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2018-01-16陈树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陈树浩

【摘要】 初中与小学的数学教材相比较,明显体现出“深、难、多”等特点,特別是经历了从算术到代数、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升上中学后,由于不适应,而导致成绩有所退步,久而久之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本人在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及教学体会,谈谈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2-183-01

0

一、教学方法的逐渐过渡,给学生一个适应期

刚升入初一的学生习惯了小学手把手教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开始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慢速——多练”的教学方法。分层——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分步落实,如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在于学会利用绝对值比较负数的大小,但这对学生而言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因此可以利用数轴这一形象的工具,让学生先使用数轴进行比较大小,通过数轴逐步过渡到绝对值,最终脱离数轴这个“脚手架”的帮助,达到教学目标;慢速——起始速度应放慢,等学生适应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多练——在小学,学生习惯了对于每个知识点通过反复做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所以开始时不妨多安排练习的时间。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中让学生逐渐过渡到自主独立地学习,在不断的肯定和鼓励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能力。

二、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才能得到改造,新知识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因此在传授新知时,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区别新旧知识的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如有理数的乘法,与小学的乘法区别仅在积的符号,所以讲课时从小学的乘法运算入手,重点放在符号法则上,设计以下的一组计算:

(1) 2×5 3×4 6×7

(2) -2×5 -3×4 -6×7

(3) 2×(-5) 3×(-4) 6×(-7)

(4) -2×(-5) -3×(-4) -6×(-7)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计算,感知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与小学的乘法法则的联系与区别,重新构建乘法运算的知识系统。

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初中数学较小学抽象性强,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如在讲授同位角时是这样设计的:当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如下图),出现的角多了,角的关系变复杂了。观察以下的三个图中的∠1与∠2,说说它们在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通过图形变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同位角的本质特征:分别在直线 a、b 的同一侧并且都在直线c 的同旁,得出同位角的概念: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侧,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

四、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现规律,归纳结论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想、类比等教学方法,导出数学法则或规律。如《有理数的乘除法》,我设计发现规律的过程:

1.填空:

3×3= 9 3×2= 6 3×1= 3 3×0= 0

上述算式有什么规律?

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 3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应有

3×(-1)= -3 3×(-2)= -6 3×(-3)= -9

2.填空

3×3= 9 2×3= 6 1×3= 3 0×3= 0

上述算式有什么规律?

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 3

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应有

(-1)×3= -3 (-2)×3= -6 (-3)×3= -9

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观察,可归纳积的特点:

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五、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初中数学概括性强,只靠课堂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消化,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学生进行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开展实践与研究。以上分析了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林群.人民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七年级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6. 78-8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课堂教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