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茶史钩沉
2018-01-15官发松
官发松
福建省沙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365500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沙县建县已有1 600多年,其茶史与建县史相当。本文收录唐、宋、明期间沙县和在沙县工作生活过的名人与沙县茶业渊缘,并查阅相关史志资料、人文古迹和野生茶树资源记载,以期再现沙县茶业的辉煌,钩沉沙县千年茶业史。
一、唐末诗人韩偓:一瓯香沫火前茶
追溯沙县茶的历史,可以在《全唐诗》找到踪迹。晚唐诗人,公推韩偓为巨擘。韩偓(842—923)字致光,一作尧。韩偓因举荐事得罪朱温,终被驱出京城,先是贬到濮州(河南)任司马,再贬荥懿(四川中部)任县尉。他殷忧国事,招来的是嫉恨和贬损。“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移都已改侯王第,惆怅沙堤别筑基。”《千唐诗》给这首诗的注是:“己巳年(909)”,正是王审知接受中原小朝廷后梁封号为闽王之时。郑璘是和韩偓同时避乱入闽的同僚,此时居然受举荐准备去后梁的西都洛阳为臣,韩偓“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韩偓在这首诗的自序开头说“余寓汀州沙县”,说明在这一年里,韩偓已离开王审知给中原名士筑立的福州招贤馆。可见韩偓对原“奉后唐正朔”的王审知看法已经改变,远离闽都福州到偏僻的山城沙县彻底归隐了。
“己巳年正月十二日自沙县抵邵武军将谋抚信之行,到才一夕,为闽相急脚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偶成一篇。访戴船回郊外泊,故乡何处望天涯。半明半暗山村日,自落自开江庙花。数醆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
“抚信”,指江西的抚州和信州,韩偓在沙县期间,燕游之广,从此诗可以看出。韩偓在打算去江西的旅途中被闽国丞相的差役找到,江西不让去了,他也不去福州,仍然回到沙县。
这首感伤诗聚焦的地点是沙县郊外的东溪与沙溪交汇处。
韩偓独自一人饮酒煮茶,心事重重。诗中一联:“数醆绿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上联写饮酒,下联写饮茶,却是妙不可言。这里的“醆”与“瓯”所指如碗、杯之类的茶酒用具,“火前茶”指寒食节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即清明前所产的茶。己巳年(909),韩偓自沙县往南安途中,作《信笔》一诗:“柳密藏烟易,松长见日多。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说明沙县当时一到采茶季节,山上茶园到处茶歌唱和。
二、宋代进士李纲:茗饮时时到寓轩
“一载沙阳信有缘,宽恩许去却依然。碧斋翠阁已如梦,明月清风长自妍。溪上客舟横一叶,箧中诗卷剩千篇。诸公别后应思我,茗饮时时到寓轩。”
这是宋宣和二年(1120)六月,李纲复官承事郎离别沙县时写给挚友邓密的一首赠别诗《将去沙阳留别邓季明诸公》。全诗回忆作者一年来与沙县诸好友,或泛舟沙溪十里平流,探讨学问,寻幽访古,得山水之旨;或雅集寓轩烹茶品茗,诗词赓唱,切磋推敲,得诗赋辞章千篇。
