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2018-01-10李云
李云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中将近三分之一是民办高校学生,对公办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很多,但专门针对民办高校的研究很少。本文将针对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过程中的对策及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探究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人才培养
一、引言
最近几年,财政部和教育部相继发布文件,对全国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出具体要求。然而,根据当前会计教育和市场需求状况来看,初级普通会计人员较多,熟知国内外会计准则、懂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严重匮乏。正是因为如此,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形成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应用在一本、二本院校,民办高校很少应用。因此,结合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创新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紧迫。
二、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民办高校与一本、二本、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相比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在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盲目跟从一本、二本院校,而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又很难跟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也很难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另外一些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又完全参照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缺乏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么过高,要么过低。
(二)会计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一本、二本、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类似,其课程设置也基本与一本、二本、高职院校雷同,缺乏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健全,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集中体现在:理论课程的内容重复较多,实践课程数量较少,课程设置重核算轻管理等。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实践教学是将理论转变为实践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民办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来完成,其中校内实验室是大多数民办高校进行会计实践教学的场所,主要由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手工会计实验室组成。在校内实验室的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践教学的要求,但这种实践活动仅仅是对实际会计工作的简单模拟,当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会计岗位时,课堂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相差甚远。然而,民办高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有限,又无法满足大批量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需求。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四)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而工作量普遍偏高,很难吸进高端会计专业人才,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的老教师主要来自公办院校退休的教师、副教授,年轻教师大多来自于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骨干教师则缺失严重。另外,现阶段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想要长期留住优秀人才存在很大困难,大多数年轻教师经过几年的锻炼,提升了自身价值,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后,通过工作调动、考博等途径另谋高就。因此,民办高校想要形成一支老中青协调、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存在一定困难。
三、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民办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如果过高,就会脱离实际,无法实现;如果过低,本科就会变成专科,不符合要求。
民办高校在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按照“注重能力,通才+专才”的理念,培养能顺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科学素质、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各种企业从事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优化完善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应紧跟时代的进步,抓住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在设置会计课程时紧紧围绕“应用”两个字,坚持发展服务,以用为本。按照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体现会计专业实践性特点,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同时结合民办高校的特点,应当把会计专业课程分为以下三大部分:会计核算课程、会计管理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其中,核算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核算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则是核算和管理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另外,每门专业课程都应有课程负责教师,实行课程评估制度,规范本科教学工作,同时配备模拟实验课,体现应用型本科特点。
(三)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民办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有效手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会计教师实践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自身实践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因此,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有效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与企业建立长期而密切的联系,积极参与企业会计实践工作。2.增加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目前,民办高校教师数量有限,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更是紧缺,而会计专业的学生又相对较多。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师资源增加对学生的实践指导,是民办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在实践课之前,教师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上实践课时,同学们对有关问题先进行自主讨论,然后总结出比较复杂的问题,由教师在实践课堂上重点讲解,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开拓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校外实践教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能以最短时间提高学生实践水平的方式。但是由于企业会计部门的场所空间有限,如果一次性有上百个学生去实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士来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也可以使校内会计教师和校外会计专业人士相结合,建立“双导师制”,共同提高會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endprint
(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院校的教师体制的确存在不足之处,但也有很多优点,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这些优点,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体做法如下:
1.鼓励教师升学晋职。民办高校应当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尤其对于中青年教师,作为民办高校的主力军,学校应当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对于取得博士学位、成功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给与奖励,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另外,在学习选拔管理层干部的时候,学校领导也应当充分关怀这些教师,优先提拔这些教师,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事业的发展空间。2.引导教师参加科研。科研是高校三大职能之一,也是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师在工作中要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同时学校也要支持教师的科研活动,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多安排上课,不斷提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多参与科研,争取多出科研成果。这样根据每个教师的不同特点,发挥他们的特长,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3.激励教师参与实践。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很强,缺乏实践锻炼,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从而难以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民办高校想要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必须具备一支实践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民办高校应当利用自身体制的优点,适当借鉴公办院校的做法,把教师参与实践作为一项考核标准,使其作为教师晋职提薪的重要指标。此外,学校应当鼓励教师考取会计类职称,重点培养“双师型”的会计专业教师,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应当紧跟市场经济的需求,合理进行定位、设计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使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在知识能力、专业素质等各方面满足市场的需求,真正成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从而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商丘学院商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参考文献:
[1]霍影,谭旭红,陈英.高校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导向分析——黑龙江科技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实践[J].财会通讯,2013,(11).
[2]蒋昕,单昭祥.独立学院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初探——基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实践[J].财会通讯,2010,(7).
[3]赵建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江苏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