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44例
2018-01-09
福建省漳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44例
邱长安
福建省漳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凉血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单纯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自拟解毒凉血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自拟解毒凉血汤加减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疗效较好,治疗总有效率较单纯采用阿昔洛韦治疗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单纯疱疹;自拟解毒凉血汤;阿昔洛韦
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粘膜发生局限性群集性水疱为特征[1]。本病具有自限性,但有明显复发倾向。人是HSV的唯一宿主,幼年时对此病毒普遍易感,故人群中普遍感染过HSV。HSV-1主要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如抚摸、接吻等和空气飞沫传播。HSV感染后不产生永久性免疫[1]。病毒侵入皮肤粘膜后,可先在局部增殖,形成初发感染,以后沿神经末梢上行至支配皮损区域的神经节内长期潜伏,当受到某种诱因(如发热、受凉、爆晒、机械刺激等)时,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可被激活并沿神经轴索移行至神经末梢分布的上皮,形成疱疹复发[2]63。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热疮”范畴。中医学认为热疮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文献中又名“热气疮”,俗称“火燎疱”。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常在热病后或高热过程中发生,可因感冒,消化不良,劳累、经期等因素反复发作。《诸病源候论·热病热疮候》记载:“人脏腑虚实不调,则生于客热。表有风湿,与热气相搏,则身体生疮,痒痛而浓汁出,甚者一瘥一剧,此风热所为也[3]61。”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旁及面颊。皮损为群集性的小水疱,四周有红晕,多为一群,少则2~3群,初起疱液透明,2~3 d后混浊,疱破糜烂结痂,逐渐干枯脱痂而愈,留有轻微的色素沉着,原发感染可伴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3]61。临床上依据簇集性水疱,并且容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为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自拟解毒凉血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4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37±3.15)岁,病程2~7 d,平均病程(5±0.26)d。皮损发于唇部19例,发于鼻腔周围17例。均表现为聚集性丘疹、丘疱疹、水疱,伴局部疼痛不适。治疗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8±2.12)岁;病程1~10 d,平均病程(6±0.42)d。皮损发于唇部26例,发于鼻腔周围18例。均表现为聚集性丘疹、丘疱疹、水疱,伴局部疼痛不适。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热疮相关标准拟定:①皮损色徽红,其上簇集丘疱疹、水疱结痂,破后糜烂,自觉痒痛相兼;②常发生于热病后或抵抗力低时。易反复发作;③皮损多好发于口唇、皮肤粘膜交界处,和鼻孔周围、面颊及外生殖器等部位。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片(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7410,产品批号B170211180,规格:0.2/片) 每次0.2 g,每日5次。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2 治疗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自拟解毒凉血汤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自拟解毒凉血汤(生地15 g,赤芍10 g,丹皮10 g,紫草10 g,板蓝根15 g,大青叶15 g,蒲公英15 g,生甘草4 g,虎杖15 g,泽兰10 g),以上药物煎煮前用清水浸泡15 min,第一遍加水400 mL煎至150 mL,第二遍加水300 mL,煎至100 mL,合并两次煎液、混匀,分成2份,早晚各温服1次,每日1剂。年老体弱者加黄芪15 g,党参15 g。同时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次0.2g,每日5次。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保护创面,防止创面感染。
1.4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相关标准拟定。治愈:皮损全部消退,可遗有淡褐色色素沉着斑;好转:皮疹干燥,结痂,或消退约30%以上;未愈:皮疹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均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6例,总有效28例,未愈8例,治愈率61.1%,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治愈29例,好转12例,总有效41例,未愈3例,治愈率65.9%,总有效率为93.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热疮之名,最早记载见于南北朝《刘涓子鬼遗方》。因此病常发生于感冒、疟疾等病发热后,故称“热疮”,或“热气疮”。此症除多见于口唇外,亦常见于面颊及阴部。偶见于口腔、眼内、尿道、阴道等。发于上者,由外感风热之毒,客于肺胃二经,热毒熏蒸而生。发于下者,由肝胆二经,湿毒下注而生。如常反复发作者,多由于脾胃运化失健,积热上蒸而发,或由于热邪伤津,阴虚内热所致[5]。《诸病源候论·热疮候》曰:“诸阳气在表,阳气盛则表热,因运动劳役,腠理则虚而开,为风邪所客,风热相搏,流于皮肤,则生疮。初作瘭浆黄汁出,风多则痒,热多则痛,血气乘之,则多脓血,故名热疮[3]63。”
现代医学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全身播散、减少复发和传播机会。西医目前认为核苷类药物是抗HSV最有效的药物。常用的药物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2]64。临床常以阿昔洛韦片为治疗单纯疱疹发作的主药,阿昔洛韦可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嘧啶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作为病毒DNA复制的底物与脱氧鸟嘌呤三磷酸酯竞争病毒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等[2]51。单纯疱疹患者饮食应清淡,少吃油腻、辛辣食品,注意皮损局部的清洁,不要抠痂,防止继发感染,复发性单纯疱疹患者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以减少复发。中医治疗初发以清热解毒为主;反复发作者因脏腑之气虚实不调,抗邪能力低下,风热毒邪留恋所致,治宜扶正祛邪,皮损消退后还应继续调理脏腑功能,预防复发。方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泽兰活血通经、利水消肿。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教师辅导用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6.
[2]张学军,陆洪光,高兴华.皮肤性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1,63,64.
[3] 翟幸.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61,6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60.
[5]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410.
邱长安(1976-),男,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及麻风病。E-mail:1114815856@qq.com
R275.9
A
1007-8517(2017)24-0095-02
2017-11-29 编辑: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