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ICU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2018-01-11何务晶黄玉莲李艳芳李时安陈艳香李务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脱机个案呼吸衰竭

何务晶 黄玉莲 李艳芳 李时安 陈艳香 李务爱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江门 529100

基于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ICU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何务晶 黄玉莲 李艳芳 李时安 陈艳香 李务爱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江门 529100

目的探讨基于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呼吸衰竭(SRF)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ICU的106例SRF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应用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呼气容积(FEV1)]、生活质量[St.George’s 呼吸调查问卷(SGRQ)]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机脱机时间及住ICU时间差异。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PEF、FEV1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SGRQ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脱机时间及住ICU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ICU中SRF患者的干预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Omaha系统;个案管理;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

R473.5

A

2095-0616(2018)01-181-04

Analysis of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case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Omaha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ICU

HE Wujing HUANG Yulian LI Yanfang LI Shi'an CHEN Yanxiang LI Wu'ai
Intensive Care Unit,Xinhui People's Hospital,Jiangmen 5291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case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Omaha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SRF)in intensive care unit(ICU).MethodsOne hundred and six patients with SRF admitted to ICU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3 cases in each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ICU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pplied the case management mode of Omaha system to interven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ICU nursing intervention.Changes in pulmonary function[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 and quality of life[St.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 (SGRQ)]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1 week of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Differences of weaning time of ventilator and the length of ICU sta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After 1 week of intervention,levels of PEF and FEV1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and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Scores and total score of SGRQ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and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weaning time of ventilator and the length of ICU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case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Omaha system in patients with SRF in ICU are relatively ideal,and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Omaha system;Case management;ICU;Respiratory failure

大型外科手术对人体侵入性较强,通常术后立即将患者送入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观察。重症呼吸衰竭(SRF)是外科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病情变化迅速且致死率极高,近年来持续受到临床的关注。有学者认为,机械通气尽管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维持有效的气体转换,但极易引起依赖性,削弱自身自主呼吸能力[1],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因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极为重要。Omaha系统作为已护理实践为对象的信心护理分类系统,其中个案管理模式可通过归属护理需求领域,经过信息处理与部门协调,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对此,本研究旨在运用个案管理理念对ICU中SRF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入住我院ICU的106例SRF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纳入标准:(1)符合SRF相关诊断标准者[3];(2)年龄20~75岁;(3)送院经历大型外科手术后入住ICU者;(4)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正常且稳定者;(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外科手术前时已发生SRF者;(2)有精神疾病史或入住ICU时存在意识障碍者;(3)合并免疫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33~71岁,平均(53.28±12.91)岁;行普胸外科手术24例,行神经外科手术19例,行心血管外科手术1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35~75岁,平均(54.76±13.34)岁;行普胸外科手术22例,行神经外科手术18例,行心血管外科手术13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ICU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呼吸机调控、生命体征监察、吸痰等措施,如有异常状况应马上通知主治医师。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予以基于Omaha系统的个案管理模式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个案临床管理资料[4]:结合患者病情与呼吸内科专家的相关指导,制定呼吸机通气方案,记录根据方案实施护理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修正,并对干预后的效果进行评价;(2)ICU护理方案管理[5]:根据患者痰量及痰液性状,对吸痰及拍背的方法及频率进行调整,排出痰液后确保患者口腔清洁,并避免口腔洗液通过呼吸管道进入肺部,此外还应定时为患者翻身、调整体位,避免呼吸不顺畅或压疮等情况发生;(3)呼吸机脱机管理[6]:根据患者症状缓解的实际情况,评估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自主呼吸能力是否满足脱机标准,在脱机前向患者详细讲述呼吸机脱机的必要性脱机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使其在精神状态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脱机。于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患者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呼气容积(FEV1)进行测试。

1.3 评估标准

采用St.George's呼吸调查问卷(SGR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7],分别从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共3个项目进行评价,每项满分33分,分数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越低。

1.4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肺功能(PEF、FEV1)、生活质量(SGRQ)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呼吸机脱机时间及住ICU时间差异。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PEF、FEV1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EF、FEV1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EF、FEV1水平比较(± s)

组别 n 时间 PEF(L/s) FEV1(L)观察组 53 干预前 3.41±0.86 1.62±0.75干预1周后 7.08±0.94 2.89±0.36 t 20.971 11.114 P 0.000 0.000对照组 53 干预前 3.37±0.92 1.59±0.81干预1周后 4.79±0.88 1.92±0.40 t 8.307 2.659 P 0.000 0.009 t组间 12.947 13.122 P组间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SGRQ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呼吸机脱机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脱机时间为(5.08±1.3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17±2.2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4,P=0.000)。

