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信息技术自主教学

2018-01-10孙芳

教师·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自主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孙芳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信息社会的生存之本。新课程标准提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它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文章从一次特殊的家长会谈起,分析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开展自主学习的具体策略,力争使广大学生具备信息社会生存所必备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自主教学

一、案例背景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培养身心健康的现代公民。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信息技术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学习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和几款工具软件的操作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系统学习、体验信息技术带给我们巨大变化的同时,能够主动有效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如何有效、巧妙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成为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曾有幸被邀请作为技术指导参加了一次家长会的筹备会,班主任王老师告诉我想采用一种“特别”的形式来组织这次家长会,虽然这种“特别”的形式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但是的的确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案例描述

在一次家长会的筹备会上,笔者应邀走进班级并在教室的后排坐了下来。班主任王老师说:“下周我们将举行一次家长会,为了让家长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班级,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今天我们开展一次‘头脑风暴,同学们来说一说这次家长会该怎样来策划呢?”

首先,同学们的思维似乎被束缚在以往家长会由班主任老师一讲到底的传统形式上,新的思路、讨论氛围异常冷清。突然,徐同学自告奋勇站起来说:“老师,我们能不能和家长一同参加家长会呢?”

王老师听了恍然大悟,是啊,以往我们都是单纯地把家长们组织起来,给家长开会,事实上正处青春期的孩子们更需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更需要得到父母精神上的关爱。

“当然可以啦!”王老师斩钉截铁地回答,“但是,同学们来参加家长会可不能像家长一样只是当听众噢!”王老师灵机一动,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面对面地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我有一个提议,全班按照座位分成四个大组,每个组采用一种多媒体手段向家长展现我们班级的建设情况。例如,我们组可以制作一个微视频展示我班的军训风采,信息技术课上刚刚学过视频制作,而且今天信息技术老师也来了,到时还可以给我们做技术指导呢!”信息技术课代表兴奋地说。

信息技术课代表的回答让大家的思绪豁然开朗,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各自想法,教室里热闹了起来。

陈同学代表第二大组发言:“我们组负责介绍班级情况,我们将运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集成一个演示文稿,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家长、老师全方位地展现真实的我们,我们组李同学可是PPT制作高手哦!”

陈同学的话音刚落,第三大组的赵同学立刻站起来,胸有成竹地说:“那我们组来向家长们汇报一下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吧。我们打算通过微视频呈现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和生活剪辑等。”

听完三大组同学的发言,第四大组也不甘示弱,学生代表钱同学说:“前面三个大组汇报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组就不打算介绍其他的了,就想竭尽全力协助班主任和其他各组整理、准备好会议的素材。”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同学们在班委会的组织下按照各自的分工积极筹备起来,为了更好地展现自我,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争分夺秒寻找素材,找信息技术教师一起探讨制作微视频、演示文稿的技術问题,力争把汇报材料做得尽善尽美。让班主任感到惊喜的是,那些平时不爱与他人交流的学生和那些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也都积极地参与到筹备工作中,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密切合作,像一个个小主人一样要为班级建设出一份力。

家长会上,同学们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向家长、老师们秀出了他们的青春风采,微视频、PPT轮番上阵,课堂花絮、生活剪辑精彩纷呈。家长们听得津津有味,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够走上讲台落落大方地展现自我,那欢喜、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会后,家长代表说:“这次家长会不仅让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他们积极参与、勇于表现的精神面貌,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感谢老师、感谢孩子们!”

三、案例反思

是啊,这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效果出乎我的意料,更是超越了以往任何一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的成功举办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课堂要敢于放手,要相信学生,抓住生活、学习中的点滴机会,搭建平台,发挥学生们的主动性,也许课堂就能够收获不一样的精彩。在课堂上多放手,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如何真正做到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钻研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江苏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们要围绕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备课质量。通常,备课过程分为三步:研读教材—深入思考—形成教案。在研读教材过程中,教师要理清课堂教学需要落实哪些知识点,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借鉴教材教辅资料开展深入思考,思考这些知识点中哪些是关键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已有了哪些经验,需要借助哪些基础知识,教学重点、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当然,认真钻研教材并不意味着照本宣科,必要时教师可以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和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并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2.调整教学方式,预留自主空间

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自由伸展,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投入自主探究学习中。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入课堂,问题既可以来自课本,也可以来自课堂外的生活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逐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讲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创设自由空间,通过“电视散文”“寻找身边的物联网”“美图Show Show”等主题教学活动构建趣味课堂,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必要的“学”的基础上,课堂必须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动手和动脑空间,让学生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

3.搭建展示平台,鼓励创新实践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教学发展的主流,它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发学生质疑,体现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欲望,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创新学习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墨守成规,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结合生活实践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形成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果的学习活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的课程特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学习内容与其他课程以及校园里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机结合,给学生创设利用所学知识解決实际问题的机会,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构建轻松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当老师,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体验到创新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在《多媒体信息加工》单元学习数字化图像加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学校元旦文艺汇演设计一个会标,在年级内组织评选,获胜者还可推选参加“中小学生电脑艺术设计大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主动学习

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信息技术教师都要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程,才能更容易地接受教师给予的教导。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利用机房、网络等信息技术课程特有的教学环境,将生活中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学生开展研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所学课程就在身边,拉近书本知识与现实的距离,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共享”应该算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词语,教师可以围绕“共享”一词,设计一次“头脑风暴”,聊聊“共享单车”的今朝明日,从而引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社会中生存需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和对待信息技术,争做一名合格的信息公民。随着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的推进与实施,学科特长与表现,尤其是科技创新活动经历成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结合学校开设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课外活动小组等综合素质实践平台,精心构思、合理编写,开发校本教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科技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青少年创客竞赛等科技活动,在校内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信息技术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更是一种能够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各行各业发展,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手段。通过这一次难忘的家长会,笔者深深体会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实践探究的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勇于表现,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预留自主空间、鼓励创新实践、促进主动学习等多种途径为他们创设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放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晓燕.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校园(中旬刊),2016(10):111.

[2]王 陆,刘 菁.信息化教育科研方法——发挥技术工具的威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琳达·达林-哈蒙德.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冯 锐,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刘文胜,刘俊强,胡 晶.借鉴国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思考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1(5):10-13.

[5]宋正国,刁秀丽.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借鉴国外经验[J].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3(7):64-66.

猜你喜欢

自主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