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员获得感视角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思考

2018-01-12吴兆明姜敏凤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诊断与改进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吴兆明+姜敏凤

摘 要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一思想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与发展提供了指引方向。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改依然存在依赖评估模式现象、教师参与教学质量诊改意识不足、校园质量文化的培育还有待加强等问题。根据诊改实践分析,有效推进高职教学质量诊改需要从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获得感的角度,构建体系完备的学校教育教学综合信息分析平台,增强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可感知性,科学设计各层面诊改指标,完善目标链与标准链建设,基于全员获得感开展自我诊改与复核。

关键词 全员获得感;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9-0061-04

2015年2月,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0次会议中提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这一思想表明对任何公共政策或改革措施,既要客观上增进群众的利益,也要主观上获得群众的认同。“获得感”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主体论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和形象化表达;在理论逻辑上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高度统一,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1]。

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体制改革、招生规模大扩张、基础设施大建设,在取得了规模与基础发展成就的背景下,办学质量与内涵建设已成为发展的首要任务[2]。从2015年开始,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开始全面推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工作[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已成为国家教育层面关注的重点,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

人的“获得感”是一种良好的情感体验,是建立在人的实际利益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其内容可以量化和衡量。获得感思想为高职教育质量提升改革提供了一种可量化、可衡量的发展路径。教学诊改推进中,把握好教学质量诊改的主体和受益者,成为推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改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依赖评估现象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中,教育部先后启动两轮评估活动:2005年以规范管理为重点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以内涵建设为重点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评估”。两次评估都设定了“既定的、静态的”评估指标体系,侧重于办学基础条件的测量、学校的质量竞争力评价以及取得的师资队伍、实践场所、专业与课程等标志性建设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然而,教学评估对教学质量管理缺乏系统性与过程性的评价,特别是对动态的质量生成过程的指标关注不够[4];评估作用下形成的质量管理系统,其运作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行政指令,院校容易产生被动应付心理,质量管理容易出现时紧时松、上紧下松现象,持续改进动力不足等问题[5]。对诊改试点院校调研交流中发现,在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诊改工作过程中,部分院校未能真正从办学主体出发,依然存在较严重的评估情节、重诊改复核而轻诊改体系建设等现象。

(二)教师参与教学质量诊改意识不足

全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委员经贵宝教授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解读中,指出要从横向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主体)各自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教师作为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主体之一,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关键。如何增强教师参与诊改工作意识,持续提升师资水平是教学诊改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在诊改工作中,依然存在教师对教学质量诊改参与意识不强,甚至对诊改工作有抵触情绪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诊改工作推进的成效。而教师自身也难以从教学诊改体系中真正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不利于教师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发展,从而不利于学校师资能力的持续提升。这违背了教学质量诊改强调通过自我诊断,实现持续改进提升的初衷。

(三)学生融入不足

诊改的主体是质量的直接创造者,包括管理方、举办方、实施方与成才方。教学诊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学校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落实主体责任,以创新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体和关键是成才方——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在教学诊改推进过程中,学生层的质量提升需要学生的全面参与。而在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诊改过程中,主要还是以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作为主体出发,而学生作为质量主体,融入意识还不够,还未能真正感受到质量管理与提升对其的影响,未能融入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全过程。

二、获得感在高职院校诊改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参与教学诊改工作的内生驱动力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突出强化教学质量过程性管理,由传统的静态数据管理上升到教学过程动态数据采集与数据分析的过程性管理,突破传统的结果考核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管理,转变为基于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过程管理的质量管理机制。要实现这一转变,就需要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过程中,切身感受到诊改带来的收益,以此激发其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内生驱动力。

(二)打破质量管理暗箱,实现问题精准定位

教育部诊改指导方案中提出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提升需要通过自我质量诊断,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提升质量,真正从人的获得感出发,实现教学质量问题的精准定位。