李纲(1083—1140),字伯纪。祖籍邵武(今属福建),祖父一辈起迁居江苏无锡县。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宣和元年(1119),李纲触犯皇帝和当朝权臣遭贬谪监南剑洲沙县税务,翌年李纲复承事郎离开沙县北归。李纲在沙县期间寓居兴国寺西边的小轩,取“人生无非大观世界一寓客,不妨随寓而安”之意,命名为“寓轩”。李纲在沙县期间的好友,如罗畸、邓肃、陈渊(陈瓘侄孙,杨时女婿)、陈正式(陈瓘兄陈璞之子)、邓密、罗从彦,在外任官的曹辅、陈瓘、张致远等均名重朝野。
三、明嘉靖张宗华:吃茶去
明嘉靖(1507—1566)《沙县志·隐逸》载:“张宗华字颖之,清介绝俗,善词章,尤工草书,为世所重。评其书者谓如秋云卷雨,苍石缠藤。元季晦匿不出,洪武初诏征,以老辞。子允厚知霍州。允继,获嘉县学教谕。”
明万历年间延平府同知兼沙县知事陈汝和撰有洞天岩《游山记》曰:“昔乡人张宗华有道谊,精六书。一日过此,鬼使数十遮道饮茶。张手书:‘吃茶去’三字,鬼即遁迹,是诚得仓颉心法者。今字失所在,而遗址存。”
民国地方史料专家翁春雪撰《洞天岩志》云:“古佛岩在洞天岩边,因石镌定光佛睡像。元时张宗华过此,有鬼使数十遮道饮茶;宗华手书‘吃茶去’三字,鬼即遁迹。”沙县志载:“幼山,有兽似人生毛黑色,身长丈余,逢人即笑,乡人谓之山揶揄,或野人也。”尔雅云:“狒狒如人,披发迅走食人”,则该时所谓鬼者,或即此耶?按陈汝知游记云:“‘吃茶去’旧址,在洞天岩山麓,林樾阴森处。张宗华,明,沙县人,有道术,精六书。”县志列高士传:“张宗华字颖之,清介绝俗,博学善文词,尤工书法,为世所重,评其书者,谓如‘秋云卷雨,苍石缠藤’,元季晦迹不出,洪武初以怀才抱德,举诏再征以老辞,子二俱以辟蔫举,允厚知霍州,允继获嘉县教谕。”
洞天岩在沙县城西淘金山,早在唐代已成闽中胜迹,其山石壁嶙峋,林木蓊郁,自古名山出名茶,茶以山名,山以茶显,名山孕育名茶,名茶丰富名山的文化内涵,其渊源流长。洞天岩隐士手书的“吃茶去”引出一段由唐朝传承下来的赵州“吃茶去”禅门公案,确立了沙县洞天岩“吃茶去”在闽省茶文化史上的主导地位。
四、世人不忘烧茶行
清代沙县出城沿沙溪往东行5公里有繁华的琅口茶市,至高砂渔溪湾一带茶行茶庄盛极时有百多家。清光绪年间,琅口18家茶行中最大的祥盛茶行,老板是永安县来沙制茶贩茶的商人,他有个十八九岁的儿子,是个吃喝嫖赌抽没有他不沾手的纨绔少爷,茶行里每年应招的拣茶女工无不受其凌辱和戏弄。光绪五年(1879)清明节前后,这个纨绔少爷闯入茅坪村(与琅口隔溪相望的村落)企图强奸一农家女子,被愤怒的茅坪村民绑了置于猪笼之内,投入河中,活活浸死。祥盛茶行老板为报复当地人,雇七都当地名为赤米的人放火烧毁茶庄。有史为证:民国十七年编纂的《沙县志》卷之三《大事》中有如下记载:“己卯年(1879)三月琅口街灾,三月二十六日,琅口祥盛茶庄因楼下焙茶失火,楼上拣茶妇女不能逃避,一时焚毙一百余人。后捡拾残骨,葬于其地,筑一大冢,众而埋之。”琅口一带至今流传唱本《世人不忘烧茶行》:
