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发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1-10陈虹
陈虹
摘 要: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强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学习的理念,学生在“做”中感悟数学知识,体验思考数学的基本方法。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师就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主,帮助学生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生发展 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69-01
我们的数学课堂越来越关注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成长发展已经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创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魅力,同时能够有效地整合学生的思维与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学会学习,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简单分析。
1 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数学教师容易被这样一种误区引导,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新课标要求的具体内容即可,不需要激发学习兴趣。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思想,容易让学生的积极性丧失,并且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初期,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数学教学,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展开正确的知识学习。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师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布置联欢会场”──“填入场券”——“参加联欢会节目”,将表演节目与一些数学知识有效结合,通过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学会找规律,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倘若教师采用单一的数字找规律,学生开始可能会产生学习兴趣,但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丧失。转变教学方法尤其重要,会让学生感受到新鲜感,学会学习,教师能够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让学生通过集体合作提升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 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参与度
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身边事物,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活跃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思与做有效结合。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境也是基于学生出发,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与能力。例如在小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从而获得并且能够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教师的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与教师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的局面,并且在与伙伴的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首先是教师对学生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数学教师创设“5.1”假期情景,使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念相吻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诱导学生思考,在假期里你买了什么物品?花了多少钱?老师买了一本书,同学们猜一猜要多少元?教师通过对学生有效导入,并且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归纳出不能用整元数表示的这种数,要用小数表示。引入课题。这种教学情境可以让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度,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知识学习,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当然教学情境的塑造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开发数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3 有效组织动手操作,培养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积极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思维能力是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发的,因此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的组织,由于小学生对事物既好动又好奇,教师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教师一次一次的讲解。学会动手操作,更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对称图形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学会分析,并且能够找出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剪纸活动,每人拿一张纸,边思考边折,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说给伙伴听。进行对折,然后由于学生的方法不同,学生的剪出的团也是不一致的,最终由小组進行集体汇报。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剪纸方法,方法1:把纸连续对折两次,再画出半个皮皮。方法2:把纸里外翻着折,折三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3:把纸从一端连续往里折3次,再画出半个小人。?方法4:把纸对折一次,画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在这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品质,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4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挥,需要数学教师关注学生主体,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从多种教学方法中,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新忠.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2017(24).
[2] 吴旺杭.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172.
[3] 王宇.浅析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文摘版: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