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ISC行为理论指导下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无缝链接

2018-01-10李金彩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既有其学习的整体性,也有阶段性特征,学习过程中能否在不同阶段间顺利过渡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教育环境与背景的巨大差异,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的过渡难度较大,要将DISC行为指导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无缝链接需要更加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运用DISC理论,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更快地实现中学英语向中学英语的过渡。

关键词:中学英语 中学英语 无缝链接 DISC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11-02

1 引言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大,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交流工具备受国人的重视。很多省市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了英语课,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而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既有其学习的整体性,也有阶段性特征,学习过程中能否在不同阶段间顺利过渡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教育环境与背景的巨大差异,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的过渡难度较大,笔者将DISC行为指导理论引入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的无缝链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 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衔接中的主要问题

2.1 中学与大学听说环节严重脱节

中学的英语教学以考试为主要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上课就学什么。高考英语不考听力和口语,中学的教学环节中就基本放弃了听说环节,而小学教学实际上是以听说为主的,这就造成了听说教学过程中的断层。学生高中毕业时英语听力能力和交际能力偏低,也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

2.2 教学目标的差异

中学阶段英语作为语数外的主课之一,地位颇高,受到老师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老师以考试为教学目标,学生浸泡在题海中,学习英语就是做题,背单词,讲语法。大学英语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成为了公共课,大学英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的一种技巧,一种工具,一种能力。

2.3 教学模式的差异

中学阶段,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高考需求下,这种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学阶段则强调素质教育“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3 DISC行为指导理论

现代DISC理论于1928首次出现在美国人威廉·马斯顿的《常人之情绪》(The 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一书中,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心理学应用到一般人身上,而非临床设定。到现在为止已经经过了超过3000万人次的验证。DISC行为指导理论认为人各种各样的性格和行为是由四个因子构成:D是dominance的缩写,叫做支配型;I是influence的缩写,叫做影响型;S是Steadiness的缩写,叫做稳健型;C是Compliance的缩写,叫做谨慎型。DISC四种因子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只是每种因子的百分比不同, 就构成了复杂的人性世界。

4 DISC与中学英语链接大学英语相结合的可行性思考

为什么DISC可以与中学英语教学链接大学英语教学有效结合?笔者认为这主要在于语言学习的兴趣导向性、语言学习的动机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大学后,在考试压力减轻的情况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特质又被称为老板型,最善于应对挑战,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遇到问题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英语学习中的这些变化恰恰能激发他们的斗志与兴趣。I特质的学生本身就最擅长交际,英语教学模式从高中的填鸭式教学过渡到大学的交际式,对于他们来说如鱼得水,积极投身各种课堂活动。C特质的学生擅分析,重思考,喜欢用精准的数据说明问题。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很容易就能捕捉到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的区别,并运用自己精准的逻辑调整英语学习的方法,方法正确,兴趣随之产生。S特质的学生应该是这个环节的难点。他们喜欢固定不变,喜欢固有原则,当他们进入大学英语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他们习惯了被动的学习,等着老师给他们灌输各种知识点。当他们发现老师不再把重点放在教词汇,语法,甚至一节课上下来连笔记都没记多少的时候,突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只是在热闹的课堂上做一个旁观者。这样的学生老师就要重点指导:给学生分析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侧重点的不同,鼓励和要求学生多多参与课堂活动,逐渐适应大学英语课堂,对于学生参与的活动和课堂表现一定要及时精准地评估与反馈,多鼓励,多表扬,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与信心。

学习动机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激发的重要因素。在中学阶段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而进入大学之后,目标已经达成,会突然丧失学习动机,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英语,感觉学英语没什么用,将精力与时间放到专业课的学习上。对英语的倦怠情绪直接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DISC理论的导入帮助学生实现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转变:D特质的老师以直接目标为导向,给学生指明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动机:比如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阅读原版资料的阅读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英语的这种工具功能是学生走向世界,进行高等科研的必备工具。I特质的老师会通过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认清大学阶段学习动机:安排学生课堂上做class report, news report,debate,以及编排英语的短剧表演,甚至安排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到讲课环节,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在英语交际中的优势与不足,确立自己英语学习中的动机。而C特质老师会运用擅长的数据精准到位地说明大学阶段英语的重要性:每年毕业生都会有因为英语欠学分而无法拿到毕业证的情况,每年英语的四级15%左右的学生无法通过,找工作会受到种种影响,每年六级有35%的學生六级成绩会影响保研,而每年也会有20%的学生考研由于英语受限而无法继续深造。S特质的老师充分发挥以人为出发点的特征,苦口婆心地为学生着想,春风细雨般促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转变。

