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
2018-01-15赵基鹏熊添樊宏张晖
赵基鹏 熊添 樊宏 张晖
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video double-lumen tube,VDLT)是带有高分辨率摄像机的一次性无菌双腔支气管导管,通过微型适配器与外部显示器相连,实现插管、定位及术中气道的持续检测[1]。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tube,DLT),是目前可供使用的仅有的左型导管[2],近年来成为胸科手术中的应用热点。现就VDLT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1 使用方法
1.1 组成部分 VDLT由医用聚氯乙烯塑料制成,是一次性使用无菌DLT,由微型摄像机、LED灯、视频器接口及冲洗系统四部分组成[2,3]。微型摄像机位于气管导管远端,由互补金属氧化半导体单芯片传感器构成,提供85°诊断视野,扫描深度12~60mm,传感器是圆柱形,直径3mm,长度16mm,感光元件的灵敏度为0.53V/lux-sec。微型摄像机通过微型USB适配器与便携式外部高清显示器相连,显示器像素达76 800,分辨率为320×240,显示器大小为5.4cm×7.0cm,提供实时高清影像。光源位于微型摄像机旁,由2个LED灯组成,升高周围温度不超过1℃。除厂家提供的显示器,还可通过视频器接口与其他视频播放器相连。VDLT自带冲洗系统,可在大量分泌物、黏液或血液等模糊视野时,通过冲洗口注入液体原位清洁摄像机镜头。
1.2 插管方法 插管前检查套囊是否漏气,导管可用润滑剂润滑,将VDLT与显示器相连并插好电源。VDLT自带插管导芯,暴露声门,导管前端过声门后拔出导芯,轻柔地将导管逆时针旋转90°,继续送导管直到支气管导管进入左主支气管[4]。
1.3 定位方法 普通DLT定位方法也适用于VDLT,虽然有大量研究尝试用不同方法定位DLT,但听诊和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y, FOB)定位仍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5]。听诊时先充气管套囊,确认导管位于气管内;再充支气管套囊并夹闭右侧,右肺应无呼吸音,左肺有呼吸音;如果通气阻力大,且左肺尖无呼吸音,说明插管过深;如果右肺也有呼吸音说明插管过浅;过深或过浅都应重新调整导管直至夹闭侧无呼吸音,开放侧呼吸音清。研究证明[6]仅靠听诊并不可靠,使用FOB后发现78%的左型DLT和83%的右型DLT需要重新定位,FOB检查是判断DLT位置是否正确的金标准[7]。FOB提示左型DLT位置合适应满足以下条件:通过右侧管腔直接观察隆突,同时能看到支气管导管蓝色套囊上缘位于隆突水平;通过左侧管腔能观察到左肺上、下叶支气管开口[6]。
VDLT明视定位,理想位置满足以下条件:显示器清楚显示隆突及右侧支气管开口,左主支气管内清晰可见支气管导管蓝色套囊上缘,如果显示器视野不清晰,必要情况下可辅助听诊或FOB定位[4]。
2 临床应用
随着胸外科手术的发展,对胸科麻醉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数胸科手术要求双肺隔离,防止健侧肺受到患侧肺污染;并进行单肺通气,使手术侧的肺塌陷,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和良好的手术视野,方便手术操作[7,8]。现有的可实现单肺通气的麻醉工具包括:单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堵塞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7]。由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可以实现双肺分别吸引和供氧,因此是首选的肺隔离技术,其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更为广泛[7,8]。理论上凡是需要双腔气管插管的手术都可使用VDLT,但由于使用经验有限,目前VDLT仅在以下手术类型中有过报道: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食管切除术、胸膜剥离及胸膜固定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胸腔镜检查术。此外,尽管现在左型VDLT有35Fr、37Fr、39Fr、41Fr四种型号,但在临床研究实施过程中可供使用的商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只有37Fr左型VDLT[2]。
3 优势与缺陷
3.1 优势
3.1.1 插管时间 Massot等[9]观察了77例行VDLT插管的患者,得出插管时间(置入喉镜到套囊充气结束)中位数为 36(四分位数间距 27~53)s。Koopman等[4]对151例胸科手术患者行VDLT插管,发现插管时间(置入喉镜到显示屏提示准确入位)中位数为59(四分位数间距47~82)s。Levy-Faber等[10]对比VDLT与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发现VDLT组插管时间(置入喉镜到显示屏提示准确入位)中位数为51(四分位数间距42~60)s,普通DLT组插管时间(置入喉镜到FOB定位结束)为264(四分位数间距 233~325)s。Schuepbach等[3]的研究中VDLT组插管时间(置入喉镜到到听诊定位结束)均值为63(标准差58)s,普通DLT组插管时间(置入喉镜到FOB定位结束)均值为97(标准差84)s。考虑到不同研究,其试验设计、插管时间定义、麻醉医师插管经验各不相同,患者情况也有差异,因此,有关VDLT插管时间报道也不相同,但现有临床证据均提示,相比于普通DLT,VDLT的插管时间更短。
