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贯通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12姜义林白坤海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29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化课程体系

姜义林+白坤海

摘 要 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目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各个层次的自身体系相对完整,但层次之间的关联、接续还不够。系统设计“贯通培养”课程体系、探索“结构化”课程构建的方法与实现途径、建立能促进课程衔接的有效机制,既是健全职业教育接续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 贯通培养;课程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9-0028-04

一、研究背景

为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013年山东省启动“3+2”和“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项目,试点单位包括中职学校16所、高职院校20所、本科高校18所。分段培养打开了职教向上不能贯通的“天花板”,搭建起“上下连贯,左右互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至2016年,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高专院校51所、衔接本科高校28所,共计111个专业点,培养规模达到6080人。

到2020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中心任務。《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健全职业教育接续培养制度”,要求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深入一步,更好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上做突破。

二、现行“贯通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个层次本身自成体系且相对完整,但它们之间的关联和接续不够。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衔接主要涉及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能力结构和课程体系四个方面的对接,其中,课程体系衔接是核心和关键[1]。而在构建“贯通培养”课程体系时,普遍存在简单地将课程衔接理解为知识上的准备和技能上的延伸,将本科、高职和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进行简单叠加,或者将低层次学段学习作为高层次学段学习的“预科”阶段,使职业教育出现回归学术化的状态。目前,职业教育“贯通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存在两种误区。

(一)按“加减法”模式设计课程体系

“加减法”模式,即把现有的高职课程体系与本科和中职课程体系进行对照,对重复部分进行合并或删减,对不足部分进行补充,形成“贯通培养”专业的课程体系。目前国内有多种加减法模式拓宽中职、高职、本科衔接渠道。如五年一贯制、“三二”连读、对口培养、“3+4”和“3+2”分段贯通培养等。其中,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接续培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加减法”模式是层次间课程体系的简单叠加与合并,是在各层次职业教育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根据“贯通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不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按“培养层次”设计课程体系

按“培养层次”设计指根据“贯通培养”专业的最终培养层次来设计课程体系。如“3+2”分段贯通培养专业是实现本科层次的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本是以原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为基础,简单将部分本科课程下移到高职阶段,或将部分课程按难度分解到高职和本科阶段分别开设。按“培养层次”设计课程体系,体现不出“贯通培养”项目改革的特色,且容易导致开设课程的理论知识讲授、实践技能培养、方法能力提升等各方面均低于原专业要求,阻碍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构建新“贯通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贯通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应强调“整体设计、系统培养和贯通实施”,能有效地促进各层次间的课程衔接,推进课程体系的“结构化、模块化和项目化”。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主线,通过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各层次间在培养目标上的延续与衔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

(一)职业教育各层次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淄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对人才层次的递进需求,按照贯通培养原则,通过广泛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三种层次人才培养要求与内涵设计,详见表1。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的重点是使学习者获得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技能,具有中等复杂程度的专业技能,对理论知识要求相对较低,课程设计以基本素养和基本技能模块课程为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复杂程度相对较高,要求理论知识达到一定水平,课程设置以技术技能模块课程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对理论知识有较高要求,更强调技术技能开发的训练,课程以技术学科课程和技术能力课程为主。

表1 应用型人才能力类型分析

层次 人才类型 专业技能 知识结构 专业胜任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 经验知识为主 简单容易、容易替代

高等职业教育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熟练运用所学技能 基础技术知识、经验知识为主 较简单、可替代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技术应用型人才 能将技术转化应用 专业知识宽泛、学科知识多样 较复杂、难替代

(二)职业教育各层次培养目标的衔接

“贯通”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实现有效的、全方位的、系统性的衔接。培养目标的衔接是中职、高职与本科衔接的起点和重要环节,而培养目标衔接的最终落脚点是在课程体系衔接上[2]。目前,职业教育层次之间的培养目标衔接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纵向延伸模式。学生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学习相同或相近的职业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但前一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要低于后一阶段。所以,从低一级的职业教育到高一级的职业教育衔接意味着在相近的职业范围内能力的提高和级别的提升。endprint

二是横向扩展模式。学生通过继续学习获得的职业能力范围的拓展,即前一阶段的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不一定比后一阶段所获得的层次低,只不过是两者范围有所不同。因此,该模式下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的连贯性要求不是太强,学生继续学习所得到的是职业技能范围上的拓展,而不是同一职业范围内技能水平的提高。

