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的源流与学术特色

2018-01-14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本草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是指主要活动于浙江一带、籍贯为浙江学者的传统药物学学术派别。浙江本草学派为“浙派中医”十大分支流派之一,几千年来代有名流,著作丰富,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必要对浙江本草学派的历史源流、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研究总结和传承宣扬。

1 历史源流

浙派中医本草的历史最早可至8000年前萧山跨湖桥出土的绳纹小陶釜,考古界人士认为此系煎药罐无疑,成为早期人类使用药材及煎药的有力物证[1]。至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从中出土了芡实、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薏仁米、藻类、赤皮稠、栋、牛乳茶、夜合花、紫南、喜树、芦苇、带瓤皮的小葫芦等中药,到了距今4700多年前的湖州市钱山漾遗址,出土了葫芦、花生、芝麻、甜瓜子、两角菱、毛桃核、酸枣核等遗物[2],这说明浙江先民们八千年来就不断发现、采集、栽种、使用中药。浙江各地现存的遗址博物馆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由于浙江地区山清水秀、药材资源丰富,百药众多,又为文化之邦,人杰地灵,古有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习,所以历代浙江地区本草名人辈出,著述汗牛充栋,并逐惭形成具有自身学术思想特色的传统药物学学术派别。

浙派中医本草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为桐君。桐君是黄帝时期药学专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药学家,其结庐炼丹于富春江畔桐君山,悬壶济世,分文不收,问其姓名,指桐为名,乡人遂称之为“桐君老人”。后世尊其为“中药鼻祖”,桐君山被称之为“药祖圣地”[3]。春秋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所著的《范子计然》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商品学专著,记载中药93种,并系统地论述了药材规格等级、品质特征标准、药物产地、商品储存等。尤其是提出“务完物”理论,把中药质量作为经商的重要的原则[4]。东汉时期,会稽上虞人魏伯阳,炼制丹药,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中国早期炼丹术的代表作,在国外称此书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书籍。魏伯阳也被世界公认为留有著作的一位最早的制药化学家[5]。

据初步统计,历代浙派中医本草学派著书约170余部[6]。自唐以来,浙江地区不断涌现本草学名流,尤其明清间,主流本草名著浙江作者占35%,杰出代表人物有唐代的陈藏器、日华子、陈士良,宋代的陈师文、陈衍、陈日行,元朝的吴瑞、朱震亨,明代的王纶、戴思恭、卢和、倪洙谟、卢复、卢之颐、高濂、刘全备,清代的张志聪、陈士铎、贾所学、吴仪洛、严洁、赵学敏、黄凯钧、陈虬、王翊、姚澜、仲学辂及近代的何炳元、张寿颐、曹炳章、祝味菊等。

2 学术思想特色

2.1 善于创新 浙派本草的学派思想之一是“善于创新”,学派代表人物是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学者。受浙江历史上浙学儒家学派的影响,他们不仅具有渊博的中医药学识,又熟谙传统文化,而且善于独立思考,敢于超越传统,质疑辨异,开创新说。提倡敢为天下第一,如桐君、范蠡、魏伯阳。又如唐代的陈藏器,首创“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理论[7],根据人体病理在实践中确定药物作用,并以此来进行分类的办法,对于推动中药临床合理运用起到里程碑的作用,至今仍为中医界广为应用。陈藏器首创“本草茶疗”概念,用药茶治好玄宗十八子李瑁的怪病,唐玄宗赐其“茶疗鼻祖”,奠定了他在我国本草茶疗领域的杰出地位。另如秋石(激素结晶)制备方法,最早见于宋代钱塘人沈括与人合著的《苏沈良方》[8],英国学者李约瑟将“秋石”列为中国古代科技的26项发明之一。嘉兴贾九如在《药品化义》中提出“药母八法”的中药创新理论概念,即体、色、气、味、形、性、能、力,以药母八法统诸法,指导用药。又如赵学敏创新增补《纲目》不足,新增药物716种,指出“如石斛一也,今产霍山者形小而味甘;白术一也,今出于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台术以及各处种术,皆于术所种而变者”[9]1,这一论点的提出,说明赵学敏是较早观察并提出物种会发生演变的。此论出于1769年,比达尔文1842年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要早70多年。余姚人严西亭编《得配本草》,详述647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应用,进一步创新了本草配伍学。近代山阴人何廉臣著《实验药物学》,以中医传统药物学理论为主,创新性地旁参西医实验研究成果,结合作者临床用药心得,中西兼论,新义殊多。