3.1.2 插管难易程度 有关VDLT插管难易程度的研究,Dean等[11]成功插管的7例患者中6例容易插管。Massot等[9]报道70例(91%)容易插管。Schuepbach等[3]报道VDLT与普通DLT插管难易程度相似(n=40,P=0.87),但参与研究的麻醉医师都有丰富的普通DLT插管经验,他们是否也有丰富的VDLT插管经验并未提及,由此可见VDLT插管难度并未增加。在一项模拟人的研究中[12],受试者为30名麻醉医师,他们熟练掌握普通DLT插管方法,但都没有VDLT插管经验。首先麻醉医师观看VDLT教学视频,然后在人体模型上练习,直到插管成功率达90%。然后让他们分别插入VDLT和普通DLT,结果表明无论是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还是插管难易程度,VDLT都要优于普通DLT。
3.1.3 插管成功率 Dean等[11]报道了行VDLT插管的7例胸科手术患者,6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1例经FOB引导插管成功。Rapchuk等[13]报道了VDLT一次插管成功率达85%。不使用FOB的情况下Heir等[1]的研究中VDLT插管成功率达93.2%,Koopman等[4]的研究中达98%,Massot等[9]的研究中达99%,Levy-Faber等[10]及Schuepbach等[3]的研究中VDLT插管成功率都达100%,明显高于普通DLT。
3.1.4 全程可视 VDLT插管过程明视气道,通过微型摄像机观察隆突和支气管,实现精确定位,减少气道损伤,不使用FOB情况下插管成功率高达93.2%[1],有些研究中心甚至高达100%[3]。患者体位变动及术中操作可能导致DLT移位、错位,此种情况常规需FOB重新对位[14]。而VDLT可以实时动态显示气道,持续监测导管位置,也容易重新定位,有效减少术中FOB的使用。VDLT可以观察到呼吸道是否受唾液、血液、分泌物等堵塞,而且可以明视下吸引,减少盲目、无效吸引对气道粘膜的损伤,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
3.2 缺陷
3.2.1 外径与外形 Levy-Faber等[10]、Koopman等[4]认为VDLT和普通DLT的外径和外形相同。Hoogenboom等[15]则认为由于VDLT主气管末端连接微型摄像机,因此理论上外径比同型号的普通DLT更粗,经测量37Fr左型VDLT外径为15 mm,大于同型号普通DLT(11 mm);而且其中1例患者导管过声门时遇到阻力,经分析可能是导管过粗所致[15]。此外,Hoogenboom等[15]指出由于VDLT外形不同于普通DLT,这可能影响FOB通过其支气管导管。这一现象在Dean等[11]的研究中得以证实,有1例患者需FOB引导VDLT插管,FOB进入支气管导管较容易,但其通过导管远端开口时遇到阻力,经进一步润滑后通过。
3.2.2 没有右型VDLT 因右主支气管较短,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变异性较大,右型DLT不容易准确对位,因此通常情况下都尽量选择左型DLT[6,16]。然而,如果并存左型DLT禁忌证如左主支气管狭窄、破裂、肿瘤压迫,左肺移植,左侧肺叶切除等情况,显然右型DLT更合适[6,16]。目前可供使用的VDLT只有左型,因此其在特殊临床情况中的使用受限[2]。
3.2.3 运行不稳定 摄像机通过转换器与外部显示器相连,连接松动或接触不良就会导致显示器突然不能显像。此外,由于没有蓄电池,在断电的情况下VDLT也会突然停止运转[2]。
3.2.4 发热 VDLT在临床应用已有多年,发热的报道实属罕见。Massot等[9]曾报道过1例插管前麻醉医师发现因摄像机故障产热导致导管前端软化变形,他们的临床研究也因此停止。VDLT制造商宣称摄像机光源可能产热,但温度不会超过1℃,由于缺乏相关数据,VDLT长时间使用最大产热尚且未知,因此,麻醉医师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导管是否过热,使用过程中要警惕产热以避免引发粘膜灼伤相关危害[2]。
3.2.5 并发症 喉咙疼痛、声音嘶哑是气管插管(尤其是DLT)插管后的常见并发症,导管大小是主要影响因素,有报道喉咙疼痛发生率为14%~90%,声音嘶哑发生率为10%~50%,差异较大可能与操作者插管技术和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易感因素、不同的套囊设计、过高的套囊压力、使用司可林、手术类型、窥喉及喉镜检查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3,17]。DLT可能导致牙齿及口唇软组织损伤,声音嘶哑、喉咙疼痛等并发症,作为新型DLT,VDLT也可能导致类似并发症[2]。两个有关VDLT患者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一个是多中心研究,37例(25%)患者出现咽痛,无其他严重并发症[4]。另一个是单中心研究,10例(14%)患者诉咳嗽,24例(34%)诉声音嘶哑,22例(29%)诉轻度喉痛[9]。VDLT与普通DLT的两项对比研究均发现轻度气道损伤(气道红肿、出血),而VDLT组更常见,这可能因VDLT外径更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
4 FOB的使用情况
