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0孙凌云
摘 要: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语言技能提升的必备条件,但是日语作为多元文字交融并举发展的语言,不仅词汇量大而且近义词较多,大大增大了日语学习的难度。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日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日语词汇和思维导图的特点,将思维导图纳入日语词汇教学中,在明确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語词汇教学中应用意义的基础上,探寻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职院校 日语词汇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015-02
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本元素,在日语学习中是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就目前高职日语教学现状而言,日语词汇的教学仍然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传统,使得学生对于日语词汇的学习收效甚微。思维导图的出现,以其文字、色彩、图形等形式以及较高的可视化、操作化技术手段,使得传统日语词汇学习的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及学习策略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得学生对于日语词汇的学习更具系统性、整体性、意义性。
1 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和一种发散思维方式,自上个世纪60年代被英国学者托尼·布赞创造以来,就在全球各个行业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思维导图以图形、色彩、线条、文字等视觉元素来绘制知识的网络结构图,不仅形象具体挖掘和表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绘制过程展示了知识产生和思维发散的过程,与教师教学、学生知识汲取过程相吻合,在教育教学中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路径。思维导图与传统的单纯文字相比,具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更具新鲜感和吸引力,并且知识构成、思维习惯等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等特点。
思维导图的绘制无论是手绘还是利用各类软件工具,思维导图的绘制都是自由地、发散地进行自我表达。充分利用想象力,以关键词和图形为中心,用美丽的曲线来扩展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放射性结构反映了大脑的自然结构,让以笔记形式出现的思想快速扩展,从而得到一张清晰准确的图形。让想法就可以很快而且非常深刻地生发出来,同时又能清晰地集中于中心主题。思维导图的制作技巧能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潜在的智力资源。
2 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思维导图最为直接的用处和意义是可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思维可视化,最大限度的开发我们的大脑潜能。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语词汇教学中应用,对于高职日语教学模式、学生日语词汇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1 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交流
思维导图在日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层次性、引导性,让教师对于课堂的准备更具全局化观念、有利于探究式课堂构建,让日语词汇教学更为科学、合理,便于学生对于词汇的知识内化。另外思维导图将日语词汇构建成一张相互关联的大网,有助于学生在词汇复习中扩大课堂容量。思维导图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而定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促进师生的交流,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2 提高日语词汇课堂教学效率
大量的日语词汇学习,只依靠传统的死记硬背是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日语水平和能力,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缓解学生学习时间紧和学习任务重之间的矛盾,帮助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更为系统的梳理,并利用思维导图的形象化、可视化等特点,大大提升学生日语词汇的学习效率。另外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快速发现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并自我构建各知识点间的网络系统,让日语词汇课堂的内在效能实现最优化,大大提高了日语词汇课堂教学效率。
2.3 日语词汇的形象化、具象化
日本原本没有文字,自开始从中国吸收大量的汉语词汇之后,便大量吸收和引入外来词汇,造成了日语词汇量大、近义词众多的现状,让学生在日语学习中仅仅是词汇记忆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思维导图通过图形的视觉形式、发散思维的拓展方式、学生动手绘制的实践性,让教师词汇教学和学生在词汇学习时候,将抽象的日语词汇形象化、具象化,让学生对于词汇的含义、渊源、使用等构建知识网络,提高了日语词汇记忆、学习和应用的效率。
2.4 激发学生对于日语词汇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日语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和课后复习、课程评价等学习阶段,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大大加强了学生认知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图像、色彩、文字、线条等视觉元素,改变了传统繁杂、抽象、枯燥的词汇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增强了成就感,加深了对于日语词汇的理解,从而产生具有创新性、趣味性的学习方法和目的。
3 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3.1 利用思维导图创新词汇学习方法
利用思维导图在日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法创新,无论是在生词学习、词汇复习、词汇运用、词汇网络构建等方面引入思维导图,在丰富学生对于词汇体验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思维导图在新词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特点,通过视频、图片、色彩、线条、文字等视觉元素来帮助学生对于词义、用法、使用语境等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思维导图在日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将传统的理论教学变为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公共参与到思维导图的绘制当中,让学生在词汇思维导图的绘制中不断的自我思索、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感受到学习日语词汇的乐趣。
3.2 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日语词汇的多义性
日语词汇特别丰富,同义词、近义词数量众多,因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区分,从而正确地选词、用词是日语学习者面对的一大难题。词汇的多义性应该说是语言的多义性的基础和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日语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而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针对日语词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充分发挥范畴化、隐喻性两种认知机制的优势,根据词汇的来源和实际运用来理清日语词汇的多义性。日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是大脑认知方式、社会文化的发展、外界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元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通过思维导图将一词多义的多种含义的来源、结构、用法等一一展示,更有针对性地理清日语词汇的多义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一词多义的日语词汇。词汇“手”的思维导图绘制(如图1),让学生对于“手”的不同含义和用法更加清楚明了,加深了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3.3 利用思维导图对日语词汇进行归类总结
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可以围绕着生活中学生所比较熟悉、常见的事情、动物、产品等进行思维导图的展开,促进学生对于日语词汇的理解、梳理,让学生对于日语词汇的记忆更为深刻和形象,大大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以生活中学生所喜爱的小动物——狗为例,组织学生围绕“狗(犬/いぬ)”这一关键词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如图2),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领地充分发挥想象力,尽情地进行词汇的学习。思维导图在日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联想发散记忆单词,让学生自由发挥、随意联想,重要的是扩展词汇、记忆单词、简单的语法应用。从狗(犬/いぬ)这个单词开始发散思维一些助词串成短句或词组,最终思维导图画完共34个单词、短句15个、词组11个。
4 结语
词汇的学习一直是日语学习者最大的困扰和难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单词记忆工具,对于日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并非是简单的数字化软件工具,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变革。虽然目前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思维导图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对于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見的,并且对于学生日语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词汇网络、提升日语的实践运用能力具有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思佳.对日语初学者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8):118-121.
[2] 景栋花.近代中日词汇交流与日语借词研究[J].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10):110-111.
[3] 苗得厚.认知策略在日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0):42-43.
[4] 孙福善.“思维导图”、“合作推敲”在日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4):183-184.
[5] 赵国庆.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2(5):78-84.
[6] 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科学,2016,32(3):24-28.
作者简介:孙凌云,硕士,讲师,目前任职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日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