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2018-01-15杨建芳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卵巢功能

杨建芳

【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术中缝合止血,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比两种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黃体生成素改善情况较术前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变化,组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单极电凝止血,会对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会增加患者月经周期紊乱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在临床上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单极电凝止血;卵巢功能

【中图分类号】R7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2-0-01

卵巢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以育龄期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据调查显示[1],我国卵巢囊肿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对广大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是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但术中止血方式的选择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鉴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64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应用缝合止血与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大43岁,年龄最小21岁,平均年龄为(32.85±2.34)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左侧20例,右侧12例。观察组中:年龄最大44岁,年龄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32.96±2.78)岁;左侧18例,右侧14例。在统计学软件中录入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并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和侧别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2]:(1)参与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检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卵巢囊肿的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明确确诊。(2)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心肺功能障碍,无血液疾病、无精神类疾病。(3)参与本研究6个月前均未服用性激素,且月经周期正常。(4)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术前禁食禁水,做好常规铺巾、麻醉准备,腹腔镜下建立气腹,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腹腔内探查,按照正常流程执行手术操作。对照组患者采用术中缝合止血,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具体如下:

(1)对照组:使用可吸收肠线,在腹腔镜下剥离囊肿后,采用连续扣锁式缝合创面,重建卵巢形态,检查是否有渗血、出血等情况,确认无误后放回卵巢。

(2)观察组:单极电刀功率设置为30-50W,烧灼单极电刀剥离面,使其自然卷曲成卵巢外形,检查是否有渗血、出血等情况,后放回卵巢。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卵巢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和统计,主要包括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并对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卵巢功能指标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具体的测定方法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指示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64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和两组对比数据均纳入Excel表格和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侧别均用n表示,年龄、卵巢功能指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用t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改善情况较术前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变化,组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所示。

3 讨论

卵巢囊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外科手术是治疗卵巢脓肿的首选方案。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在卵巢囊肿的治疗上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方面。虽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显著,但术中选择何种方式进行止血尤为重要。早期临床上往往采用术中缝合止血,随着医疗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和进步,止血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单极电凝止血等先进的止血方法在临床上逐渐应用,但其应用效果仍需要大量的临床案例和研究进行进一步考证。电凝止血是通过高频电流在组织内产生的热效应,提升局部组织温度,使小范围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碳化、气化,达到组织分离,从而起到血管止血的效果。虽然电凝止血的止血效果较好,但止血过程中产生的电流通过电极与患者的机体发生接触,接触深度可达到6-10mm,很有可能造成热损伤,对卵巢功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女性的生理功能。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卵巢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改善情况较术前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变化,说明采用单极电凝止血影响了患者的卵巢功能,本结果与相关报道中的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3]。从本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单极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相比,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大,长时间使用往往会导致卵巢组织出现焦痂,在焦痂脱落时往往会伴随出现二次创面出血,会加重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女性卵巢功能受损,则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不仅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还危及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单极电凝止血,会对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会增加患者月经周期紊乱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在临床上需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黎婧琳,黄翠翠,黎金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3):620-621.

李裕华.电凝与超声刀止血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28-31.

范小燕.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单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7):295-295.endprint

猜你喜欢

卵巢功能
UAE治疗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UAE治疗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UAE治疗症状性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观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其性功能的影响
探讨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研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应用双极电凝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
腹腔镜下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功能远期影响的临床研究
卵巢囊肿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前后卵巢功能变化研究
难治性产后出血不同治疗方式对卵巢功能影响研究
腹腔镜卵巢移位对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