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有效方法

2018-01-17浦江园

关键词:节奏感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方法

浦江园

摘 要:音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锻炼思维,还能够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有其独特的功效,而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其训练更是不可忽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的教学上却不为重视,导致教学效果甚微。为此,本文从音乐教学的本真出发,简要阐述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的必要性和目前的培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几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节奏感;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42-1

节奏感是开启音乐世界的钥匙。但是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我们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在节奏感培养方面确实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譬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也曾或多或少地将节奏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纳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但十分肤浅,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节奏感训练,导致学生即使上了多年的音乐课后,仍不能准确地奏出一段完整的节奏,更不能精准地唱好一首歌曲,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让学生在学听伴奏中获得节奏

音乐作品教学离不开伴奏,而伴奏音乐包括前奏、间奏和尾奏,是一首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忽略伴奏而只关心自己要唱的旋律和歌词,这时有些老师就会采取最容易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说:“预备——齐!”这样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很快找到唱歌的切入点,但是作为引导者的老师不应让学生变得依赖老师而忽略自己对节奏感的培养,我们应该唤起学生自身对伴奏的关注,自己感受音乐的能力。因此,建议我们的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妨少说几次“预备——齐!”,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感受前奏和间奏、尾奏的旋律,并配合其节奏速度开始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伴奏音乐的速度并学会配合,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二、让学生在课堂游戏中训练节奏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参与课堂体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最佳。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些身心特征,充分分析音乐教材,了解小学音乐教材中节奏教学的特点和任务,把节奏感与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把理论化的节奏教学知识变成非常生动和形象的故事或者游戏等。

以老师带领学生玩律动方面的游戏为例,通过有节奏的肢体运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等这些特点,也达到了训练学生音乐节奏感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将学生几人分为一组,让他们随着节奏摇摆身体,或者拍手、跺脚等等,也可以让学生排成一排或者围成一个圈,手拉手进行前后踏步。老师还可以将全班学生6人分为一组、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模拟时钟走动的快慢来感受节奏,锻炼同学之间的协作配合和默契能力。除了这些方式之外,老师也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即兴创作一段节奏,让学生们进行模仿表演,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打出一些即兴節奏,由其他同学来接下去演奏或者进行即兴表演等,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加强小学生节奏感的训练。

三、让学生用身体律动来表演节奏

用身体律动来表现节奏感就是让学生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动作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行创作,而不一定由老师一招一式地教,但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例如在训练××| ××| ××××|这一节奏型时,开始可以让学生随意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卡准节拍就行,渐渐地加大难度,要求学生四分音符用脚来跺,八分音符用手来拍,并将此节奏型变换成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此节奏型的应用模式。这种形式的伴奏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来创编节奏

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族群,具有极强的节奏感。敲敲打打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把打击乐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是一种既符合学生身心、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且又能让学生易于形成音乐运用能力,进行音乐节奏创编。比如,在教学《我是少年阿凡提》这课学习内容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用口技来模仿小毛驴的脚步声,用切分节奏由轻到重再到轻,表现小毛驴由远到近再走远的情景。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表述这首歌的节奏,并在同桌中互相拍一拍,体会切分音节奏。最后,教师可分发打击乐器(沙锤、铃鼓、木鱼、手鼓),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创编出有韵律的节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热爱音乐。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只要得法。但我们更认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离不开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师积极正确的方法引导。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让小学生具备较强的音乐节奏感,还需要我们小学音乐教师们的共同努力,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从各方面入手改进教学方法。笔者相信,只要我们遵循艺术教学规律、把握好新课标理念,扎实有效地开展音乐课堂教学与研究,一定能够大力推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高小学音乐的教学实效性,从而培养出一大批真正会听、会唱、会体验音乐的学生,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我们小学音乐老师专业的成长,让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童琳.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培养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6(04).

[2]曾峥.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J].戏剧之家,2015(03).

[3]宋扬.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管窥[J].黄河之声,201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节奏感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方法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用流行音乐激活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