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2018-01-08聂金凤
聂金凤
摘 要:想要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其作文能力,语文教师应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来改革作文教学。即让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做到作文意识生活化、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指导生活化、写作过程生活化,使学生汲取写作的营养,为写作提升插上双翼。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作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2-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2.08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应该而且必须是生活化的,即让学生的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教材、学校向家庭、社会、自然延伸,写生活内容,反映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作文教学意识生活化
要搞好生活化作文教学,教师首先要有生活化教学的意识。
(一)擦亮学生观察生活的眼睛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要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指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语虫鸣;引导学生阅读时政经典,了解风土人情,古今变迁;鼓励学生收看电视新闻,洞悉时事要闻等。
(二)培养学生记录生活的意识
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记录生活和学习中的见闻,并发表自己的感想。生活中的一些新鲜事,阅读过程中让自己心动的一句话,学习中的一次成功或失败,都可以记录下来,成为以后写作的宝贵资料。
(三)训练学生感悟生活的习惯
生活只是素材,要把它变为文章,就需要学生靠感悟去开发、去消化、去利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和思考观察和记录的素材,进行构思和表达的创新训练。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写都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写充满生活气息的真作文,表达真切感受和独特体验。
(一)丰富学生生活,广开作文之“源”
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除了要求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外,教师还要利用各种形式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生活,观察、体验、感悟生活,认识世界,记录见闻和感受。例如带领学生去植物园观察各种植物花草的外形、色彩、特征等,去鱼虫市场观察鱼、昆虫的各种特征等,引导学生将所观察到的内容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
(二)针对学生生活,构建作文教学内容序列
作文教学要采用大小作文相结合的方式,灵活选择、处理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内容,尽量按照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安排作文训练序列。这个序列大致可划分为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阅读生活、自我生活等,每个序列下面又可划分为更为细小的内容板块。如可以围绕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来安排作文写作,像“文明礼貌伴我行”“讲真话、献爱心、懂感恩”等。
三、作文指导过程生活化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再创造。作文指导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知之不多或知之甚少的事物,在作文指导时通过创设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交流感悟,教师进行点评。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产生亲身体验,增长见识,而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加深感悟,同时提高生活语言的创造能力。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讲述法
让学生利用“我的随身本”的记录,对曾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追溯式的讲述。
(二)图片、实物、影视法
采用图片、实物或者摄影、摄像的方法,在课堂上呈现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及生活瞬间,让学生反复观察、体验,交流感悟。
(三)课堂直播法
对于一些课堂上容易呈现的生活内容进行直播。如情景剧演出,开展演讲比赛、新闻播报赛、经典诗文朗诵赛等活动。条件允许的话,根据需要还可以把一些植物、动物等带进教室,让学生现场观察。
四、学生写作过程生活化
比如让学生写一个“尊敬的人”或“熟悉的人”,就要讓学生对要写的人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不仅要观察这个人的言行举止,还要通过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去侧面了解这个人,了解他的过往、生活习惯、性格特征以及成长轨迹等,然后综合所掌握的素材进行构思、创作,合理地安排内容结构。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个性饱满,形象鲜活。
生活化作文的写作过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教师不要硬性要求学生写多少字,用多长时间完成,一定要有深刻意义,结尾一定要升华主题等。要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自由表达。也允许能力稍差的学生迟交、缓交,但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写作速度,努力赶上其他同学的进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所有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并最终达到写出优秀作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慧.浅谈作文教学的生活化[J].基础教育参考,2009(10).
[2] 包建新.语文生活化教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