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018-01-15米豪杰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诊断

米豪杰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肿瘤标志物的结果。结果:对179例各类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肿瘤标志物检测。72例均正常。病例总数中40.2%,107例至少1例异常,占59.8%;179例恶性肿瘤患者共检出565个肿瘤标志物,其中153个异常,异常率为27.1%。结论:肿瘤标志物在早期检测、诊断、高危人群筛选、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检测阳性率低,组织特异性差,只能用于恶性肿瘤辅助诊断,不能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的首选指标。

【关键词】肿瘤;诊断;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1

肿瘤标志物( TM)检测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公认且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TM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较低,具体的应用范围仍有争议,其应用也需要统一和标准化。为了研究TM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和应用现状,笔者对本院所收治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TM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我院病理科确诊为恶性肿瘤179例。其中男94例,女85例,年龄39~82岁。TM检测结果为患者术前1周内的结果。

1.2 方法与仪器

TM检测主要为CEA、AFP、糖类抗原19 - 9、CA125、CA15 - 3、ca72 -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细胞角蛋白(Cyfra21-1)、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psa)等。具体检测项目按医嘱执行。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和原装进口试剂用于检测。

2 结果

179例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分为12组,各组TM检测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TM检测可以为无症狀肿瘤的早期检测提供有用的信息,因为它简单、创伤小。目前,许多医院试图通过对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TM检测发现早期恶性肿瘤,其价值仍在进一步探讨。本组179例患者均为临床已获得足够证据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某脏器肿瘤,而在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TM检测。表1数据显示,一般TM检测选择以CEA、AFP、CAl9-9为主,部分有针对性地加检CAl5—3、CAl25、PSA等项日。179例患者中,72例患者TM检测均正常,占40.2%,至少1项TM异常者共107例,占59.8%。为50.0%,食道癌最低,仅8.3%,说明TM检测在恶性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瘤鉴别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同时也表明仅根据检验结果来诊断恶性肿瘤不是完全可取的,会造成相当大一部分患者漏诊。107例检查结果异常的标本。部分TM升高不明显,检测值低于参考值上限增加值的25%,个别TM检测结果极高。应该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CEA、AFP、CAl9—9使用率最高,异常率分别为30.7%、11.6%、30.2%。NSE异常率最低,为4.3%,AFP次之。异常率与许多文献报道有差距的原因主要可能与TM选择有关。一般认为,CEA在结直肠癌、胃肠道癌、胰腺癌、肺癌、乳癌等有较高的检出率,但本组CEA除在肺癌、胃癌、肠癌有75.5%、43.8%、41.7%的检出率外,在其他类型恶性肿瘤中检出率较低,子宫癌检测18例,无1例异常。AFP在肝癌中检出率为75.o%。但除肝癌、肠癌、胃癌外,其他脏器恶性肿瘤未检出异常。CAl9—9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肝癌等方面有较高的异常率,本组肝癌、胃癌和肠癌CAl9—9检出率分别为66.7%、40.6%和30.4%。CAl25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较好的标志物,多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z]。本组卵巢癌检出率达80.O%。子官癌异常率37.5%。CAl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有一定的价值,但CAl5—3在乳腺癌初期敏感性较低,本组乳腺癌CAl5—3约46.0%呈阳性。NSE和Cyfra21-1主要用于肺癌检测,对其他恶性肿瘤意义不大。PSA是为数不多的器官特异性TM检测,本组共检测lo例,仅在前列腺癌中检出异常。3例前列腺癌检测结果均明显升高,检测值超出参考值15倍以上,FPSA/TPSA≤0.1,说明PSA对前列腺癌有较好的特异性,与其他肿瘤关联性不大。但PSA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浓度水平高低不一,低浓度升高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有承叠,如果根据FPSA/TPSA比值,结合直肠指诊和经直肠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癌会更准确。

结语:当前,TM检测除PSA具有相对较好的特异性外,其他TM没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器官特异性,TM浓度受多种因素或健康人群的升高,因此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而TM检测在某些恶性肿瘤中的检出率较高,结合超声、病理、影像等手段,可大大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特别是TM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观察、复发和转移预测,TM检测,特别是联合检测越来越多,但TM检测存在多种,检测成本相对较高,如何联合检测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有效利用医疗资源而不过度增加患者负担,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相信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TM的检测将越来越多的被发现,以造福于大多数癌症患者。

参考文献:

1602例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 张艳玲,仉立梅,胡金波,陈晓慧,苗强.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9)

液芯技术应用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J]. 吴乐霞.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5(36)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选择与分析[J]. 吴妮莉.当代医学.2014(33)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J]. 陈红波.中国实用医药.2013(18)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诊断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用于肿瘤标志物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式仪表的研制
针对代谢标志物的分子探针设计与合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
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应用于小儿胰腺炎中的
Survivin与Smac联合检测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CA125单项与多项肿瘤指标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