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建华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经验

2018-01-13韩晋涛贾建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痰饮瘀血气血

韩晋涛 贾建华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2.湖州市中心医院 3.湖州市中医院

贾建华主任中医师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恶性肿瘤工作四十余年,治疗结直肠癌经验丰富,对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少肿瘤复发有着独到的见解。笔者曾经有幸跟随贾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贾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对结直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患者数约占成年恶性肿瘤患者的5%。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亦处于上升趋势,估计每年直肠癌的新发病例不少于10万[1]。目前针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化疗为主,但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毒副作用等方面,仍有不足。而中医中药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缓解毒副作用有着显著的功效[2]。

结直肠癌在中医病名可归属于“肠积”“积聚”“癥瘕”“肠覃”“肠风”“脏毒”“下痢”。《灵枢·水胀》云:“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肉乃生。其始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这些描述颇似结直肠癌腹内结块的表现。《诸病源候论》记述:“癥者,由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不消,聚结在内,染渐生长,块叚盘牢不移动者,是癥也。言其形状,可征验也。”[3]这些文献的记载说明,该病基本病机在于正气内虚,又与气滞、血瘀、痰结、湿聚、热毒等诸邪相互纠结,日久积滞,成有形之肿块。该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多因患者脾肾两虚,加之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正气亏虚,气滞血瘀,或水湿运化失调,聚而成痰,而痰饮内生,发于大肠而成肠积、癥瘕。该病初起时,多显邪盛而正气不衰之征,发病日久,则肿瘤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故示邪愈盛而正愈衰,因此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扶正贯穿始终,适时祛邪[4]。

贾师认为大肠主津,参与水液的代谢,而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因手术使结直肠的解剖形态发生改变,大肠的燥化作用受到影响,影响水液的代谢,使水液停聚,更易产生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而化疗等结直肠癌术后常用的治疗手段,会进一步伤津耗气损血,从而加重痰饮、瘀血诸症;而痰饮、瘀血日久,郁而化热,与癌毒相勾结,使病程愈发缠绵,加速疾病的发展,增加癌症复发与转移的风险。因此,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治疗中,主要采取补益脾肾、化痰祛瘀、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

2 结直肠癌的治则及治法

结直肠癌病总属正虚邪实、邪盛正衰的一类疾病,治疗总则是扶正祛邪、攻补皆施。贾师认为,结直肠癌术后的治疗应当结合患者体质、手术与放化疗情况、病灶的具体分期,采取灵活有效的治疗方案,并随着病情的发展,适时调整治法。因此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正气虚衰,应重在补脾益肾、补益气血;又要注重化痰祛瘀,减轻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对于机体的伤害,巩固补脾益肾的扶正功效。同时又要根据病情的变化,适时进行清热解毒治疗,降低结直肠癌复发与转移的风险。

2.1 补脾益肾 结直肠癌多为脾肾两虚之证,加之手术治疗,使脾肾愈衰。李东垣[5]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经络失养,正气虚衰而不能对抗诸邪。又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则水液停滞,聚而成痰。肾主水,肾气虚衰,则津液输布失司,进一步加聚痰饮的发生。因此,补脾益肾作为结直肠癌病术后治疗的基本原则,贯彻整个疾病治疗过程。

贾师常用党参、黄芪、白术、薏苡仁、仙灵脾、山药、女贞子、茯苓等药健脾益肾、扶助正气。如气血两虚者,加用当归、白芍、熟地等补血之品,气血双补;若血虚尤甚者,可再加用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正如叶天士[6]所言:“草木药饵,总属无情,不能治精血之惫,故无效,当以血肉充养。”如下利清谷、腰酸膝冷者,可加用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2.2 化痰祛瘀 结直肠癌的邪毒常有瘀血、痰饮、热毒之分,其中又以瘀血、痰饮为最。而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脾脏愈虚,脾气虚衰,则血不行,瘀血内生。如《血证论·吐血》所云:“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7]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使痰饮之邪更不易祛除,甚至令痰饮之邪更加壮大。痰饮为有形之邪,流注经脉或是脏腑,阻滞气机,妨碍血行,使瘀血进一步加重。瘀血、痰饮两者相互搏结,使疾病更加难以治疗。

贾师认为瘀血、痰饮两者为结直肠癌病中极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更是结直肠癌术后常见的病理变化,故化痰祛瘀也是结直肠癌术后治疗中常用的治法。贾师常用丹参、桃仁、牛膝、郁金、苏木等活血化瘀;半夏、瓜蒌、浙贝母等燥湿化痰,并同用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等利水渗湿,以达到祛除痰饮之邪的目的。如患者血瘀尤盛,可用水蛭、土鳖虫等破血祛瘀;如腹痛明显者,可加香附、郁金行气活血止痛。

