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人性的良知

2018-07-23胡游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孤独感恐惧感良知

摘 要:以《大审判:十二怒汉》为案例分析俄文版影片的社会背景和12位陪审员的深层动因,对当下中国社会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思考意义。

关键词:良知;孤独感;恐惧感

2007俄文版的《大审判:十二怒汉》总体的剧情是一步步推进的,由12个人组成的陪审制度看似合理,实际上他们对这个案件并不关心,只是把这个看作一件好玩的事情。大部分人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而仅仅投出反对票的那个人也并不是认真谨慎的。这种提前预设的冷漠为电影后部分埋下了转折的伏笔。

影片的“转折”来自职业为演员的陪审员,他那动情的说辞一点点唤醒了其他陪审员柔软的内心。

影片高潮是一直持赞同男孩有罪观点的那个人转变了自己的态度。他因为自己曾经意图伤害自己的父亲,而深深自责。他推己及人,认为男孩也会做出同样大逆不道的事。

而最后是那个认为警局才是最安全的地方的陪审员,这样影片就到了一个思辨的层面,回应影片最后的字幕——“不要去追求生活的真实”。

从无意识的反对,到有意识的反对,再到极力争取更多的人,很多人逐渐被说服,他们中的一个个剖开自己内心隐藏多年的秘密,把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说出来。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然而这也是一个自我救赎、唤醒良知的过程。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如果某个人给一个人一点希望和温暖,大家不再冷漠,或许自己要面临的一些巨大的恐惧与孤独,就不会那么可怕。

1 联系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

1.1 车臣战争

以斯大林为国家元首的苏联,曾将车臣共和国解体,并将民众驱逐流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决车臣问题而爆发了长久的车臣战争。在影片《大审判:十二怒汉》中,男孩就是车臣人,他随母亲一起和作为俄罗斯人的继父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不能说俄语而无法为自己辩解。而车臣战争也使得陪审团的大部分人认为是男孩杀害了自己的继父。

1.2 别斯兰事件

2004年,车臣武装分子曾在俄罗斯南部的一个中学里制造了一起恐怖活动,造成几百人遇难,其中大部分是学生。这起恐怖活动和影片中的发生地一样是在体育馆。体育馆的设置是导演在提醒人们那场真实发生在俄罗斯的悲剧。但这种道德的拷问是否应该让一个少不更事的车臣男孩来承担,还是那些陪审团人员也忌惮这个男孩有可能重蹈覆辙?

这个问题在影片最后有了解释:经过12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行业陪审员的理性与感性的碰触,大家一致地达成和解,对这个车臣男孩有了不同于陌生人的同情和怜悯。无论是车臣战争还是恐怖活动,它伤害的并非只是俄罗斯,同样给车臣人民带来了伤害。这个男孩也不应该成为那些刽子手的替罪羊。

观众看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维护法律本质及初衷的论辩故事,导演想要传达的也不仅仅是呼吁人们重视司法程序,而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实现俄罗斯对自我民族历史的审视。同时,“8号陪审员的魅力——对良心和道义的坚守也正是在说服过程中被凸显出来的”。[1]

2 作为个体存在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2.1 孤独感

鲁迅说:“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2]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人与人之间仿佛总是处于一种隔阂的状态,因而孤独也成为每个人之间的常态,因为无从理解,人们总是擅长从自己的角度来揣测人心。所以,《大审判:十二怒汉》中的11位陪审员一开始都认为车臣男孩是有罪的。在最后的辩论和投票中,起初仍有一位陪审员不愿意一致同意大家的决定,他认为“监狱里面比外面安全”。在民族和种族问题严重的俄罗斯,男孩没有双亲和监护人,他在外面更容易受到伤害。以他个人的角度问题,使整个局面变得尴尬而沉默,然而影片设置的这个阻碍,加上他善意的出发点,从孤独的个人来看是合理的。可是这并不代表男孩的真实意愿。

男孩也是一个孤独的个体,而且他出去之后,还要面临更多现实的问题与挑战。

影片后还点出男孩要寻找真凶,这可以看作是男孩作为个体为自己负责的体现。

2.2 恐惧感

个体一旦沉浸在孤獨的沉思中,就相当于倾注了满腔的热情来探索自己的主观心理体验,这也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大审判:十二怒汉》中的陪审员会在辩论中加入自己真实的经历。影片开头在表现陪审员的各种不安与百无聊赖的状态时,把镜头聚焦于那些人随意玩弄体育馆的器材。在12位陪审员的心中,他们要决定一个男孩的命运,表面上他们很轻松,实际上心理有过一些挣扎和纠结。而这种心理来源就是对生命的重视和自己错误抉择后的恐惧。影片为了突出戏剧化效果,而用一种悬殊巨大的投票来吊足观众的胃口。但人在面对两难选择时所产生的恐惧是人类普遍的情感,这也就为1位陪审员说服其他11位陪审员起到了铺垫作用。

从心理学理论来说,个人作为个体存在的恐惧感是一种共同的情感。但基于对俄罗斯社会的相关了解,这种情感也有社会根源:俄罗斯人民生活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综上,如果不能化解恐惧感和孤独感,那么谈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理解就会存在障碍。可以说,正是由于孤独感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才更应该多一些关注,而不是冷漠相对;正是社会和本源的恐惧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抱团取暖才显得尤为可贵。

3 结语

《大审判:十二怒汉》片头为:“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吧!”虽然影片是披着西方陪审团制度的外衣所构建起来的一部影片,实际上,法律的合理性在影片中成为可以怀疑和质疑的存在,显得无足轻重。相反,影片放大了对人性良知和道德的寻求。

然而,真实发生在中国的彭宇案却不得不让人反思。为什么乐于助人的彭宇在扶起老人后,却被索赔1万元?事实的真相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法院经过一审、二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确定。影片对生活真谛的强调,就是暗示人们除了要拥有理性而刻板的法律思维之外,还应该有人情冷暖。

参考文献:

[1] 兰昊.《大审判: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变[J].电影文学,2017(2).

[2] 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A].鲁迅全集(第7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3.?

作者简介:胡游(1994—),女,湖南湘潭人,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视文艺理论与创作。

猜你喜欢

孤独感恐惧感良知
犯罪恐惧感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学会与恐惧感共舞
学生经常性迟到的问题研究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良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