集评价数据以避免片面性。

(二)表现性评价案例

以执教《政府:国家的行政机关》為例,评价的核心素养以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为主。

1.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明确我国政府的地位。

了解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和履行职能的表现。

知晓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并能为之提建议。

懂得如何处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2.表现性任务设计

四、表现性评价的反思

在活动型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活动议题设置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表现性评价了解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况,关注的评价领域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回忆与再认,而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本课程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具有一致性。

但是表现性评价也具有局限性,比如相比终结性评价要费时费力;受评价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论的主观性较强,信度低;评定结果的偶然性较大,且评定结果难以类推到学生在相应领域的一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因此,对于表现性评价还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探索,以期不断改进,更好地助推核心素养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臣之,陈铁成.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综合实践活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 田慧生,课堂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

[3] 陈美兰,活动型政治课的价值内涵与实施策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 [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2):4-8.

[4] 朱志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6):4-9.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
学得愉快 玩得精彩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初探
搭建孩子自我表现的舞台
初中思想品德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
数学表现性评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的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