2.3 清热解毒 结直肠癌病患,本脾肾两虚、痰瘀互结,邪盛而正衰。加之结直肠术后,使脾肾愈衰,瘀血、痰饮日久,郁而化热,与癌毒相勾结,易伤津耗气,迫血枉行;证见便中带血,里急后重,或大便干稀不调,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口苦,舌红或暗,苔黄腻,脉滑数。贾师认为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行清热解毒治疗不但能减轻患者症状,提升生存质量,更能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为结直肠癌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治疗措施。清热解毒常用南方红豆杉、白花蛇舌草、猫人参、猫爪草、土茯苓、藤梨根、半边莲等药,更可加用地龙、蜈蚣、蟾皮、蜂房等虫类药攻伐癌毒。有研究表明虫类药物对于癌细胞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8]。大便脓血黏液,泻下臭秽,为热毒炽盛之像,可加白头翁、败酱草、马齿笕以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如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为瘀血热毒内盛之征,可用牡丹皮、赤芍、白茅根、侧柏叶、槐花凉血泻火解毒。

3 验案举隅

患者杜某,女,44岁。初诊日期:2016年6月1日。因“大便形状变细、便中带血1个月”于2015年2月行肠镜检查,肠镜病理示:直肠癌。遂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直肠)结肠高-中分化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侵及肌层,标本两侧切缘阴性,周围淋巴结未见转移。免疫组化: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阴性、错配修复蛋白 1基因(mutl homolog 1 gene,MLH1)阳性、人类 MutS同源蛋白 2(human MutS homologue 2,MSH2)阳性、人类 MutS同源蛋白 6(human MutS homologue 6,MSH6)阳性、错配修复基因PMS2(mismatch repair endonuclease PMS2,PMS2)阳性。行“紫杉醇 300mg D1-5,顺铂140mg D1-5,氟尿嘧啶1.3g D1-5”方案化疗6个周期。患者诉乏力、畏寒、四肢冰冷、大便日解4~6次、便软不成形,舌淡、苔白腻、脉细。有慢性胃炎病史20余年。中医诊断为“癥瘕”,辨证属脾肾阳虚。治以健脾益肾、补血壮阳。方拟肉桂5g,阿胶9g,干姜3g,南方红豆杉6g,淫羊藿、土茯苓各20g,丹参、楤木各15g,炒白芍、干蟾皮、麦冬、淡萸肉、姜半夏、黄芪各10g,炒白术、山药、薏苡仁各30g,共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016年6月8日二诊,服上方后,患者诉大便成形,日解2次,乏力与畏寒症状亦较前缓解,仍有腹胀和不消化感。上方去黄芪、肉桂、干姜,加茯苓15g,化橘红、天冬、当归、焦神曲、苍术各10g,共14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2016年6月22日三诊,服上方后自觉症状缓解,但仍有四肢冰冷感,上方去姜半夏,加肉桂5g、干姜2g,共14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症状明显缓解,后门诊坚持口服中药治疗至今,随症加减,病情稳定。

按:贾师认为患者禀赋不足,体质偏于阳虚,加之手术与化疗损伤气血,使脾肾愈衰,气血不行,则痰瘀自生,故治疗过程中应当以白术、薏苡仁、淡萸肉、山药、麦冬补益脾肾;肉桂、干姜、淫羊藿温肾壮阳;阿胶、白芍、黄芪补益气血;姜半夏燥痰化湿;丹参、楤木活血化瘀;南方红豆杉、土茯苓、干蟾皮清热解毒抗癌。二诊时患者自觉腹胀,考虑到患者素有脾胃病,故去温肾壮阳益气的肉桂、干姜、黄芪,加茯苓、化橘红、天冬、当归、焦神曲、苍术化湿健脾养血。三诊患者无明显腹胀症状,但仍觉四肢冰冷,此为肾阳虚衰之症,故去姜半夏,予肉桂引火归元,干姜温阳驱寒。

4 结语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近年来结直肠癌有着较好的临床治愈率,经手术与放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在48%以上[9],而中医药治疗亦有其独到的功效。贾师根据四十余年的恶性肿瘤诊疗经验,认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应当结合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人体质、手术与放化疗情况,采取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具体而言就是以扶正祛邪为治则,以健脾益肾、化痰祛瘀、清热解毒为治法,改善患者症状,预防癌症的复发与转移,缓解毒副作用,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贾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痰饮瘀血气血
再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脾胃病从痰饮论治探源及经验
气血不足我来看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