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8-01-15周国文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初中数学培养

周国文

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性较强的学科,枯燥乏味的理论困扰着学生的思维,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让同学们产生对数学感兴趣以及对解决数学难点重点的热情,因此,要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在分析问题中不断的概括归纳,运用良好的数学思維能力解决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思维的培养,谈谈咋今后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数学思维就是数学的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思维是人们对客观的存在以及主观的反映,好似从一般到特殊,在从特殊到一般等等。是人们大脑的活动形式,因此,全面开发同学们左右脑的潜力,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一、数学思维的培养

“乐趣是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老师”,这句话无论放在人生道路上的哪个阶段,都是客观的存在。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一个人的信念是支撑其活下去的动力。在解放战争时期,红军凭借着一股坚定的解放信念,走完了长征路。学习是一条漫漫的长路,其中阻碍重重,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成年人的思维成熟程度,不断的施压和束缚更会助长叛逆情绪,所以聪明的教育者就会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寻找突破口。

我把这种想法真正应用到了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尽量幽默。PPT上的电影画面经常会让不知情的人以为正在进行的是一节轻松的影视鉴赏,实际上,动画片中的对白被解题公式所替代,笨拙的熊兄弟正在为一道数学题愁眉不展,美丽的花仙子被女巫的邪恶力量囚禁,只有集三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才能打败女巫…做这些内容是非常花费时间的,效果却相当明显,大受学生们的欢迎。不仅是课堂上调动气氛的主题,更成为师之间生课下的谈资,一学期下来,班级的平均成绩大幅提高。

将多媒体融入教学中,并从学生的心理入手,别出心裁地在枯燥的数学中加入学生眼中的流行元素,以完成任务的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自主解决问题的动力,并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成就感。

二、师生模式倒转

数学学习是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多重考验。在数学考试的评分标准中,每一个步骤都进入计分,结果的正确与否并不是高分的关键,所以解题过程的严谨程度和解题方法的新颖程度,是学生学习思考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学生在解题中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向就变得非常具有价值。

我曾在一次教学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在填写入学档案时,理想的一栏都会写上“教师”这两个字,回想自己童年时,不少同学都以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荣。究其原因,我发现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作文中辛勤的园丁和智慧的引路人,而且是一种权威的存在。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角色倒转,让学生对要学的课程进行学习、举例、备课,然后走上讲台,我则在课程前做出指导并且在课程之后做指正和补充,这种新型的角色颠倒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小老师”的责任感和权威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认真,学习习惯更主动。

三、合作交流学习

数学是一门十分注重想法的学科,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对于一群还着迷于漫画书、动画片和游戏中的孩子来说,数学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在教学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学生不完成作业、抄袭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问题是出现在“角色倒转”的教学模式之后的,例如在备课的过程中工作量过大,学生找不到思路,某些题目的解题步骤并不完善,效果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经过反复的学习和参照,我对这一模式进行整改,用“团队竞争”替代“单枪匹马”,5个人一个小组,明确分工,比赛奖励机制,由班级同学评选出最佳“小教师”团队,进行实物奖励。

例如在三年级的时候,当学生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时,除了用“1x1”的小正方形铺满长方形的方式解释定义外,同组的成员还想到用情景剧表演的方式讲述解题方法。只用了十几分钟,所有的学生就都掌握了定义以及方法步骤,课堂效率因此提高。

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并非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而是要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新时代的背景下,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偏多,性格比较自我,遇到问题不懂得求助和交流。在这种学习机制下,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经验的传递让思维得到了完善,无形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一题多解的成就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班级整体水平也得以提升。竞争模式让学生不甘落后,更加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结束语:

数学的魅力,并不局限于华丽的修饰和押韵的排比,而是在于那些在探索答案中迸发的思维的火花和解决一个题目合笔的刹那。让学生看到数学的魅力,感受解数学题目时带来的成就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必须要走的一步。只有把创意和情感都揉入教学之中,课堂之上才能让冰硬的数字,变成一个个舞动着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朱建英.数学的本性[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丘成桐.数学与科技[J].数学译林,2004(02):166—17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初中数学培养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