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感知行为对公共舆论的影响
2018-01-11余岩波
余岩波
摘要:对个体感知行为在公共舆论形成中的影响进行阐明、分析和探索是本文唯一的问题意识。首先,孤立的恐惧感促使人们有了发觉舆论的能力,其次,舆论体现了在社会共识和个体的倾向及信仰之间作出合适宜的表现,它如魔法帽,将人的天性和社会性收纳于一体。再次,参与的存在感促成了舆论的形成,将个体意见的总和转变为公共舆论。通过对公共舆论中的个体感知行为的研究,不仅明辨了个体舆论感知行为本身、清晰的区分了理智表达和扭曲表达、厘清了舆论生成的成分、剔除了舆论的杂质、让舆论本身的机理显现了出来,而且为研究舆论、引导舆论、掌控舆情清扫道路,并试图挖掘舆论的本质,追寻真实的足迹。
关键词:意见气候;恐惧感;妥协;舆论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8122 (2018) 10 -0047 -03
个体感知行为在公共舆论的聚集、变化、生成及对社会控制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个体感知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追溯到舆论的源头活水,观测到舆论形成过程的重要节点,摈弃掉舆论的洪流杂质,让舆论本身的机理显现出来,为研究舆论、引导舆论、掌控舆情清扫道路。因此,本文唯一的问题意识是对散见于整个舆论研究过程的个体感知行为进行阐明和分析。
一、舆论初始阶段:孤立的恐惧感促使个体发觉舆论
德国著名舆论研究学者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书中第一章,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设部分中,通过观察1965年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与社会民主党的竞选,认为谈论和沉默决定了意见气候,而且发现意见气候是持续动态的。它根源于:个体在公共舆论面前的表现迥然不同,占据胜利的人“会大声而且非常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失利一方的人的表现比实际情况还要微弱,且不断出现“最后一刻的跟风者”涌入获胜方的人潮。“买东西买成杂货铺”“抢盐抢成小盐商”就是个体在接收到外界的舆情气候后,对信息未加甄别,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驱使下作出的直觉性行为。
可见,“微弱”和“跟风”是个体感知到舆论后最易作出的第一反应,这个反应成立的预设性前提条件是: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构成一个人本性本质的核心要素。但是人们在面临意见气候时,为什么要不断的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呢?在继续观察和分析了1972年的大选后,诺依曼解释了这种现象,即每个人都希望站在胜利者的那一边,属于胜利的一方。事实上,在各种不同场合的举手表决和少数服从多数的议题性决定均属此类行为,它反应出个体在公开的舆论环境中常用的举动。
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站在“胜利”的队伍中,通过对意见气候状况的监测,他认为源自被孤立的恐惧感,因为孤立比犯错更让人害怕。孤立是自己不被认同的表现,“这些表现就像是在他们的身边画了一个隔离圈一样”[1],而作为社会性特征十分突出、以社区和群体为生存单位的个人,是不会让自己深处孤立无援的“隔离圈”的。因此,当个体感知在公共舆论氛围中一旦触及孤立恐惧,就会选择沉默。个体意见气候敏锐的发觉能力,常常让不同的人会结伴组团并与大多数人为伍,以此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不占人数优势和意见优势的个体中,会有人不断地用保持沉默的方式隐匿或吞咽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发舆论螺旋的循环和转动。
