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肉种鸡受精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2018-01-16殷若新张京茂姜兆军张庆华

家禽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受精率种蛋种鸡

殷若新,张京茂,姜兆军,张庆华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23;2.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2)

肉种鸡肩负着繁殖后代的重任,不仅直接关系着雏鸡的品质,也更直接关系着养殖的经济效益。只有尽可能提高肉种鸡的受精率,才能尽可能的保证雏鸡的出雏率。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对于种蛋的使用价值影响极大,直接影响孵化率的高低以及孵化的经济效益。受精率的高低是衡量一批种蛋、一个鸡群生产性能好坏的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

1 影响肉用鸡受精率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只要遵守采精和输精的技术要求,可以获得80%以上的受精率。有些种鸡场有时候却突然出现受精率下降的现象,有时甚至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的受精率。影响受精率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一个因素作用,也可能是两个或者更多的因素同时起作用。影响受精率的因素,主要是来自于种公鸡和母鸡。

1.1 种公鸡的健康状况和精液的品质 科学合理地培育好种公鸡,是确保肉种鸡受精率水平的基础条件,健壮而又合乎品种要求的种公鸡是保证受精率水平的必要因素。种公鸡的饲养目标是将其培育成腿长、平胸、性器官发育良好、体重较母鸡大30%左右、行走时龙骨与地面成45°且无腿足疾病的健壮雄鸡。如果公鸡腿粗短、胸丰满,则在交配时不易平稳地抓住母鸡的肩背且不利于精液准确地送入到母鸡生殖道;同样带有腿足疾病的种公鸡交配活动的成绩也会大大降低。鸡腿骨的生长在9周龄前较为迅速,9周龄以后生长则渐趋缓慢,因此对种公鸡的限制饲养不能与种母鸡采取同样方案。公母分饲是培育优质肉种鸡必要的管理方法。种公鸡良好的体格、体重及性器官发育是保证鸡群受精率水平的必要前提。

挑选精液品质好的种公鸡以及在采精时保证采到清洁的精液对提高种蛋受精率也是十分重要的。精液中精子浓度低、精子活力不高、死精和畸形精子多,即使有足够的输精量,也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子数量,这是影响受精率的主要直接因素。有些公鸡射精量虽少,但精子浓度和精子活力很高,输精量略低,仍能取得很高的受精率。采精时精液被血、粪、尿等污染,造成精子死亡,也是影响受精率的因素之一。

1.2 种母鸡不孕和生殖道疾病 种母鸡要选择体重适度并符合品种标准、骨骼健壮、肌肉羽毛丰满、觅食力强、无就巢性、无生殖道疾患、群体均匀度高的优质种鸡。在生产中发现,种鸡群中有些母鸡产蛋性能很好,但由于生理原因或疾病原因,不管怎样输精,种蛋都不能受精。鸡群中这种母鸡增多,受精率必然降低。发生病毒性疾病时,生殖道发生病变,也会影响受精率。

1.3 人工授精技术 在人工授精条件下,导致受精率不高的原因,往往出现在输精技术上。有足够高品质精子的适宜输精量、输精的最佳时间、适宜的输精间隔时间、输精的深度、精液输精时间长短(一般要在30min以内输完)、翻肛与输精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受精率的关键因素,只有综合解决好这些关键环节,才能获得理想的输精效果。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好坏和输精技术的高低,种蛋受精率是其客观的检验标准。

1.4 种鸡的年龄和产蛋性能 种禽的繁殖力都和年龄有关。一般来讲,无论公母鸡,60周龄以后随年龄增加,种公鸡精液品质下降,种母鸡产蛋性能降低,伴随着的是蛋受精率下降。母鸡产蛋率越高,往往受精率也越高。随鸡龄增长,输精量要适量增加,输精间隔要适当缩短,这样才能保持理想的受精率。

1.5 种鸡的生理状况 一般来讲,天气炎热,公鸡精子产生不良,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低是普遍的现象。天热食欲不好,营养不足是公鸡精液品质下降的因素之一。同时期种鸡冬季受精率明显高于夏季受精率。公鸡换羽,精液品质明显恶化,这是影响受精率的突出原因。

