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1-09叶维裕陈景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叶维裕 陈景

【摘 要】本文论述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个性化教育;根据信息化要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一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高技能师资队伍;与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C-0117-0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随着国家教育的普及,我国各个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普遍缺乏,而且各高校的教师资源良莠不齐,产生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教育质量水平相差较大等问题。而移动互联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填補这些缺陷,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中,各种移动终端不断普及。WIFI、4G网络信号已经基本覆盖了住宅、校园和公共场所等地方,再随着带宽速度的提升和价格的降低,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移动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基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正改变着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娱乐和社会生活,对于促进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热点、难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思路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我国以前的教育制度由于受社会发展制约而比较单调,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越来越暴露出我们人才培养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应势而谋,应势而动。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相适应,要充分融合新时代的人才需求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技能人才,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向培养创新人才发展,培养能够创新的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技能人才。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中有竞争力,成为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用人市场普遍存在“招人难,就业难”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培养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没有与企业需求对接起来,出现脱节现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要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根据本校的特点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或工匠技能型或创新型人才。通过错位竞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人才分类培养,形成具有特色的理论基础。学校性质定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定位要准确,形成“做人第一、能力至上”的人才培养标准,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安全稳定保障体系和升学就业保障体系。

近几年,国家大力鼓励和推行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科技创新教育也成为一种新趋势。高校的发展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加强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最终胜利。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在教育创新发展作为新趋势和高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下,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意识,为社会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力量。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脱节的问题,从而引领学校发展之路。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个性化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学校都有统一的课程体系,教师有统一的教案和方法,课堂上的学生所接受的学习形式和内容都一样。这种教育的理念是期望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结果都一样。这样教育好处是能够节省成本和资源,让学生达到社会的要求;存在的弊端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所具有的个体差异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思维方式、智力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习惯等因素,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教育。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等资源进行支撑。教师必须脱离传统教育者的角色,成为观察者、引导者、鼓励者和资源的提供者,而不单单是教育者。

(二)根据信息化要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

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推动下,各行各业前所未有地与互联网紧密结合起来。怎么样让课程体系与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需要高校通过对市场、企业等进行充分的调研,重新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知识与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充分结合,以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同时要将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企业素养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既让课程体系满足创新型人才发展要求,又让课程实现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形成兼具职业素养与工业文明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

(三)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根据信息化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助移动终端充分发挥计算机模拟仿真和多媒体的优势,推进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生活实际,结合移动终端,利用移动教学平台,通过平台进行线上课前的信息推送布置教学任务,线下课中的讲解,线上课后的作业推送、监督和答疑等。采用任务驱动的进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像游戏闯关一样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的培养。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详细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每个过程,为教学评估提供数据支撑,为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依据。实现教学的改变,以此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建立一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型高技能师资队伍

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制定教师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培训,培养教学名师和领头人才。通过引进企业能工巧匠、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才,采取“传帮带”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航人,在综合素质、教学水平、实践能力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也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借助移动互联网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技能。学校要鼓励教师多到企业去实践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产教结合,不断在课堂上引入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经过了企业实践之后,再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教师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锋队,可以将实践经验很好地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中。

(五)与企业合作,共建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对高校移动互联环境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企业所需人才要求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移动互联网环境新形态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把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学生的个性要求,探索和制定人才培养机制,组建高技能水平的师资队伍,创新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对策建议。鼓励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教学实习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操作锻炼提供广阔的平台。校企双方全方位共建专业和课程,联合开发教材,为高校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提供新的活力。

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的人才的层次、质量,所以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是否具有新时代特色,对于培养是否能够满足企业要求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至关重要。只有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创新改革,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才能让学生在毕业就业中有更大的竞争力。本文提出的观点,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怀宇,李景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教学系统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

[2]胡绍彬,郭玲玲,赵法军.基于移动网络的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6(1)

[3]张林静,郭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协同机制研究与探索[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5)

[4]蔡伟.“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5-04-09

[5]孙玲,于广华,张小蒙,等.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研究药学教育[J].药学教育,2017(2)

[6]韩路.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初探[J].电子商务,2015(6)

[7]黄靖.“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校科技,2017(Z1)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应用研究”(GXGZJG2017B135)

【作者简介】叶维裕(1983— ),男,广西合浦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技术、信息安全和网站;陈 景(1986— ),女,广西宾阳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講师,研究生,研究方向:平面设计、UI设计。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高校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