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育对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康复治疗的作用
2018-01-16李艳芬
李艳芬
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妇幼保健站,甘肃甘南 747600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发育时期内智力功能低于同年龄水平,并存在适应性行为缺陷类疾病,临床上多见患儿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化等功能障碍。临床上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时,强调依据患儿病情予以积极有效的干预,帮助患儿改善精神发育迟滞状态,提高其智力水平。2015年1月—2017年3月依不同康复训练方式将所选患儿40例分为两组进行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依不同康复训练方式将所选患儿4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1:9;年龄最小者为3岁、最大者为7岁,平均年龄为(5.21±1.64)岁;智力低下轻度:中度:重度患儿比例为6:9:5。 观察组 20 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 13:7;年龄最小者为3岁、最大者为8岁,平均年龄为(5.75±1.69)岁;智力低下轻度:中度:重度患儿比例为 5:11:4;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该组用常规康复训练做康复治疗:依据患儿具体情况予以普通康复训练,内容包括作业疗法、运动疗法、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方面工作,逐渐增强患儿的社交能力、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1次/d、30 min/次,以此连续训练3个月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方法 该组用常规康复训练+引导式教育做康复治疗:常规康复训练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引导式教育康复治疗具体内容为:对患儿精神发育迟滞情况评估后,依据所获结果为患儿制定个性化教育训练方案。将患儿生理及其发育规律、心理特征等情况充分融入引导式教育中,为患儿做适宜的认知训练、语言训练、适应性训练、社交训练、运动训练等方面内容,确保患儿得到全面有效的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以此连续训练3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DQ结局、治疗效果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
1.4 效果判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3种(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患儿经治疗后DQ提高≥15、表明其社会适应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为患儿经治疗后DQ提高10~14、表明其社会适应能力稍有增强;无效为患儿经治疗后DQ提高<10、表明其社会适应能力未增强。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DQ值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DQ值为(46.73±11.46)分、(62.80±10.51)分,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 DQ值为(46.75±11.38)分、(56.26±11.48)分;两组患儿治疗前D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DQ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精神发育迟滞是指出现在发育期的智力残疾,临床上多见患儿多方面功能障碍,若患儿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病情持续发展下会带给患儿无法挽回的损伤。通常年龄小于1岁的患儿治疗依从性低,年龄超过5岁后的患儿智力提升难度会增加,临床上认为1~5岁之内干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效果最佳[1]。
引导式教育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强调将运动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精神发育学、音乐、教育学、哲学等理论作为基础,充分融合康复治疗及教育,依据患儿具体情况予以科学有效的引导,深层诱发、调动患儿的自主运动潜能,确保患儿经教、学而康复功能[2]。引导式教育注重以娱乐性、节律性意向,调动、激发患儿的兴趣,增强其参与意识,整个训练中都是以节律性意向口令、音乐、游戏等辅助治疗,引导员要尽最大程度引导患儿自主完成相关动作,避免予以患儿过多的外界帮助[3]。此次实验中观察组患儿所用引导式教育,强调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依患儿具体情况予以复杂、完整的训练,促使患儿异常功能快速改善/恢复正常[4]。全面培养患儿的兴趣,引导其积极主动学习、处理问题,增强其社交能力与社会实际生活能力,并经引导式教育干预后,充分改善患儿运动、感知、记忆、语言、思维等方面障碍,确保患儿得到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5]。而对照组患儿用常规康复训练做康复治疗,内容为作业疗法、运动疗法、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方面,但患儿缺乏正确的引导,对治疗中各项工作参与意识低,并表现出无兴趣,大都不愿意自主完成相关内容,导致患儿病情得不到全面改善[6]。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经康复治疗后,其DQ值与治疗前相比,水平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DQ值,19例(95.0%)的患儿经治疗后有效。
综上所述,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治疗时选择常规康复训练+引导式教育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DQ情况。
[1]崔喜红,尚清.引导式教育对28例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康复治疗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100-103.
[2]李文英,彭小燕,张宗红.引导式教育对精神发育迟滞(智障)儿童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6,29(6):70-72.
[3]林卓婷,谢巧玲,刘振寰.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6):741-744.
[4]牛国辉,熊华春,朱登纳,等.引导式教育在精神发育迟滞幼儿中的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8):13-15.
[5]周易,杨向云,易春丽.智障儿童抚养者心理研究综述[J].残疾人研究,2013(4):11-14.
[6]景玉珍,周青蕊.引导式教育对高危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6):527-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