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格声乐室内乐创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12杨永泽孙冬冬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领唱女声室内乐

杨永泽 孙冬冬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中国风格声乐室内乐创作的探索与实践

杨永泽 孙冬冬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我国近年来中国风格声乐室内乐的创作还比较贫乏,跟不上时代和人们的需求,本文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针对中国风格声乐室内乐写作的有关题材选择、形式安排、风格处理、艺术手法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逐一探索,以期达到总结经验和同行及专家相互交流从而推动这项事业在全国普及推广的目的。

声乐室内乐;风格处理;艺术手法

声乐室内乐是指除大合唱以外的各种声乐组合,其中包括:女声小合唱、男声小合唱、男女声领唱与合唱、男女声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重唱,以及无伴奏男女声小合唱等各种组合样式,统称为声乐室内乐。这些组合样式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又因其人数少而便于进行艺术实践,因此在国内众多的专业及业余声乐组合的团体中需要大量的这一题材的高质量的作品,同时音乐艺术院校中声乐室内乐的教学也需要此类作品作为教材。然而这些组合样式的中国风格作品目前在国内公开的出版物中却很少见到,更没有教材出版发行。近年来,吉林艺术学院作曲系的师生为这一体裁写作了许多作品,由吉林艺术学院作曲系教授杨永泽和声乐系副主任孙冬冬教授联合开展了声乐室内乐创作和表演的探索与实践,并于2016年12月13日在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厅演出了声乐室内乐原创作品音乐会,得到了专家和听众的一致好评。在2016年底,女声小合唱组参加吉林省创新创业声乐大赛和香港国际声乐大赛演唱的两首作品《东北风》和《祖国在我们心中》均获得一等奖。

一、题材选择

笔者从题材上注重选择那些突出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主题。例如: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伟大祖国的《祖国在我们心中》;歌颂在抗震救灾中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人民子弟兵的《橄榄绿》;歌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江南地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景象的《江南春来早》;讴歌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传统,赞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英雄豪杰的《数风流人物》;歌颂党领导子弟兵和人民群众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万众一心》;歌颂在大地震灾难中牺牲自己保护孩子的伟大母爱精神的《亲爱的宝贝》;根据唐诗宋词改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声声慢》《无题》《鹊桥仙》《浔阳江》;表现当代青年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波涛汹涌》等等。这些题材的写作通过演唱实践本身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传播过程中更是起到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谱例1 《江南春来早》

谱例2 《数风流人物》

谱例3 《橄榄绿》

谱例4 女声小合唱《祖国在我们心中》A乐段主题乐句

谱例5 《祖国在我们心中》A乐段第二乐句

谱例6 《祖国在我们心中》A乐段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

谱例7 《祖国在我们心中》B乐段主题

谱例8 女声小合唱《东北风》中段

二、形式安排

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组合形式,以增强艺术感染力。例如,在创作女声小合唱作品时就要突出女性的特点,因此笔者将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成女声小合唱,表现了江南女性委婉细腻、柔美抒情的特点;将东北民歌《东北风》和《摇篮曲》改编成女声小合唱,表现北方地区女性活泼欢快、幽默乐观以及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气质等等。又如,在写作《数风流人物》时,为了表现回顾历史时的厚重感则采用男中音领唱与女声小合唱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再如,在为徐志摩《雪花的快乐》谱曲时,考虑到诗中以男主人公为第一人称,用拟人化的手法表达对爱情的向往,所以采用了男高音与女声小合唱结合的组合形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风格处理

在风格处理上,第一要强调民族和地方特色,例如:表现东北地区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喜悦庆祝的女声小合唱《东北风》;表现蒙古族人民思乡情绪的女声小合唱《鸿雁》;表现江南风土人情的女声小合唱《茉莉花》等等。第二要体现出高品位和艺术性较强的高雅气质,例如:在民歌主题改编中运用了一些离调和转调的手法,使原民歌的旋律更加丰富和新颖,从而深化其表现内容。另外有一些曲目采用了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例如女高音领唱与合唱《海风 你吹吧》;男高音领唱与合唱《雪花的快乐》;无伴奏女声小合唱《曙光照耀》以及男中音领唱与合唱《数风流人物》等。这些作品的歌词更加诗意化,旋律及多声部的手法更加复杂,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可以在普及高雅音乐、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艺术手法