相比于普通气管导管及单腔支气管导管,DLT管径更粗,硬度更大,插管困难增加[18]。麻醉医师临床经验及技术水平、患者不同插管状况以及解剖异常都会导致DLT插管困难,正确插管入位通常需要进行多次尝试以获得适当的插管定位,插管次数增加、插管时间延长可能导致患者通气不足,发生低氧血症、口腔软组织和声带损伤[19,20]。插管位置不当会导致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肺萎陷不全、术后肺不张等并发症[21]。因此,DLT简便快速准确插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FOB是DLT使用过程中定位的金标准,用于以下情况:将FOB插入DLT,引导DLT插管;或DLT盲探插管,然后经FOB定位;术中患者体位变动或临床征象提示DLT可能移位时经FOB重新定位;术中检查支气管分支是否有血液、分泌物或异物[1]。FOB学习曲线较长,设备较昂贵,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又容易受到机械性损坏,且消毒、维护等也会产生额外费用,不能连续可视化监测气道,甚至有时因过多分泌物而影响操作视野,而且使用FOB过程中需要中断通气,可能给患者造成通气不足及低氧血症等危害,因此,FOB应用于临床受到诸多限制[21]。此外,有些医疗机构尚未配备FOB。虽然通过听诊及其他临床征象也能间接定位DLT,但容易误诊,而且诊断并不及时[21]。VDLT的应用可以弥补以上缺陷,可以显著减少FOB的使用,降低设备消毒、维护和损耗的成本,甚至在那些没有FOB的基层医院也可以开展肺隔离技术[4]。
VDLT能减少但并不能杜绝使用FOB。一项临床研究使用VDLT对72例患者进行肺分离,尽管绝大部分患者首次插管即可成功,无需额外的操作,但仍有3例(4%)患者需要FOB辅助支气管插管[13]。有关VDLT的另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有3例患者在不使用FOB的情况下无法成功插管[9]。随后的一个多中心研究中VDLT插管151例,19例(13%)需FOB辅助插管[4]。Dean等[11]、Heir等[1]研究中都有1例困难VDLT插管,需FOB辅助。Levy-Faber等[11]对35例患者使用VDTL进行肺隔离,术中有11例患者因分泌物过多模糊摄像机镜头,虽经生理盐水冲洗微型摄像机恢复工作,但作者指出有时冲洗不能解决问题时仍需使用FOB。Heir等[1]、Koopman等[4]研究中就有部分患者因大量分泌物涌向镜头模糊视野,摄像机无法使用而需使用FOB。此外VDLT微型摄像机位于主气管远端,因此并不能观察支气管分支,有时候需要检查支气管远端,比如粘液栓或其他物体引起肺不张,此种情况下显然需要FOB才能明确诊断[4]。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VDLT可以明显降低FOB的使用率,但在困难插管、视野模糊、检查支气管远端等情况下仍需使用FOB。
5 总结
VDLT插管简单快捷、容易定位及术中气道持续可视化检测,减少FOB的使用、消毒及维护成本,甚至在一些没有FOB的基层医院也能开展肺隔离技术。管径粗,目前没有右型管,使用过程可能产热,可能运行不稳,成像易受分泌物影响,无法检查远端支气管等是其局限性。作为一种新型DLT,其临床使用经验有限,仍需进一步研究。
1 Heir JS,Purugganan R,Jackson TA,et al.A ret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video-capable 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s in thoracic surgery[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4,28(4):870-872
2 Saracoglu A, Saracoglu KT.VivaSight: a new era in the evolution of tracheal tubes[J].J Clin Anesth, 2016,33:442-449
3 Schuepbach R, Grande B, Camen G, et al.Intubation with VivaSight or conventional left-sided double-lumen tubes: a randomized trial[J].Can J Anaesth,2015,62(7):762-769
4 Koopman EM, Barak M, Weber E, et al.Evaluation of a new 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 with an integrated camera(VivaSight-DL):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observational study[J].Anaesthesia,2015,70(8):962-968
5 Tekindur S, Yetim M.Guidance for placing 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J].Acta Anaesthesiol Taiwan,2015,53(1):50
6 Campos JH.Lung isolation techniques[J].Anesthesiol Clin North America,2001,19(3):455-474
7 Falzon D, Alston RP, Coley E, et al.Lung Isol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 From Inception to Evidence-Based[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7,31(2):678-693
