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学生“学习建议” 改进美术课堂教学

2018-01-15陈勇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

陈勇

【摘 要】让学生写出课堂学习感受和建议的做法,除了能呈现学生的课堂体验,还能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在利用课后建议改进课堂设计时应融合学生的“作业感受”,探寻教学的起点;融合学生的“作业建议”,挖掘教学的重点;融合学生的“作业提示”,把握教学的难点。以此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从而走向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

【关键词】美术课堂;课后建议;作业感受;作业建议

厘清教材编写意图和把准学生学情始终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从把握学情的角度看,教师除了要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位,强化主动观察和研究学生的自觉性,并不断提升读懂学生的水平外,还要从路径上采用一定的方式开展课前课后的检测和调查。就美术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而言,让学生写写课堂学习感受和建议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实践证明,这一措施除了能呈现学生的课堂体验,还能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提出意见或建议,对这些建议进行分析或采用,对改进课堂教学大有裨益。

【学生“学习感受和建议”示例】

笔者在执教《中国传世名作》一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写一写你上课后的感受或者提一些建议。

课堂感受汇总如下:

1.我感觉到古人就是不一样。

2.我感受到画家对颜色的细心搭配,画家充分考虑到唐朝宫女的富贵。

3.这幅画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动起来了。

4.颜色搭配得好才能有动态。

5.我感受到唐朝以胖为美的风俗,和那些妇女认真捣练的神情。

6.一幅小小的作品能解释、表达的意思很多,画家很厉害。

……

教学建议汇总:

1.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猜猜那幅画的名称。

2.希望下一次不要只叫一些人回答问题,要尽量都叫到。

3.可以让我们现场作画。(多人提到)

4.最好能让我们自己动动手,画一画,不要都是老师在讲。

5.可以把绘画作品的细节讲得仔细一点。

6.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儿童元素,让它更受小朋友喜欢。

……

总体来看,感受和建议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是对老师上课的执教方式、态度的想法和意见;二是对画作本身的关注和认识;三是整体评价性意见;四是欣赏作品后的真实感受和体会……这些材料可以成为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参照依據。

【基于“学生感受和建议”的教学改进】

一、融合学生的“作业感受”,探寻教学的起点

每一张纸条都是学生感受的直接表达,也是教师新的教学出发点。这些出发点是教师以往经验的积累和重组,字字句句透露出学生自身的兴趣点、学习点和成效。因此要从学生的感受出发,去寻找新的教学起点,并从学生的建议中不断建构课堂教学的模块,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更集中、效率更高的目的。

(一)借助“作业感受”,看到学生需求,发现教学起点

从这些感受中,笔者看到了学生对于经典作品的态度和认知起点:五年级的学生渴求用细腻的情感来欣赏画作,却限于自己的实际水平而不能表达,因此特别关注作品的细节以及细节背后的内容。同时也能看出,现代学生非常渴望有意思的教学互动,从中获得学习感受。这些文字使笔者看到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也看到学生读画的理解程度、日常的阅读基础和美术素养水平。

借助学生的感受材料,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意见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找到相应的新起点。再次上课后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感觉更加细腻,读到的关于美术的信息更全面,对画面的认识也更具有个性化。之后的课堂师生对话更加频繁了,学生的思考也更加深刻了。

(二)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改进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长期困扰教师的教学难题。答案其实很简单:适合学生的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许多学生在留言里说:“最好让我们动手画一画。”因此在课堂上,笔者的许多教学设计都来自学生的建议,比如他们要画画,要互动,要发言等。现在的学生有自己的主张,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学生希望教师再上一节《清明上河图》;有的学生感叹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

这些真实的声音和文字告诉教师:这就是学生的起点。读懂学生,教师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显得有底气。只有让师生同处在一个亢奋状态,才能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课堂。

二、融合学生的“作业建议”,挖掘教学的重点

课堂教学有许多策略和手段,对话是最核心的手段之一。师生的对话在课堂上呈现,不仅仅是回答问题而已,更重要的是呈现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的是简单地从一物联想到另一物,有的是提出困惑和质疑。学生的作业建议正好展现了他们在课堂中的思维方式,这才是需要深入到教学中的关键,也是教育教学需要把握的重点。

