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及疗效初评
2018-01-16徐辉
徐辉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内分泌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主要指的是四肢末端感觉功能缺失,合并或者不合并疼痛为主要特点的合并症,通常来讲,下肢比上肢的病变程度更为严重。DPN为引致糖尿病性组溃疡非外伤性截肢的重要原因。当前对于DPN治疗,主要使用控制血糖降低DPN发生率[1]。当发生之后,疾病治疗通常集中在预防足部伤口感染以及截肢发生,比如定期为患者进行足部检查和护理干预,迄今为止,临床尚无治疗DPN的有效方式。有文献证实[2],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开展康复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该文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50例DPN者为研究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得出心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50例DPN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患者符合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该疾病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知晓实验过程,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现依照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患者 15例,女患者10例。年龄区间为 48.52~71.56岁,平均年龄为(60.25±6.38)岁。观察组男患者 16例,女患者 9 例。年龄区间为 49.58~72.22 岁,平均年龄为(61.28±6.3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以此为基准,观察组患者开展康复治疗,细则为:①高压氧治疗:择取参数为200~250 Kpa的高压氧,每天开展1次高压氧治疗。1次/d,每次治疗时间为1 h。结合患者疾病情况,治疗21~30 d。②低频脉冲治疗:对患者使用低频脉冲设备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30 min,1~2次/d。③功能训练: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患者参加强度适宜的运动,可促进疾病转归,运动种类为:健步走、太极、体操、游泳、慢跑等,动态性调整患者运动计划。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
1.4 观察指标
该实验使用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该疾病临床诊断标准[3],对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全面评价。详细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项。具体为:临床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运动以及感觉神经传导正常/改善显著。临床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治疗标准者,视为临床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显效+临床有效)/总人数×100.00%。
1.5 统计方法
该实验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情况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76.00%,观察组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情况[n(%)]
2.2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合并症,该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在疾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肢体功能异常,倘若此时合并感染,会发生急慢性脊髓炎[4]。如果疾病进展至后期,就会丧失全部运动功能。肢端感觉异常如麻木、灼热等为按DPN的主要临床症状。上述感觉呈现为短袜或手套样分布,一般为对称性,下肢严重程度更高,寒冷季节和夜间有所加重。疾病早期呈现腱反射亢进,疾病后期消失,震动感下降。温度以及触觉也存在程度不一下降现象,感觉变得迟钝,极易受创发生皮肤溃疡,溃疡面愈合困难。如果此时发生继发性感染,就会引起机慢性骨髓炎,严重者出现败血症。在多发性神经病变中,较为罕见的一种类型为感觉异常合并严重烧灼样疼痛,皮肤敏感度提升,甚至无法耐受床单覆盖。此时患者常合并失眠、食欲下降,精神低落等表现。疾病后期,运动神经受累,肌张力下降,导致肌肉萎缩瘫痪,通常累及足、手小肌肉,表现为垂足。由此能够看出,使用有效方式,对该疾患者者开展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生活品质来讲,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压氧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血液循环以及自身组织中氧含量,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周围神经组织供氧量被提升,循环状态逐渐恢复正常。在此同时也会缓解既往代谢性酸中毒现象,确保其神经功能恢复。低频脉冲为当前临床上常用的促神经再生治疗方式。该疗法可利用刺激神经肌肉方式,加强肌肉兴奋性和生物电活性程度,加速周围神经系统再生和修复[5]。
运动疗法是一种可以不受地点时间限制方便进行的一种康复治疗方式,其能够全面帮助患者形成科学生活习惯,稳定血糖,加强自身免疫力。提升心脑血管以及机体生理代谢能力。该次实验对于观察组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联合低频脉冲、高压氧以及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取得满意成果。就具体效果来看,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另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由此能够看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联合康复治疗,可全面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积极改善周围神经功能,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1]王海澜,冉春风,王明军,等.经皮电神经刺激配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31-434.
[2]车爱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165-1166.
[3]张兆芳,朱志平.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748-748.
[4]赵春艳,张晓伟,王敏,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6):636-638.
[5]丁燕,陈玉洁.城乡结合部四季青社区糖尿病患者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疗效初评[J].中国医药导刊,2014(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