8 McGrath B, Tennuci C, Lee G.The History of One-Lung Anesthesia and the Double-Lumen Tube[J].J Anesth Hist,2017,3(3):76-86
9 Massot J, Dumand-Nizard V, Fischler M, et al.Evaluation of the Double-Lumen Tube Vivasight-DL (DLT-ETView): A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Study[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15,29(6):1544-1549
10 Levy-Faber D, Malyanker Y, Nir RR, et al.Comparison of VivaSight double-lumen tube with a conventional double-lumen tube in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J].Anaesthesia,2015,70(11):1259-1263
11 Dean C, Dragnea D, Anwar S, et al.The VivaSight-DL double-lumen tube with integrated camera[J].Eur J Anaesthesiol,2016,33(4):305-308
12 Szarpak L, Kurowski A, Zasko P, et al.Double-lumen tube tracheal intubation in a manikin model using the VivaSight Double Lum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omparison with the Macintosh laryngoscope[J].Am J Emerg Med,2016,34(1):103-104
13 Rapchuk IL,Kunju S,Smith IJ,et al.A six-month evaluation of the VivaSight video 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 after introduction into thoracic anaesthetic practice at a single institution[J].Anaesth Intensive Care,2017,45(2):189-195
14 Bussieres JS, Slinger P.Correct positioning of double-lumen tubes[J].Can J Anaesth,2012,59(5):431-436
15 Hoogenboom EM,Ong C,Christodoulides G.Placement of VivaSight(TM) double lumen tube[J].Anaesthesia,2016,71(6):725-726
16 Majekodunmi AA,Falase BA,Udom BO,et al.One lung ventilation using double-lumen tubes: Initial experience from Lagos, Nigeria[J].Niger J Clin Pract,2015,18(2):227-230
17 El-Boghdadly K, Bailey CR, Wiles MD.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a systematic review[J].Anaesthesia,2016,71(6):706-717
18 Min JJ, Lee J, Kang SH, et al.The Fast and Easy Way for Double-Lumen Tube Intubation: Individual Angle-Modification[J].PLoS One,2016,11(8):e161434
19 Seo JH, Bae JY, Kim HJ,et al.Misplacement of leftsided double-lumen tubes into the right mainstem bronchus:incidence, risk factors and blind repositioning techniques[J].BMC Anesthesiol,2015,15(1):157
20 Yoshimura T,Ueda KI,Kakinuma A,et al.Difficulty in placement of a left-sided double-lumen tube due to aberrant tracheobronchial anatomy[J].J Clin Anesth,2013,25(5):413-416
21 Kaplan T, Ekmekci P, Kazbek BK, et al.Endobronchial intubation in thoracic surgery: Which side should be preferred?[J].Asian Cardiovasc Thorac Ann,2015,23(7):84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