三是横纵延伸扩展模式。学生从低一级职业教育向高一级职业教育的晋升,不仅体现在知识技能的提升,还体现在专业技能范围的拓展,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循环提升,这种模式是对前两种模式的综合,也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三)“贯通培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首先涉及的是其形成的路径问题,即按照什么思路与步骤形成课程体系和建设课程。构建课程的横纵衔接体系,首先要解构传统的以“知识累积”为特征的课程设置模式,采取以“能力累积”为特征的课程模式,根据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能力递进的顺序逐步展开课程[3]。

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实现,能力本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桥梁,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详见图1。“结构化”课程体系构建就是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将分阶段的职业能力课程,按不同层次组建成“结构化”模块。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之间的接续培养越来越重要,并且各类人才与各层人才之间(纵与横)又有交叉和重叠,从而形成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不同系列甚至三个系列人才成“阶梯状”。从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图(见图2)可以看出,三个系列之间只是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上存在差异,通过衔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从低一类向高一类转化[4]。

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承担山东省五年一贯制和“3+2”分段贯通培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过程中,按照“一体化设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原则,建立专业能力模型,详见图3。以“能力模块”和“知识模块”为主线,构建了“分阶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结构化”课程体系,形成中职、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在培养目标方面的延续与衔接,构成学生“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上升学习过程。

(四)“贯通培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的实践体系设计重点是使学习者获得专业基本技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层次强调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并有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更强调技术技能开发的训练。

学校“3+2”高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专业按五年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2.5+0.5+1.5+0.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顶岗实习分成两部分,高职阶段半年顶岗实习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和升学的两种需要,本科阶段的半年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同步进行。构建由基本技能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三个模块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从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再到综合层次应用逐级递进,多层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在技能专项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有机结合,构建以课程教学设计为基础、以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养成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能力递进”式“贯通培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五)“贯通培养”课程设计

1.“结构化”课程设计

学校根據“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顶层设计和“正向设计、逆向建设”理念,建设“成体系、可拆分”的“结构化”课程。课程的架构分为课程、模块、任务和知识点四个层次。在对原课程体系进行解构的基础上,拆解出涵盖课程全部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技能点);按照学习渐进的要求将相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组成教学任务,多个教学任务组成课程模块,所有课程模块体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按照分层建设的思路,系统设计课程、模块(学习包)、积件(微课)、颗粒化资源,逆序搭建结构化课程,实现创意、优化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学校《电机控制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分层设计,共建设了1500条多种媒体形式的素材级资源,按照知识点(技能点)搭建了“空气开关的应用”等60个积件级资源,构建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等10个模块级教学任务,建设了“课程标准”等5个课程级资源。

2.课程标准制定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内外贯通,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贯通培养”专业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把岗位工作过程作为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依据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操作规范、技术要求与职业道德准则,实施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所完成的工作任务,需要达到的职业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技能要求[5]。《可编程控制器》是学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标准设计过程中,通过逐层分析每条职业能力对知识、技能学习水平的要求,形成课程内容逐层推进技术路径,降低了不同层次间课程内容重复现象。《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标准设计如表2所示。

四、实施成效

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实施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中职、高职、本科有效衔接、一体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学校设有“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本科专业、五年一贯制专业、与中职学校联合进行“三二分段”培养专业、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专业等,初步形成了中职、高职、本科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学校牵头开发了山东省1个中专专业、3个五年制一贯制专业、7个高职专业、4个“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指导方案,形成了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学校在山东省教育厅“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评估中获优秀等级;分段贯通培养专升本转段率达到98%以上,学生在全国和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屡获大奖。endprint

參 考 文 献

[1][2]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徐国庆.课程衔接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87-191.

[4]董显辉.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5]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69-73.

Abstract To form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y 2020 is the policy objective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present, each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a is relatively complete, but the connection and continuity among levels are not enough. Designing the "run-through cultivation" curriculum system, exploring the way to construct "structured" curriculum, and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promoting curriculum cohesion, are the key link to improv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run-through cultivation, and ar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to build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run-through cultivation; course system;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uctured

Author Jiang Yilin, professor of Zibo Vocational College (Zibo 255314); Bai Kunha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Zibo Vocational College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化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