如2018年9月24日发生在上海的某明星家庭纠纷事件中,在各大自媒体端,众口一词的支持女明星的肢体冲突行为,且不乏褒扬甚至鼓动之词,至于缘何发生此事,事件的原委是什么,已被抛弃,即使是那些愿意独立思考并想做出独立判断的人,也会因为信息的不平衡,而难以在了解事情全貌的基础上,做出理性、公正的判断和判断。人们更愿意以围观者的角色,在法不责众的惯性作用下,在那些支持的留言上方点赞,如果有别样的异质声音出现,一方面会有被同质信息覆盖或淹没的可能,因为同质信息正流行;另一方面就会坚定的同质信息持有者,群追甚至人肉搜索,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持有的信息同质,同質信息已经形成了公共舆论的主流意见气候。在对公共舆论进行风险评估后,个体发觉自己势单力薄,身处孤立境地,便会顺势调整,公共舆论的螺旋就会转动。
因此,孤立的恐惧感促使人们对舆论有十分敏捷的感知能力,同时说明个体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通过对周围舆论环境的感知,发觉舆论,与大多数人站在一起.引发优势意见的扩展和劣势意见的沉默,使得公共舆论表达的过程成为螺旋式扩张的过程。
二、舆论聚集阶段:匿名的魔法帽引发了识别舆论的行为
舆论螺旋的启动和扩张总是建立在具体的舆论事件基础之上的,它促逼无形而又空洞的舆论在自发的群体中会变得有血有肉,就如同皇帝的新装是出现在特定的场合中,身着新装的皇帝、繁华的街市、围观的人群、成年人的缄默、孩子的错愕、惊呼……
不论是围观、缄默还是惊呼都是人们辨识了眼眉之下的舆论事件后作出的应对行为,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源是公共舆论的核心关切点,在对公共意见概念的丛林进行梳理后,诺依曼在认可并强调了让一雅克·卢梭的观点。
卢梭将人的特性分为两种:一是人的天性,它是人真实的需求、兴趣或偏好;另一种特性是,自我在公共态度的奴役下形成的倾向。而第二特性,是奠基于人们“享受周围环境中的有利评价”而形成的行为,通过对人的特性的分析,可以识别公共意见的面貌。妥协,就是个人被迫寻找一条中间路线、被迫受“舆论的支配”,而只有依赖于自己的本心和周围公共舆论的意见,学会将两种因素平衡起来、相互适应,当两者发生矛盾,又能抉择出一方对另一方更具优先权时,人们在公共舆论中才会有合适宜的表现,合适宜就是人们识别舆论,且能采取适当行为的表现,它如魔法帽一般,将人的天性和社会性收纳于一体,只有戴着魔法帽的人们,才会在同一个舆论圈中共同跳舞。尽管他们对舆论的初心和表达不同:有人是主动、自愿的表达;有人是被动、妥协甚至是不得已的表达,不一而足。
诺依曼认为卢梭的这个观点正好剖析了人的社会性本身,并引用特蕾莎嬷嬷的话予以佐证“最糟糕的疾病不是麻风病或肺结核,而是感到不受人尊重、不被人喜爱、被人们所遗弃。”[2]事实上,特蕾莎的观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处处映现,并在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剔透,如在十分活跃的社交平台微信中,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是以分享互动为主要需求的,圈内或群中的人们维护的是一种强关系,在其中传播信息并获得认同十分易得,点赞、转发就是“受人尊重”“被人喜爱”和未“被人们所遗弃”的直接反应,在圈内或群中传播的信息常常能够得到想要的期待,它就像接龙游戏一样,人们关切的是你的行为表现、是是否和大家一样戴着相同的“帽子”,而不会有人去计较你是否情愿戴这顶“帽子”,更没人关注戴着“帽子”的你,在舆论圈中跳舞时的舞步,因为“帽子”充当的是公共舆论的抽象意义符号,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新兴媒介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是透明的,深谙此道的人们,鲜有无视“魔法帽”着。在书的尾声部分,第二十四章,他再次强调是人的社会性本质让人们有了识别舆论的行为,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更好的理解公共舆论,并坦言:一边有某个个人,另一边有许多人戴上匿名这顶魔法帽子,并对那个个体作出评判,这是卢梭的描绘,并且将之称为公共舆论。
那么,戴着魔法帽的人们何以作出“合适宜”表现?识别舆论的行为对于舆论的形成又有何影响呢?