有关声乐室内乐写作的艺术手法的论述是本文的主要部分。(由于在创作过程中,声乐室内乐主旋律和多声部伴唱以及钢琴伴奏是同时构思的,因此笔者在大部分相关内容的论述中,将对上述几方面一并给以阐述。)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声乐室内乐创作的艺术手法分别加以论述和说明。

1. 主题的五声性特点

除民歌主题改编的作品外,在创作歌曲的过程中,笔者在构思主题及其旋律发展时也采用了五声性的特点,以突出中国风格而使听众感到亲切,从而使作品更能引起共鸣。

谱例1《江南春来早》是采用江苏民歌《茉莉花》的主题发展而成,因此五声性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谱例2《数风流人物》用男中音深沉厚重的音色以五声调式以及模进的手法表现主人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回顾。

谱例3《橄榄绿》是以五声调式为骨架音的六声调式(加变宫音),用民族唱法的女高音表达地震灾区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感激和热爱。

2. 主题发展的统一性

音乐主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在保持同一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当音乐主题呈示以后,要用严格重复、变化重复、模进重复、转调重复、再现等各种手法对主题加以巩固强调乃至回顾,给人以深刻的烙印,从而避免主题发展过程中的散乱无序给人带来的“听觉疲劳”。在声乐室内乐创作中也要遵循这一主题发展统一性的要求。

谱例4中主题乐句包括两个乐节,第一个乐节是以五声调式风格的级进上行和级进下行、并在以八分音符为主的平稳节奏上呈示出来的,第二个乐节是变尾重复,F宫调式。在后面的发展中笔者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多次的变化重复,使这一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强调。

谱例5是主题的上三度和上二度的自由模进。

谱例6中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是主题的上六度和上四度的自由模进。

谱例7中B乐段在下属降B宫调式上出现了新主题,第三和第四乐句“这就是我的祖国……”又在此调式上重复了A乐段这一主题。

A1段又将主题转回F宫调式再现,这一主题在整首作品中重复了十几次,给听众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3. 和声及调式调性手法

声乐室内乐属于高雅音乐范畴,在创作中要体现其艺术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其中和声及调式调性的变化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笔者在创作过程中多次运用了一级关系调离调与转调、同主音大小调转调、远关系调转调、和声的意外进行等一系列手法,使之在突出戏剧性张力的同时又富有新意,避免了音乐语言的平淡和陈旧。

谱例9 男高音领唱与小合唱《雪花的快乐》

谱例10 女高音与小合唱《海风 你吹吧》

谱例11 男中音领唱与小合唱《数风流人物》B段开始

谱例12 《数风流人物》B段结尾

谱例13 女声小合唱《茉莉花》B段

谱例14 女声小合唱《茉莉花》A1段

谱例16《数风流人物》

谱例8中段采用东北民歌《摇篮曲》的主题素材发展而成,由A乐段的D徵调式转向G徵调式,再现段回到D徵调式。此例采用了一级关系调的转调手法。可以说,同主音大小调的转调也是笔者常用的一种手法。

谱例9由D大调转向d小调,大调表现阳刚明朗的气质,小调表现柔美细腻的特点,加强了音乐的对比,丰富了表现力。

谱例10从降A大调转向降a小调的转调,表现人们在沐浴海风时既亢奋激动又温馨惬意的心情。

谱例11采用了远关系调等音转调的手法,将主题从g小调转向D大调,突出了戏剧性的对比,加强了感染力。

谱例12采用了远关系调突然转调的手法,由D大调转向C大调,伴随着音区的提高将乐曲推向高潮,引出C段主题。

谱例13从降B宫调式转向D宫调式。

谱例14再现时又转回降E宫系统的B徵调式,这种远关系的多次转调的手法给乐曲的发展增加了新鲜感和动力性。

除转调外,和声的意外进行也是加强音乐戏剧性张力的有效手法,这种手法经常结合低音的半音进行展开。

谱例15的和声进行中低音的♭G—♮D—♭D 音上建立的和声都是临时组合,是由于半音进行的需要而形成的用传统和声无法解释的和声,但是恰恰是这类“意外进行”所形成的和声音响能够给乐曲带来新鲜感和动力性。