(三)有利于教学质量螺旋式持续性提升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任杨应崧教授指出诊断与改进的“8字型”螺旋模型,建立“自定目标、自立标准、自主实施、自我诊断与改进”的自主螺旋循环提升保证体系。自主意识更强调的是质量主体意识,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都是学校的质量主体,教学质量改进需要真正落实到质量主体上。这一过程体现在质量主体的获得感上,能通过自定目标和标准要求,自主实施,进行自主诊改,自我感受到教学质量实施中的问题,自我提出改进的策略并加以实施,通过改进实现质量提升,实现学校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目的。endprint

三、基于获得感视角分析高职院校教学改进工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3所中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改试点单位之一。以下结合学校诊改实际工作,从职业院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主体出发,基于获得感视角分析教学质量诊改工作的推进。

(一)职业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获得感

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中提出要从学校层、教师层、专业层、师资层、学生层五个层面,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从学校层的角度分析,学校非教学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科技产业处等行政职能部门,以及院系中既担任教学工作又承担行政工作的教学管理者,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为学校正常教学运行服务,在教学质量管理提升中,使他们感受到获得感,对学校教学质量诊改工作顺利推进尤为重要。

以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为例,作为院系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在传统的考核过程中,多以结果性量化指标为主,对教学过程中的质量评价难以准确量化,因此,在学期末的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中,难以真正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学校作为首批诊改试点院校之一,在质量保证体系设计中,以课堂教学过程性管理作为重要的突破口,将教师教学评价的考核分为日常教学管理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教学督导及同行听课评价等三方面。通过日常动态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整理,按照相应权重及计算规则,得出评价结果,这种基于量化的日常数据分析,得到量化的评价结果,一方面使教师教学评价更科学、更公正、更公开;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更容易掌握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利于分析问题,找到改进策略。此举对于教学评价管理部门管理者而言,将更容易开展教学评价与管理工作,从疲于解决传统的责任不清、相互摆脱等烦恼中解放出来,将精力用于其他提升教学管理效益的工作上,从而感受到教学诊改过程中的获得感。

(二)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获得感

对于专业教师的发展,按照发展目标和建设标准要求,设定总体目标,分项目标,不同目标对应不同标准要求。以职称晋升为例,从讲师晋升到副教授,副教授是目标,副教授的标准包括科研要求、教研要求、其他教学管理工作要求等具体的指标,且有量化要求。除此之外,对于职称晋升有竞争性指标要求,则需要以目标要求为基准,择优晋升。鉴于此,学校根据数据化信息平台,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以及自身发展过程中成果数据分门别类地实时采集进系统,从而实现为教师进行整体“画像”,教师在系统中可以查询自身整体发展情况,同时可以通过系统数据分析,进行自我纵向发展比较以及与其他教师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发现自身问题,找到改进与提升的方向。

(三)职业院校学生的获得感

诊改工作核心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产出,学生是主体。因此,在诊改过程中,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更具有现实意义。学生的获得感可以从客观获得感和主观获得感两方面來实现。客观获得感方面,教师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职能部门服务得到改进,学生获得更好的专业教学和综合素质提升教育,获得更好的校园环境等。主观获得感方面,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成长成才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我们重点关注学生过程性的管理与发展,根据目标和标准建设要求,以信息化系统平台为载体,以日常数据采集为依据,将日常学习过程的数据实时输入系统,或者从其他子系统中采集到学生管理系统中,系统根据相关信息设定权重值、指标计算公式等,对学生进行整体“画像”,分析学生所得学分绩分、素质绩分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就可以通过该整体“画像”掌握自己与目标的差距,获知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与加强,从而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主动了解自身的不足,同时根据数据平台,可以横向了解与优秀同学之间的差距,从而形成主观改进意识。