1.6 营养因素及其它 营养过盛会造成公鸡体重过大,母鸡不胜重负,拒绝交配。种鸡过肥还能造成精子活力下降,原因是精子对高温特别敏感,如果公母鸡过肥,则腹腔内脂肪沉积过多,不利于腹腔散热,就会造成腹腔内高温,从而造成精子活力下降,甚至死亡。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之外,长途运输颠簸导致卵黄膜破裂、卵黄系带断裂,都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这种损失可达5%~10%,甚至更高。种蛋保存时间越长,受精率越低。混合精液比单一公鸡的精液输精受精率要高5%左右。

2 提高肉种鸡受精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2.1 公母鸡营养的差异 公母鸡同食产蛋期饲料,种公鸡会因能量过多,脂肪沉积,体重超过规定的标准,最终因肥胖、笨重、体重差异大,交配困难,导致受精率下降。种公鸡性成熟后,体重增加缓慢或停止生长,一般认为交配时的营养在育成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E即可。种母鸡对饲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要求比较高,但不可过多,太多会造成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利用。过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也会发生不良作用。

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E不足同样会影响受精率。维生素A不足,导致蛋中血斑率显著增加。长期维生素E不足,成年鸡虽不表现明显的症状,但种蛋的孵化率下降,公鸡会发生睾丸变性。

2.2 公母鸡比例 配备适当的公母鸡比例,能极大地提高种蛋受精率。配备公鸡太多,会引起公鸡之间争斗,影响交配,受精率上不去。配备太少,公鸡配种任务繁重,使受精率不高。虽然实际工作中种母鸡的管理放在首位,但应随地了解公鸡的变动状况,并及时作出淘汰的决定,及时补充新公鸡,以保证满意的受精水平。

2.3 精液品质 优良的精液品质是保证高水平受精率的基础。评价精液品质通常用密度和活力这两个指标,精子的密度和受精能力之间有直接的正相关(+0.3~0.4)。在自然交配中,由于公鸡个体之间的差异,其精液品质也不相同,有必要进行精液品质的检验。从根本上保证参与配种的公鸡具有优良的精液品质。若正常情况下,无任何不良因素的影响,其受精率突然降低,应着重检查公鸡是否患病或损伤,若不明显,一定要作精液品质检查,发现不良应予以淘汰。

2.4 种公鸡断喙 一般在7~9日龄进行断喙,由于断喙技术原因,不可能保证每只鸡断喙都是良好的,应在16~18周龄时进行修喙。纠正上短下长或下短上长,以保持交配中的平衡。

2.5 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20周龄后种公鸡转舍上笼时,应将与标准体重相差超过±10%的公鸡淘汰。体重太轻或太大的公鸡对人工授精都不利,公鸡太瘦,发育迟缓,在使用初期采不到精液,即使以后采到精液,衰退也早,使用期短;公鸡太肥,耻骨周围的脂肪多,造成采精困难,采精量也较少。一般在标准体重范围内采精量较多。

人工授精种公鸡在配种使用期间的供水十分重要,每天不少于4~6h的饮水时间,分上午和下午两次供给,每次2~3h。炎热的夏季不限水。从1 7~18周龄时开始增加光照,到20周龄时要每天达14h光照,以后可持续使用这一光照时间,一直到使用结束。与母鸡养在同一栋鸡舍的公鸡光照时间可与母鸡光照时间相同。

2.6 人工授精技术 根据公鸡的采精量和母鸡的输精量,确定一只公鸡可配的母鸡数。一般公鸡的射精量随品种、季节、饲养、操作等有所变化。对从未采精的公鸡进行采精训练。选择良好的适宜种用的公鸡,在采精前7d每天在其背部按摩3~4次,直到公鸡对操作无惊恐为止。

采集的精液是乳白色并有一定粘稠的液体,若混有血、粪、尿等,一律不能使用。将采集的精液立即置于25~35℃保温瓶或保温器内,尽快用稀释液稀释,保证精子的活力不受损失。人工授精用的工具每次用前必须消毒。公鸡隔天采精一次,或连续采精3d,休息1d。采精人员必须相对固定,因为不同采精人员的采精手势,用手轻重不同,对公鸡的刺激,引起性反射的兴奋程度也不一样,采精量差异较大。

猜你喜欢

受精率种蛋种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输精周期和数量对绿壳蛋种鸡受精率影响
种鸡雏鸡培育要点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