2.4 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为(8.74±2.3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48±3.1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05,P=0.000)。

3 讨论

SRF作为患者术后最主要的医疗费用输出项目及死亡原因[8],严重影响到其预后效果,因而近年来临床重视度有所增加。外科手术后SRF多与麻醉药物、手术创伤、手术时间、肥胖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全身多系统功能及代谢紊乱,猝死风险极大增加[9-11]。因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升患者术后生存率并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GRQ评分结果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GRQ评分结果比较(± s,分)

组别 n 时间 症状 活动能力 疾病影响 总分观察组 53 干预前 22.91±4.18 23.26±3.58 29.44±3.17 75.61±6.35干预1周后 18.87±3.86 19.80±3.11 23.48±2.75 62.15±5.67 t 5.169 5.312 10.339 11.511 P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53 干预前 23.17±4.06 23.37±3.49 29.80±3.06 76.34±6.17干预1周后 21.26±3.92 21.62±3.28 26.73±2.84 69.61±5.85 t 2.464 2.660 5.354 5.762 P 0.015 0.009 0.000 0.000 t组间 3.163 2.931 5.985 6.665 P组间 0.002 0.004 0.000 0.000

有研究指出,多数护理人员对SRF患者呼吸机脱机指征及标准并不十分明确,把握不当可造成脱机失败,不仅延长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造成呼吸机依赖性,还可能提升其症状恶化的风险[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机脱机时间及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这表明经过Omaha系统下个案管理式护理可令患者呼吸机脱机过程较为顺利,且患者经过干预可充分掌握呼吸及咳痰技巧,进而令肺泡通气量与气体扩散功能复旧,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效果明显得到优化,且有助于预后身体机能恢复,究其原因可能与此类干预方案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体化护理,并通过实时评估、反馈、修正、再实施的循环举措令护理质量大幅提升有关。

Omaha系统是以患者为导向,作为标准化的问题分类、护理干预实施、结局评价完整管理系统[13],可作为护理人员提升工作质量的理想指导。据相关文献报道,Omaha系统中个案管理模式是一种灵活、协调的合作式护理手段[14],通过实时动态评估干预措施的成效,并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干预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较大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更为明显,提示Omaha系统下个案管理模式可令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进展状况,并通过制定个体化吸痰、口腔护理、体位变换等护理频次及实施方法,缓解SRF症状,提高自主呼吸能力,并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初步猜测此种护理模式能为患者由ICU转向普通病房提供科学的连续性、协调性照护服务,通过改善肺功能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其患者复原运动耐力及日常行动力,从而对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周春香等[15]认为个案管理可通过连续的有条理性的干预措施,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住ICU期间配合度,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及预后效果的改善。

综上所述,Omaha系统下个案管理式护理可明显改善ICU内SRF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并缩短呼吸机脱机时间及住ICU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1] 范红景,陈能芳,刘娜,等.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68.

[2] 侯璐蒙,黄燕林,邹宝林.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水盐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6):2795-2798.

[3] 董声焕.呼吸衰竭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16-21.

[4] 陶震华,汤红,张露洁,等.基于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在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0):1372-1375.

[5] 宋玉钰,孙培芳,汪凤兰,等.奥马哈系统干预对housebound老年人的社会心理领域和生理领域的影响 [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8):1448-1451.

[6] 夏振兰,谭健群,黎翠美,等.基于奥马哈系统对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0):3391-3394.

[7] 张顺凤.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12):954-957.

[8] 鲁延红.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原因及对症护理 [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44-145.

[9] 乔红艳.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0):947-948.

[10] 孙晓红,朱振男.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重症呼吸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J].护理研究,2012,26(2):105-106.

[11] 郑晓芹,夏红.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7):160-162.

[12] 朱江,周娟.导致呼吸机依赖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10):1845-1847.

[13] 吴倩,范琳琳,徐旭娟.奥马哈系统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J].护理学杂志,2013,28(6):89-91.

[14] 李文菁,侯爱和,毛建华,等.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记录的可行性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3,28(19):13-15.

[15] 周春香,唐静华,叶惠芳,等.奥马哈系统的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6):2024-2026.

2017-10-24)

猜你喜欢

脱机个案呼吸衰竭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心源性休克患者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脱机结局影响因素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意义※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