自从盘古开天地,地立乾坤万万年。前秦后汉说不尽,且说一本烧茶行。大清天下十八省,十八省内福州城。福州上来是南平,南平上来沙县城。沙县出城十里路,出名叫做琅口街。琅口街道长是长,祥盛老板开茶行。拣茶娘子多是多,琅口街上几百个。日间拣茶忙是忙,半夜三更洗衣裳。牌仔落筛累昏昏,茶叶茶梗实实分。拣茶娘子平平手,看茶师父不公平。生得适赏①多快乐。茶不清来也是清。人才不好多辛苦,三遍五遍拣不清。骂你天休②不好死,你今就是看轻人。我的心头几多怨,你这师傅不是人。光绪己卯三月间,三月廿六大祸降。廿三廿四平平过,谁知廿六火烧行。祥盛茶行三层楼,烧死人命几百条。七都赤米③山头贼,拔了楼梯害死人。走来走去无路通,今日送命入黄泉。茶行后门一丘田,坠落田中真可怜。祥盛老板在永安,不知琅口过火关。老板想起无主意,就叫地保来说明。地保当时便回答:去请县令落茶行。县令来到查原因,点起人数几多人。江路④洋婘⑤妖是妖,送来琅口给火烧。冯厝⑥洋婘为挣钱,挣得下场真可怜。约定十月招亲去,三月廿六见阎王。二人不得成双对,前世烧了断头香。镇头⑦烧死七八个,茅坪⑧烧死八九个,古县⑨烧死四五个,洋坊⑩烧死十余人。各乡人数都点明,就请道士来念经。买来棺材十几副,又买灰坛十几个。有手有脚入棺材,丢手丢脚入灰坛。又买田禾廿四担,年年三月来念经。年年三月真热闹,来来往往几百人。几多婆婆哭媳妇,几多丈夫哭妻娘。灶前灶后没人做,想起妻来真好哭。吃了几多冷饭菜,睡了几多冷眠床。几多儿子哭母亲,走上走下没主张。一场大火害死人,害无儿子丢母亲。害无姐妹不成群,害无男子打单身。腹中有话无处说。想来想去好伤心。想到我妻身上去,翻来翻去难入眠。只因家里钱财无,才去拣茶遭火烧。别人妻子成双对,我今自己守空房。凄凄惨惨多少事,千言万语说不完。做成一篇琅口记,世人不忘烧茶行。
(注:①适赏:沙县方言,音:sisan,漂亮之意。②天休:沙县方言,音:tinxiu,上天不容之意。③赤米:人名,传说是茶行总管。④⑥⑦⑧⑨⑩均沙县地名。⑤洋婘:沙县方言,音:yanjun,专称女孩、大姑娘。)
五、光绪十五年(1889):出口量达6万箱
清代至民国初,据民国《沙县概况调查》载,沙县输出主要货品以“茶纸笋木四项为大宗,按年产值为数甚巨”。沙县是清末中国与英国贸易茶叶的主要产地,也是中国红茶重要发源地。民国17年(1928)版《沙县志》卷之八《实业》载:“沙邑茶有两种,一名乌龙,一名红边。制乌龙则用火烘,制红边则须日晒,制法略异。而装箱运销口外,为吾沙出产品一大宗。清同治初,茶市大兴,如富口、琅口、渔溪湾、馆前、涌溪等乡茶庄林立。”据嘉靖年间《沙县志》记载,红边茶是沙县物产之一,早在1828年沙县就已大面积生产。据1857年施鸿保所著的《闽杂记》记载:“近来则尚沙县所出一名乌龙,一名红边(红边茶),谓在名种之上,若雀舌莲心之类”。根据该文献介绍“建茶品名甚多,吾乡俗则但称曰武夷。闽俗亦惟有花香、小种、名种之分而已,名种最上,小种次之,花香又次之。”说明当时的红边茶品质优于建茶名种。清同治元年(1862)沙县乌龙茶始销口外(出口),销往日本、英国、东南亚等地,销量在1万多箱,约150多t;同治末年(1874),红边茶出口量达1.8万余箱;光绪十五年(1889),出口量创最高纪录达6万箱,约1 200 t;清同治末年,红边茶鼎盛时期,沙县富口、茅坪、琅口、渔珠、管前、涌溪等四乡几十个村生产红边茶,至今留有茶丰峡、茶林下、茶坪、茶窠等地名,“咸(丰)同(治)年间,无论大乡小乡,十家有二三家有茶山”,琅口一带茶树“漫山遍野,愈种愈多”,琅口长街有18家茶行,南阳大基村也开设了胡氏茶行。当时沙县琅口是沙溪水系的重要码头,也是最重要的茶叶集散地。沙县目前尚存的最大民居——水美张氏土堡围楼群、琅口茶丰峡“孝子坊”陈家大院、沙县大基村胡氏大宅(1990年拆旧建新)以及当时县城内不少豪宅大院也为当时沙县茶商所建,足见茶叶贸易之利蔚为大观。