(一)借助“建议”,看到学生心理,找到教学重点

课后,很多学生提到不要总是叫一个人回答问题,最好能多叫几个。从中笔者看到了学生对上课的建议,也看到了学生的心理。这也提醒笔者,有时候看似完美的设计不一定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心理接受能力,而是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还常常出现教师强力扭转学生话语的现象。

教学的精彩因学生而精彩。再看学生的想法,他们写道:“可以把画的细节讲得仔细一点;可以适当加一些儿童元素,让它更受小朋友喜欢。”长期以来,教师对中国的传世名作一直停留在“画得怎么样”的层面上,有时甚至停留在“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角度。如何让学生走进传世名作,走进“传世”的背后,并且有更深入的赏析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设置了“探宝”环节,即把科学课的放大镜拿进美术课,让学生们像探宝似的去观看画面。课堂上,一开始学生惊讶地拿着放大镜,到后来像老学者一样揣摩画面,这是一个令人喜悦的过程。他们获得的远不止教师所讲的,而课堂却更轻松活跃了,教学重点更加明晰了。endprint

(二)教学的重点要聚焦学生思维活动

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课堂填得特别厚实,却很少削薄。填厚时发现教学内容不断增加,不知如何割舍,于是教学就显得泛泛而谈,也失去了重心。因此课堂需要削薄之后,教师才能有自己的感悟,留下课堂精华部分。学生思维的开放或是一句话的引导,或是一种材料的使用,或是一种载体的呈现……鉴于此,教师的教学设计重点要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而展开。只有深入,学生才能学得更有效,课堂教学才能实现育人的大目标。

三、融合学生的“作业提示”,把握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问:这幅画美不美?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美。这种机械的回答缺乏判断,也缺乏对作品深度探究的可能。这些“对话”常常让学生无话可说,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不能很好地被建构。而课堂教学要深入就必须从学生的认知和辨别中去了解学生的内心判断,当学生的认知判断能洞察、能选择、能辨别,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才会越深入。

(一)借助“提示”,体会学生的判断,把握教学难点

学生的提示不仅是对自我的判断,还带有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有的学生写道:“最好可以给我们一些提示,让我们猜猜那幅画的名称;可以把画的细节讲得仔细一点。”从这个提示中笔者发现学生可以从自我认知开始,认识画作、理解画作、判斷评价画作,还能对教学的过程进行建议。根据学生的提议,笔者调整了教学的环节和形式,将猜画和教学内容的基本认识融合在一起,满足学生渴望找到答案的想法,又将作品的通识解读完成,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同时还通过PPT局部呈现,向学生展示了“卷轴”这种特殊的画作欣赏方式。

经典作品欣赏教学在小学中是难点,主要是表现内容、创作手法、形态呈现、意义理解等的综合。有时一个内容的解读需要半节课的时间,显然很难再次进行分析。而学生的提示不仅让教师看到了他们对过程、内容、形式等的判断,也让教师找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

(二)教学的难点要聚焦于学生的判断理解

精彩的教学是建立在师生对问题的共同认识上的,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聚焦在某一个点的对话上。形成这个焦点的关键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学生对问题做出的判断理解。学生对话题的深刻理解是建立在教师恰当引导的基础上的,教师要逐渐以剥笋的方式找到问题的核心。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学生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庞大的信息和资源,而教育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自律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解读、探究、处理教材,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多元的信息里筛选、理解、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作业只是在一个方面展示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果,在课堂教学的评估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习过程。每一次的教学过程都将会使学习者的思维产生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应促进学生更好地联想、思考和推理判断,让学生形成思维力。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阿兰兹.学会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2] 王大根.美术教案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 尹少淳.小学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浙江省湖州市龙泉小学 313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
巧借“微”力,激活美术课堂
游戏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有效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美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研究
无线网络环境下美术课堂泛在学习的实践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