2.2 经世致用 宋元时代起浙派本草学者学术上反虚就实,提倡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和“以实为宗”的新学风,注重中药实地调查研究,用药著书,实事求是,以临床应用为主。如元代海宁吴瑞在《日用本草》中,辑切于日用者540余种,分8类,考证有据,内容丰富,方便实用。明代倪洙谟著《本草汇言》因系汇集各地名医的用药经验,所以对临床用药很有参考价值。清代吴仪洛认为,以前的医家对药物主治统言为主,析言较少,不切实用,如治痰之药,有治湿痰者,有治燥痰者,有治热痰者,但诸书只以除痰概之,故在其《本草从新》中详细分析,逐条细注之。指出半夏除湿化痰,为治湿痰之主药;贝母可润燥化痰,用治燥痰;白附子祛风,治风痰之药。对于一些常用药,还进一步指明这些药的最大特点,如黄芪为内托疮痈圣药、三七为金疮杖疮之要药、款冬花为治嗽要药、丹参功兼四物为妇科要药、防风为祛风胜湿要药等[10],这些内容至今还在指导着临床应用。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本草纲目》的一些错误作了订正,并新增民间大量应用的药物716种,此外还注重调查研究,收集了较多的民间验方,治法和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在清代本草著作中,此书的新药物和新内容最多,非常实用。南宋王介,虽不是浙江籍人,但晚年徙居临安皇城郊外慈云岭西。其所著《履巉岩本草》为现存最早的彩绘本草。所载药物均为浙江杭州慈云岭一带生长,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实用性。近代张山雷著《本草正义》讲解本草,重视临床实效,即使是路旁山涧的野草树皮,张氏亦将它们视作珍品。如豨莶草通利机关,和调血脉,尤为纯粹,凡风寒湿热诸痹,多服均获其效,“洵是微贱药中之良品也”。又如乡野生长极多的天名精,能消痰解毒、消热降火、开结利窍,为微贱药中极有灵验者,张氏都加以推介。论述白毛藤时指出:“吾乡人恒用以治支节酸楚等症,甚有捷效。”[11]从上可知浙派本草学者学术上注重切合临床,学以致用。

2.3 尊经重典 从明代起,浙派本草学者注重引经据典,注重中医传承,提倡“尊经重典”,视《本经》的主治为药学本源。加强对《本经》《内经》《伤寒》《金匮》等经典的研究,着力阐发《本经》药物产生疗效的机理。钱塘人卢复系经14年的研究,最后辑成《神农本草经》,为现存之最早《神农本草经》辑本。清初学者张志聪,注重以经解经,对《素问》《本经》研究甚深。认为那种“但言某药治某病,某病须某药”的药书,“不参经义,不体物性”,只不过是介绍“药用”,而不是讨论“药性”,只有“知其性而用之,则用之有本,神变无方”[12]。其在《本草崇原》中多从药物生成、性味形色及与病因病机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药理,使药性学说更细腻。认为唐以前的一些著名方书才真正是按《本经》主治用药的,因此往往结合古方配伍来讲求药性理论。其后余杭人仲学辂编《本草崇原集说》,将学术见解近似的“尊经”派学者诸书药论集于一书,取《本草崇原》为纲,撷取《神农本草经读》《神农本草经经解》《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侣山堂类辩》《医学真传》诸书论药精义,间夹自己评论,进一步以经解经、以方解经,就《本经))释药性,从《本经》就药用,性实该用,用不离性[13]。清朝晚期有“越中耆宿”称号的“尊经”派学者山阴人周岩,著《本草思辨录》一书,认为中医的弊端,不在守旧而在弃旧,力倡深入研究中医经典及中医基本理论。认为“辨本草者,医学之始基”[14],提出必须以经为始,博思明辨。浙派本草学者提倡“尊经重典”,这对清代中医注重学习经典风气有一定导向作用。

浙派本草学者非常注重学术上的传承,常常开堂授徒。如清初张志聪,集同学友生及诸门弟子数十人,在侣山堂讲学,开中医教育民间授徒新形式。浙派本草学者还编著了不少入门本草,以便传授。如吴兴人潘旭《分经药性赋》、嘉善张希白《本草蒙求》、王翊《握灵本草》、山阴何廉臣《药学汇讲》《实验药物学》《药物学讲义》、瑞安陈虬《利济医药讲义》、嵊县邢钟翰《药用植物学讲义》、诸暨杨则民《药物概论》、王治华《药物学讲义》、山阴祝味菊《和汉医药实验录》等书,博而有要,深入浅出,更益于中医传承学习。