三、舆论形成阶段:参与的存在感促成舆论的形成
通过对人的本性和社会性的深入分析,诺依曼强调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对舆论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持续的对意见气候的观察和对强弱关系的估计,决定着人们是交谈还是沉默。”[3]参与舆论的交互行为启动了螺旋,社会性的本质让人与人之间不断发生的互动,不断有人在妥协后以“合适宜”的姿态被迫陷入沉默,从而以公共舆论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公共舆论中,这种持续动态的互动过程,使得个体意见的总和最终转变形成为公共的舆论。
事实上,这种由多数意见构成的舆论,并非是每个人能够真正安心接受的结果,因为它或深或浅的违背了个体对舆论表达的意志,或多或少的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尤其是那些以沉默的方式加入大部队的人。诺依曼希望,那些具有责任意识、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判断能力的人,应该打破沉默、走出隐居,进入并活跃于公共领域,从而对公共舆论的过程发挥影响,然而,通过研究她发现,这种观念与实际研究的结果不相符合。但如果我们只关注或认为由大多数人促成的胜利一方是舆论的全部,就会忽视个体的社会性本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个体研究舆论环境的视角就会被封堵,个体的社会性本质在舆论研究中就会被遗忘,舆论研究的全景就会不完整,诺依曼注意到了那些既不愿“沉默”,也不参与的人的存在。
不参与其中的人,就像堂吉诃德那样,他的着装、武器和他的一切,属于时代,他会感到被孤立、嘲笑、击败,但他还一直遵守这样的价值观念,而坚守陈旧观念的人,“要忍受他所在的时代的孤独[4]。”
需要指明的是,参与了公共舆论形成的人的分量也是不同的,有的人社会地位较高、专业知识丰富、投入的热情更多,因此对其他人有更大的影响力,但是另一部分人不拥有这些特质,但是在公共舆论中这些完全不同的个体都是被同样看待的,这些因素引发了诺依曼对公共舆论合理化和理性化的思考。
首先,关于合理化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公共舆论和占主导地位的、被公开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因此公共舆论与合理化之间的关系是明了简单的,公共舆论就是合理化;其次,关于理性化问题,公共舆论产生于对各种互不相同的观点进行讨论的推理过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劣势意见腾挪出位置,优势意见脱颖而出,尽管“对手并没有被说服,只是被制服了。”[5]但由于此过程符合理性化的构成要件,因此公共舆论具有理性化的特质。
在书的最后一部分,诺依曼提出并区分了公共舆论显现的和潜在的功能,她指出:显功能是指那些对系统的控制产生的影响和客观的结果,这是参与者有意造成并且可以有意识地感知到的。所以,对舆论显功能的理解,是有意的和可认识的。相较于显功能,公共舆论的潜功能既不是有意造成的,也不是可被认识到的,但它具有实际的功能,潜功能起到了凝聚社会并实现足够程度的一致行动作用,而这是没被计划也没被意识到的。从功能的视角观测公共舆论发现,在民主政治里,公共舆论在意见的形成和作出决定的过程中起到了合理化的作用,作为社会控制起到了整合社会的作用,并且保证了社会中的行动和决定能够达到足够的一致程度。
由此,公共舆论的形成过程便成为整合社会力量的过程,发挥着促成公共舆论形成、维护公共舆论价值体系、保证公共舆论行为能力等作用。
综上,遵循诺依曼对个体感知舆论研究的轨迹,依照公共舆论生发的过程,通过个体发觉、识别和促成舆论的横向阶段性研究和对孤立的恐惧感、匿名的魔法帽和参与的存在感的纵向层级性研究,澄清了公共舆论中的个体感知行为,这样不仅明辨了个体舆论感知行为本身,而且清晰地区分了理智表达和扭曲表达,厘清了舆论生成的成分,剔除了舆论的杂質,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挖掘舆论本质,追寻真实足迹的必然要义。
参考文献:
[1](德)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著.董璐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
[2](德)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著,董璐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7.
[3] (德)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著,董璐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31.
[4] (德)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著,董璐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34.
[5] (德)伊丽莎白·诺尔一诺依曼著.董璐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