四、基于全员获得感视角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改建议

(一)构建体系完备的学校教育教学综合信息分析平台

为提高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要求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7]。信息化系统建设是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重要基础,信息化也是顺利推进诊改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在系统整体架构中,既要基于五纵五横总体构建思想,满足教学质量诊改整体推进要求;更要从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主体的获得感出发,重视各系统的应用主体的使用感知、效果感知、交互感知,在整体架构上把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分系统的关联等。同时,各子系统与综合系统间需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与系统集成。不同层面梳理各自我诊断质控点,质控点的数据能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且与总的信息分析平台数据能实时共享。以此一方面增强全员应用系统的积极性,保证动态数据的实施采集,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全员参与系统改进,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二)增强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的可感知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获得感是要“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要实现预期成效,同样也需要让诊改工作成效看得见,摸得着。首先诊改方案体系构建中需要制定可预期的获得感目标,目标要清晰,既要有总的战略目标,还应有具体的分阶段的战术目标;根据设立标准目标,既体现标准要求,又有具体可实施的标准内容;实施过程、自我诊断与改进做到全员参与,能够感知实施与成效,真正将获得感融入到诊改方案全过程中。

(三)科学设计各层面诊改指标

教学诊断与改进理念重在突出质量主体意识,需要打破传统评估思维模式,变被动评价为主动自我诊改,强调自我诊断,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提出改进策略。因此,在进行各层面自我诊改的质控诊改指标体系设计中,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从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管理提升获得感出发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各质控诊改指标反映质量提升的意义,是一种有利于提升质量的有效指标,而不仅仅只是应付考核与评估的被动诊改,从而形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

(四)完善目标链与标准链建设endprint

教學质量诊断与改进体系构建中,首先需要从学校各层面设置完备的建设目标体系,如学校总体战略目标,“十三五”建设目标,院系、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目标;其次是基于目标建立建设标准体系,各级目标对应相应的建设标准;再次是基于目标和标准,建立各层级的重点任务体系。在构建目标链和标准链体系中,包括重点任务体系,需要从教师、学校管理者、学生的获得感出发,在设定各自发展目标和与之对应的建设标准中,综合考虑全员的自我发展需求,将客观要求与主观动力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

(五)开展自我诊改与复核

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是基于信息化基础,建立适合自身院校质量提升发展的质量诊断体系和质量保证运行机制,质量提升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进行。教学主管部门对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评价是通过对其诊改复核进行,复核的结果分为“有效”“异常”“待改进”,这种复核突破了传统行政性考核与评估容易形成的被动式改进,起到了教练员的作用。诊改复核强调学校要自身设定目标和标准,自行构建诊断指标,自我进行诊断,形成一种自我质量管理与提升的内在基因。因此,在进行自我诊改的时候,需要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开展自我诊改,每一项自我诊断的指标都能反映自我发展的意义,能让教师、学生、管理者都能够感受到诊断对自身的意义,从而更愿意也会更真实地进行基于获得感的自我诊断,最后针对自我剖析和自我诊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精准定位,找到原因和解决策略。

参 考 文 献

[1]刘继青.基于“获得感”思想的教育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7(1):1-8.

[2][4]姜敏凤,刘一览.“评估”到“诊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变迁[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3.

[3]刘海.教学诊断与改进:职业院校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19-23.

[5]杨应崧.教学质量要“医院体检”,更要“自我保健”[N].中国教育报,2015-10-29(9).

[6]袁洪志.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主体责任需落实[N].中国教育报,2016-01-12(5).

[7]周俊. 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35-38.

Abstract "Let the masses gain more sense of acquisition" provides the consensus cognition and practical methodology for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t present, problems exist in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Wu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it is found that, for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complete integrated school education information analysis platform, enhance the perceptibility of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for teaching quality, scientifically design the indexes of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at each layer,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target chain and standard chain, and launch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as well as re-examining based on all staff sense of acquisition.

Key words all staff sense of acquisition; teaching quality;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uthor Wu Zhaoming, lecturer of Wu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uxi 214121);Jiang Minfeng, professor of Wu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endprint

猜你喜欢

诊断与改进教学质量高职院校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诊断与改进:职业学校提升质量的内生动力
中职校内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初探
浅析中职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