谱例16的和声进行中低音的♮E —♯F音上建立的和声都是由于半音进行的需要临时组合,这种“意外进行”突出了作品的戏剧性张力。

4. 复调音乐手法

在声乐室内乐写作当中,只有主调音乐织体(即主旋律加和声音型伴奏)不仅不足以表现高雅的审美趣味,更不足以表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因此复调音乐织体在这一体裁的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复调音乐织体包括严格模仿、自由模仿、衬腔式复调、对比复调等形式。

谱例17用男声领唱、女声小合唱两个声部的严格模仿复调织体表现对主人公呼唤的回应。

谱例18用女高音领唱、女声小合唱三个声部自由模仿的织体表现一领众合、交相辉映的意境。

谱例19中女声小合唱用三个声部的衬腔式复调织体,对主旋律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效果,表现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赞美之情。

谱例20在第25小节高潮部分小合唱采用了三个声部对比复调织体,体现了动静结合互为补充的效果,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

5. 织体层次的增减变化

声乐室内乐是以多声部音乐的形态为主的体裁样式,在音乐发展过程中,应运用声部层次增减的手法使其在音响的厚薄上体现出起伏跌宕,这种方法是使音乐充满张力和戏剧性的手段之一。

谱例9和谱例17《雪花的快乐》女声小合唱三个声部采用依次进入的手法,使织体逐渐加厚,音量不断增强,从而引出高潮部分。

谱例21在25小节处以声部减少的方式使音量减弱,再依次进入并推向高潮。

6. 结构的创新突破

在用民歌主题改编为声乐室内乐作品时,往往需要打破原民歌的结构而加以重新安排,而民歌大多是乐段体,缺少对比和张力,因此增加戏剧性的对比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改编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就将原来的主题在中间部变成快板,并用远关系转调的手法将其发展,使原来中速的单一乐段变成快—慢—快的三部性结构,在抒情委婉的同时又加入了活泼欢快的情绪,从而大大丰富了原民歌的表现力。

在对表现思乡情绪的内蒙民歌《鸿雁》进行改编时,中段将主题变为6/8节奏的小快板,表现了人们在幻想中回到家乡时的喜悦心情,再现时则将主题转回4/4拍慢板节奏,同时将主题提高大二度演唱,将对家乡的赞美和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对原民歌的情绪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目前,在全国专业团体和音乐艺术院校以及业余爱好者们中间,各类声乐组合形式方兴未艾,人们对声乐室内乐作品的需求也很迫切。但是,这个领域的创作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笔者撰写此论文是对多年创作经验的一次总结,声乐室内乐创作既有和其它声乐艺术形式相同的规律,也有其本身的特点,笔者希望此文章能对此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由于笔者的学识和经验有限,在艺术创作和理论总结时难免有缺点和不足,希望专家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谱例17 《雪花的快乐》

谱例18 《海风 你吹吧》

谱例19 女高音领唱与小合唱《江南春来早》

谱例20 女高音领唱与小合唱《橄榄绿》

谱例21 无伴奏女声小合唱《曙光照耀》

[1]樊祖荫.歌曲写作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苏夏.小型乐曲写作读本[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4]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沙汉昆.旋律写作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Style Vocal Chamber Music

YANG Yong-ze SUN Dong-dong
(Jil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Changchun 130021,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style vocal chamber music is still relatively poor and cannot keep up with the time and people's need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my own creative practice, it aims at exploring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matter, form arrangement and style of Chinese vocal chamber music writing, artistic techniqu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ssue one by one. The purpose is to summarize experience, to communicate with peers and experts, so a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is cause nationwide.

vocal chamber music; style processing; art technique

孙佳宾)

J614

A

CN22-1285(2017)004-009-06

10.13867/j.cnki.1674-5442.2017.06.01

本文系2016年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一般课题“作曲与女声小合唱互动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GJX2016D94)研究成果。

杨永泽(1955- ),男,吉林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作曲、音乐作品分析教学与研究。孙冬冬(1979- ),女,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声乐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与声乐理论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领唱女声室内乐
新年新春新开头(领唱与合唱)
献辞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呢喃(古风,女声)
爱在山水间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圆满落幕
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小号的演奏和室内乐发展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