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探究

2018-01-09许建豪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构建高职院校

【摘 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类专业群为例论述构建专业群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五位一体”实训教学体系,提出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内教学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措施,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就业竞争力、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五位一体” 实训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175-02

根据市场对高职信息类人才的实际需求,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训教学体系,对高职信息类人才培养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这些离不开高标准、高质量的实训教学体系。本文结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类专业群具体情况,探索如何构建专业群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实训教学体系。

一、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整个专业群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为“学生为本,校企共赢”。首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创造较强的工作氛围和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实践能力和一定的业务创新能力。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实习基地的管理水平。最后,密切各专业与实习实训基地的联系。要求每个专业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携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师培养方面,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定期到企业顶岗锻炼或挂职锻炼,企业安排技术骨干带领专业老师一起参与承接企业工程项目,既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又让企业达到节约用人支出的目的,经过了几年的合作,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能过硬的实践教学队伍;在学生培养方面,合作企业每年通过遴选一些优秀学生,先安排企业专家或技术骨干到专业工作室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再安排到企业去实习实训,并指定有经验的工程师熟悉、了解和掌握真实工程项目的整个流程,通过这一系列的帮传带,学生很快就进入角色,也了解了真实的工作场景是做什么的,达到了加强岗位任职能力及关键能力的培养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达到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目的。

整个专业群先后与华为、深圳讯方、Cisco、Oracle、上海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及中国电信等区内外行业的知名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密切联系,为整个专业群学生三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锻炼,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体验了企业文化氛围,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为毕业后零过渡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校内教学实训,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

为体现实训室的“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专业群团队与进校企业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室的环境、规章制度,编制实训指导书。首先,专业实训室环境按照企业工作环境布置,打造良好的职场条件,在专业实训室中融入企业文化,营造专业群相关的真实的企业岗位工作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其次,完善实训指导书及配套实验报告册编制。课程在开发完课程标准后,针对课程的要求,系统设计实训支撑体系设计,根据真实的施工管理生产性场所的环境设计,校企合作编写实训指导书,编写完成十几门课程实训指导书,在实训指导书中明确的专业实训任务和实训的素质要求,保证学生在实训时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培养职业素养。同时将优秀的IT类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植入实训室内涵中,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需要。最后,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实验实训项目,每个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出发,所开发的实验实训项目要涵盖基础技能实训项目、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和综合应用能力实训项目,特别是综合应用能力实训项目要尽量契合整个专业群,努力达到共享资源、综合提升的目的。同时,建设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专业群实验实训条件,并编制确保实验实训质量的相应管理制度,还要根据学院相关制度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实施细则。

此外,整个专业群还在超星课程平台、校企合作联盟信息平台建设了网络化实习训教学平台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资料,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其中,校企合作开发和实施创新研发与应用课程,开发6门对接行业标准和IT厂商认证的IT新技术课程,采用微信技术,以移动学习平台方式,构建“时时、处处”的学习新模式。同时,还建设了30多门网络课程,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学习指南、课程标准、课件、电子教案、授课计划、案例、习题、综合测试试題、虚拟动画等内容,其中部分教学课件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手段,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任务载体,按照工程项目的流程实施教学。这些专业群共享资源是课堂实习实训教学的有效补充。

三、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根据企业很难大批量接纳在校学生到企业技术岗位开展短期实习,企业直接培养在校学生的时间成本高、流失风险大等问题,同时依托信息工程学院多名教师有企业行业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开发经验,信息工程学院实施基于工作室教育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工程师、专业教师、优秀学生共同组成团队,依托专业创新工作室开展生产性实训。2017年,专业群获得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3项,工作室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共14项,其中注册公司6个,总营业额160.74万元,月利润额6.3万元,项目总融资金额97.3万元。毕业设计共展出96件作品,相比往年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变化,其中毕业设计作品《非我亦我》《白熊先生》获得企业青睐,创意被企业直接以3万元的价格买走进行进一步创作。《禅院戏曲》入选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作品。

图1 基于工作室教育教学模式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对未来专业岗位关键技能的熟悉和掌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仅2017年,专业(群)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一、二、三等奖以上13项。经过对近几届的学生回访调查结果表明,参加过创新工作室或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生,其就业竞争力和工资晋升速度明显比不参加的学生要好。

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群的社会服务能力

为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以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为平台,利用先进的专业实训教学环境,专业群积极开展职业节能培训,仅2017年,专业群就开展了多次技能培训,与东软睿道公司面对广西高职院校教师共同开展为期10天的大数据师资培养43人次,與合作企业蓝盾公司面对企业行业人员共同开展为期9天的CISP(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培训项目12人次等,专业(群)还积极承办了2017年承办广西技能大赛赛项4项。

同时,与世界500强企业—— Oracle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成为Oracle Academy合作院校和Oracle大学授权培训中心。Oracle公司为专业教学提供数据库开发、Java编程等课程资源,并和学校合作面向广西职业院校开展Java师资培训28人次。与广西德意数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企业顶岗”国培项目培训25人次。还为移动通信技术对口中职专业群,以及对口帮扶中高职院校提供一个培训平台,实现基地资源共享以及社会效益最大化,并在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产生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开展对口帮扶,帮助都安职教中心、南宁第六职业学校进行师资培训,培训中职师资12人次。

五、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已广泛应用于职业化教育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是属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的一种教学模式,要想培养出基础扎实、技术精湛、能力突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构建具有专业特色、新颖实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理实一体化教学应该撇开在形式上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简单组合,应该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的培育,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又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而职业技能鉴定作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一种内容体系,是一种以操作技能为主要的考察对象的考核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与考核体系,要注重技能培养是目的,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拿到证书是手段。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注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2015年以来,学生参加了LTE无线接入网助理工程师、WCDMA无线接入网助理工程师、CCNP、CCNA、网络设备调试员、高级计算机装调员、程序设计师等专业群专业相关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及考证工作,学生考证通过率95%以上,其中通过CCNP14人,有效地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总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五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训教学体系,促进了信息类专业群的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万军,胡宁.专业群建设视角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

[2]赵秀丽,李文学.论“四位一体”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体系构建[J].艺术评鉴,2017(12)

[3]伍杰,周立,陈敏.基于职业技能鉴定的“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33)

【基金项目】2017年度帮扶县级中专综合改革质量工程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南职院字〔2017〕105号)

【作者简介】许建豪(1977— ),男,广西天等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高级实验师。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构建高职院校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