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砂益母汤结合温针灸疗法对月经不调患者的影响

2018-01-15米燕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香砂月经不调月经

米燕静

(滨州市中医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月经不调目前西药[1]主要是通过雌激素、孕激素来治疗月经不调,虽然这种治疗方法顺应了女性体内雌孕激素的变化规律,但是治疗效果不稳定,香砂益母汤对月经不调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也具有安全可靠,但是对于二者联用是否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研究较少[2]。本课题旨在探究药物与针灸的联合运用,观察其是否对月经不调的治疗有更积极的意义,为临床实践寻找更加高明的指导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用2014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科门诊被确诊为月经不调的患者共计94例。患者年龄在16~45岁,平均年龄为(27.89±9.5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7年,平均(20.6±12.9)个月,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的经量、经色、经质、经期等异常,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6例,采用香砂益母汤治疗,研究组48例,在香砂益母汤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上无差异(P>0.05)。

1.2 筛选依据:①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为月经不调的患者[3];②月经初潮2年后。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48例采用香砂益母汤治疗,香砂益母汤组由香附子15 g、砂仁10 g、益母草50 g、香附子15 g、益母草15 g加水300 mL,煎汤至200 mL,再下砂仁煎至150 mL取汁服,1日2剂,气虚者加入党参、黄芪、人参补气,气滞者加木香、青皮、陈皮行气理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等逐瘀行血,血虚者加阿胶、当归以补之,肾虚者加桑寄生、川断、山药补肾壮腰益肾气。

1.3.2 研究组:46例在香砂益母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操作治疗,香砂益母汤用法如上,温针灸操作方法为:患者取仰卧位,医务人员将穴位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关元、双侧三阴交、双侧地机1~1.5寸,得气后,将1.5 cm长艾条安置在针柄上并点燃,剪取巴掌大见方的牛皮纸放在点燃艾条下方的皮肤上,防止灰烬散落灼伤皮肤,以耐受为度,如此反复3次,艾条燃尽后起针。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标准根据: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月经不调的疗效评定标准。

1.4.2 中医症状轻重程度评分标准:主症包括月经先期,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经质,有为2分,无为1分,兼症包括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大便稀溏,食少纳呆,面色晄白,有为1分,无为0分,病情分级:轻度:累计分数≤5 分,中度:累计分数在 6~10 分,重度:累计分数>10 分。

1.4.3 随访:对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进行肝肾功能检测,记录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

1.5 统计方法: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如果P<0.05则认为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红P<0.01则认为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分析: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3、12、7、6例,显效率为72.92%(35/48);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0例,12例,3例,1例,显效率为91.30%(42/46),存在差异(χ2=5.361,P=0.021<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分析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状况分析: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1、20、17例;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轻度、中度、重度分比为9、21、16例,症状程度分布上无差异(Z=-0.151,P=0.880>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程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Z=-2.966,P=0.003<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程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Z=-4.665,P=0.00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程度分布上存在差异(Z=-2.015,P=0.044<0.05),对照组以轻,中度为主,研究组以轻度为主。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状况比较

2.3 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分析: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未发现有过敏反应和不良事件,研究组出现2例腹泻,1例头疼,对照组4例腹胀,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后,痊愈患者未见复发。

3 讨 论

月经不调(menstI.ua1disorder)是指妇女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改变,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经行先后无定期,月经量多或量少等症状。

本次研究发现在治疗后临床疗效方面,采用香砂益母汤配合温针灸在显效率上要远远好于单用香砂益母汤,且能很好地缓解中医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可以耐受。分析原因,香附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益母草活血行气,诸药合用,行血中瘀滞,行气止痛,再配合温针灸关元、双侧三阴交、双侧地机等妇科调经主要常用穴位,温宫散寒,调经止痛。因此,得出以下结论,香砂益母汤结合温针灸疗法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效果优于单用香砂益母汤,可以作为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于月经不调的临床治疗中。

[1] 魏凌霄,许曙,宣益民,等.针刺关元穴治疗气郁型月经失调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29-630.

[2] 刘宏奇.中医妇科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71.

[3] 林秀珍.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42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9,41(8):55-56.

猜你喜欢

香砂月经不调月经
香砂六君子汤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