2.4 药用鲜清 从浙派本草学者本草著作中的用药特点看,非常注重因地制宜。根据浙江多山林、多水湿、多炎热的地理特点,喜选用质地轻清的鲜品药、生品药、香草药和药露及药汁治病,认为寒凉性鲜药品较干品偏凉偏润,气醇香烈之鲜药品较干品味浓力峻,药汁鲜纯,生津润燥之性强于干品又不滋腻,药露集药之精华,吸收见效快,倡导临床用药轻灵。认为清鲜药轻可去实,达三两拨千斤之效。如明代张景岳古方因阵:治一切劳瘵痰嗽,声哑不出,难治者,服之神效,用鲜竹衣、竹茹、鲜竹沥、麦冬、甘草、橘红、白茯苓、桔梗、杏仁七粒、鲜竹叶煎服[15]。清代时病论者,雷丰有治疗温病之三法,即清热保津法、凉解里热法、祛热宣窍法。其一清热保津法,方以连翘、天花粉、鲜石斛、鲜生地、麦冬、参叶等组成,其中鲜石解、鲜生地可保中下之阴,并具保津之功;其二凉解里热法,方以鲜芦根、大豆卷、生石膏、生甘草组成,治温热内积及暑温、冬温之证;其三祛热宣窍法,方以连翘、犀角、川贝、鲜菖蒲组成,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证,鲜菖蒲独具清营开窍之功[16]。浙派本草学者中以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鲜草品、生品、制露及药汁最盛,认为凡物之有质者,皆可取露,露乃物质之精华。其法始于大西洋,传入中国,大则用甑,小则用壶,皆可蒸取。金银露:乃忍冬藤花蒸取,鲜花蒸者香,干花者少逊,气芬郁而味甘,能开胃宽中、解毒消火,暑月以之代茶,饲小儿无疮毒,尤能散暑。薄荷露:鲜薄荷蒸取,气烈而味辛,能凉膈发汗,虚人不宜多服。米露:以新鲜白米,勿用陈久者,蒸取,色白气清,如莲花者,大补脾胃亏损,生肺金。全书共列姜露、椒露、骨皮露、藿香露、枇杷叶露等22味药露[9]8-10,并列有残茶汁、雨前茶汁、金锁银开汁、白毛藤汁、芦根汁、扶桑花汁、白菊根汁、藕汁、山海螺汁等70多味药汁,鲜药汁可单服或合酒服、合醋服、合米汤、合药服。这均是浙派中医本草学派的学术特色。

3 小结

浙江地区山泽川原资源丰富,为文化之邦,受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之影响,人才辈出,代有名流,文献著述,浩如烟海。其学者中医药知识渊博,熟谙传统文化,敢于开创新说,用药著书,实事求是,注重引经据典,注重中医传承,根据浙江的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用药清鲜轻灵,几千年来逐惭形成具有自身学术思想特色的传统药物学学术派别,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占有重要的地位。

[1]蒋乐平,王屹峰,郑建明,等.浙江发现早于河姆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八千年的“中药罐”令人称奇[N].中国文物报,2002-02-01(1).

[2]赵艳,朱建平,袁冰,等.基于考古发掘报告的中医药起源相关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4,55(16):1415-1417.

[3]马继兴.《桐君采药录》的著者 “桐君”[J].中医文献杂志,2005,23(2):1-4.

[4]赵九洲,杨娟.《范子计然》中的物产记载初探[J].农业考古杂志,2014(1):259-266.

[5]高少才,王志勇.《周易参同契》简析[J].陕西中医2009,30(4):485.

[6]尚志钧,林乾良,郑金生,等.历代中药文献精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537-553.

[7]陈藏器.本草拾遗[M].尚志钧,辑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

[8]沈括,苏轼.苏沈良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72-74.

[9]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闫志安,肖培新,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0]吴仪洛.本草从新[M].曲京峰,窦钦鸿,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

[11]张山雷.本草正义[M].程东旗,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6.

[12]张志聪.张志聪医学全书[M].郑林,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089.

[13]仲昴庭.本草崇原集说[M].孙多善,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

[14]周岩.本草思辨录[M].邹运国,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

[15]张景岳.张景岳医学全书[M].李志庸,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737.

[16]盛增秀,蔡定芳,施仁潮,等.温病名著精华[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346-348.

猜你喜欢

本草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中国本草学著作中有关梨的考论
《本草博物志》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三月节令本草之香椿 春来食春菜 齿颊绕余香
二月节令本草之韭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