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06李素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7期
关键词:血气分析重症患者呼吸内科

李素芳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护理干预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和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促进患者转归。

【关键词】 重症患者;呼吸内科;护理干预;血气分析;呼吸频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176-01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表现多为患者体内的血氧饱和程度下降,出现心率、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且存在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并且随着病情的快速恶化,甚至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常给予药物治疗,由于用药后对患者的消化功能存在不同程度影响,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因此,给予积极有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至关重要[2]。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护理干预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3-77岁,平均(62.39±3.51)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4-78岁,平均(63.04±3.28)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等。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呼吸道综合护理,由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呼吸困难,导致呼吸道阻塞,因此需要及时清除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低流量吸氧护理,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②病情监测护理,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发展迅速,应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意识及心率等,发现异常立即告知主管医师。③气道护理,吸氧过程中应对患者气道进行合理湿化,保持气道净化,避免气道感染,防止气道黏膜受伤;定期检查气道是否存在分泌物,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等情况发生。④每天保证病房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温湿度适宜,空气消毒机消毒病房,每日两次。⑤排痰护理,指导患者增加每日饮水量,利于痰液排出,减轻痰液粘稠度,保持呼吸通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采取机械排痰。

1.3 评价指标 (1)干预1周后,记录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PH值。(2)记录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 观察组PaCO2(55.61±6.81)mmHg、PH值(7.40±0.01)均低于对照组(65.54±5.60)mmHg、(7.38±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9,4.899,P均=0.000);观察组PaO2(82.61±7.51)mmHg高于对照组(69.51±8.2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6,P=0.000)。

2.2 生命体征 观察组呼吸频率(20.61±3.60)次/min、心率(90.24±5.81)次/min均低于对照组(27.91±4.25)次/min、(98.61±6.51)次/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79,5.254,P均=0.000)。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的多发病,其主要于患者的气管、胸腔及肺部等器官组织内发病,且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等特点,治疗不及时可引发呼吸道感染,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以致病情发生恶化甚至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的现象,严重影响预后[3]。因此,加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护理干预包括饮食、用药及心理等多方面护理,通过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定时清洁病房,保持干燥,进行通风,利于改善呼吸困难等症状[4]。本研究结果显,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和PH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低于對照组,表明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促进患者转归。护理干预根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有效判断疾病的发展,并通过呼吸道、气道护理及排痰护理等全方位干预,及时发现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通畅[5]。通过排痰护理,指导患者多喝水,可减轻痰液粘稠度,利于痰液排出;加强病房消毒护理,进而减少因刺激性粉粒气体损伤呼吸道黏膜,并为患者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及使用空气消毒机,减少病房内空气中细菌,减少院内感染,使患者的身体内的各项生理指标在短时间内接近或恢复到正常状态,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6]。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斌.护理工作量智能分析系统在呼吸内科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06)981-983.

[2] 罗玉玲.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03):596-597,598.

[3] 吴莉琴,章笑英,孙晓蕾,等.强化心理支持对5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01):95-97.

[4] 杨文梓,汤丽丽,孙亮.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07):788-791.

[5] 王兰.集束护理干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08):1614-1617.

[6] 许辉,李晓光,陈艳妮,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3):2055-2057.

猜你喜欢

血气分析重症患者呼吸内科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