另据陈慈玉所著《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提供的《中国输出茶与福州输出表》数据:1989年总输出量为250 252 221磅,即113 512.498 t,福州输出量为66 574 818磅,即30 197.83 t,那么,当年沙县茶(应该包含沙县工夫红茶、红边茶、乌龙茶等品种)出口就占中国输出茶的1.06%与福州输出量的4%。
民国17年前后,由于兵匪横行,局势动乱,茶园荒芜,茶庄毁闭,红边茶逐渐绝迹,个别茶商转为经营绿茶。到了20世纪20—30年代,琅口茶行仅剩下“同盛茶行”“金和丰茶行”和“金和济茶行”3家。
六、沙县工夫茶曾比坦洋茶和政和茶还贵
有资料显示,19世纪60年代,沙县工夫茶价曾经高于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被冠以“沙县工夫”的沙县工夫红茶所创造的利润也达到最大,价格为闽茶最高,比坦洋茶和政和茶还高,当时头春茶、二春茶沙县每担分别33~42元、22~25元,政和、坦洋每担分别为31~42元、19~24元[1]。
“清咸丰、同治时期,曾红极一时的‘沙县工夫’,在清光绪十五年(1889)曾产茶2万~3万担。”[2]
1986年版《福建名茶》第二辑刊载《清代产茶概况》一文记述:“我省茶叶出口以光绪四年(1878)后为最盛。据海关资料,1899年全省出口茶叶37万多关担(折合48万多市担),值1 070万多元。其中红茶35 000担,绿茶63担,砖茶44 000担,其他茶11 000多担。当时红茶生产,闽东北有政和工夫、邵武工夫、沙县工夫、崇安小种红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福州北岭一带也产红茶,占出口量的83.7%。1899年以后逐渐衰落,1918年红茶出口不及10万担,1933年降至43 000余担。”
七、沙县“茶,吕峰山、草洋乡者良”
清道光十四年(1834)版《沙县志》卷十六《物产·货属》载:“茶,吕峰山、草洋乡者良。”说明产于沙县吕峰山(今属沙县大洛乡宝山村)、草洋乡(今属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草洋村)一带的“吕峰茶”为闽中最佳,南宋名相李纲谪居沙县时曾留下“沙阳八景”中关于“吕峰晴雪”的题名。吕峰,现在称锣拔顶,位于沙县大洛乡,与三明市梅列区洋溪乡、草洋乡交界,距三明市区12 km,海拔1 537m,峰顶可俯瞰三明市区及沙县,现有公路直达峰顶景区,其森林植被保留完整,生态条件优良。
八、沙县富口镇发现野生茶树群
2015年,沙县农业局茶叶技术人员和三明市茶叶站茶叶专家等8人在调查沙县茶树资源时,在富口镇郭墩村次生原始林中发现有大片野生茶树群落。这片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在海拔350~600m的半山腰,在以阔叶林为主的次生原始森林中,呈零星分布状态,未发现人为耕作痕迹。本次考察仅对北坡约0.33 hm2山坡地进行调查,就发现有大量的野生茶树群,树干直径在10~24 cm之间的有6株,其中位于海拔386m的5号乔木型茶树,表皮细微灰白,分枝挺立,径围75 cm,离地高15 cm处分5枝生长,最大分枝离地高75 cm,树高750 cm,冠幅550 cm×450 cm。
[1]蓝图.坦洋工夫贸易链条与茶商的策略[M]//陈成基.坦洋工夫再现辉煌.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2]周玉璠,冯廷佺,周国文,等.闽茶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