5 DISC在各个无缝链接环节中的渗透

5.1 心理培养

中学阶段学生们习惯了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语言实践的环节,进入大学之后,让他们站在讲台上,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一个全英的presentation,确实是一种挑战。中学时期畏首畏尾的,害怕出错的心理必须克服,有的学生第一次站到讲台上时,说话的声音都发颤。第一次跟外国留学生交流的时候连打招呼都忘记了怎么说。多开口,多实践,多参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观能动性也是无缝连接中的重要环节。中学的英语学习,学生习惯于父母催着,老师管着,天天泡在题海里,不管愿不愿意都在学。进入大学阶段,离开父母的监督,老师的掌控,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学英语的教学不再局限于大学课堂,课下英语角的参与,跟外国人的交流,网络的自主学习,慕课的使用,都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程参与。运用DISC理论,对不同行为倾向的学生进行对应的引导:例如,I特制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他们很难保持长久,就需要不断的激发调整。S特质的学生最不喜欢变化,对于新的教育资源需要指派D特质的学生具体的指导,多接触,才能习惯这种变化。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也是心里培养的重要环节。

5.2 学法指导

中学阶段的死抠单词的用法,天天死记硬背单词,抠语法,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大学英语是在中学英语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各种应用的能力,如阅读能力:阅读原版书籍,甚至是外文专业资料的能力;交际能力:能够运用英语交流思想,甚至是深度交流。正因为如此,学习方法上也需要大幅度的调整。D特制的学生擅长管理自己的学习,但却不习惯接受别人的压力;由于个人能力强,容易过快决策而变得轻率;所以一旦D特质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了错误的时候,直接纠正很可能会遭到出于捍卫自己尊严的顽强抵抗。采取一些策略性的沟通,来达成彼此共同的目标。比如先真诚地认可学生的优点,再委婉地指出另一个方面的不足。而热情洋溢的高I学生在学习中最不善于坚持,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监督提醒,帮他坚持。S特质的学生需要更多的温暖与包容,除了学习之外,多照顾他生活中的感受,被温暖的S学习起来才有满满的动力。C特质的学生不善于与人近距离接触,要跟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他们学习的程序与节奏来,用数据说话比较有效。

5.3 教法调整

针对大学阶段特殊的教学目的,教法上也需要进行调整,不再像中学那样一锅端。在英语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行为倾向,将学生分成若干平行小組,每个小组都有DISC不同特质的学生,D特质的学生发挥自己雷厉风行的特点,克服小组某些人拖延症;I特质的学生发挥自己活跃气氛的优势,带动小组的学习气氛;S特质的学生发挥自己温暖的特色,缓解有时紧张的学习气氛,C特质的学生发挥自己严谨,一丝不苟的风格,影响自己的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仔细,注重细节。DISC充分利用学生不同的行为倾向,发挥各个特质的优势,促进学习效果的达成。

6 结语

将DISC行为指导理论应用于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无缝链接还需要更加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DISC行为指导理论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老师必须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大体判断学生的行为类型,并据此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而大学英语的大班教学无疑对老师的行为敏感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笔者将继续运用DISC理论,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更快地实现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张海彦.认知视角下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衔接问题之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2.(1).

[2] 李海峰.DISCover自我探索[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6.

[3] 罗垚,李泽锋.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初探——以河南某高校大一新生为例[J].大众文艺,2010,11.

作者简介:李金彩(1976-),女,汉族,山东高密,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与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
“互联网+”助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助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论析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学英语教育对实用英语学习的影响
浅谈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