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小组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8-01-06刘虎年

考试周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应用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是否具有协作精神、能否与他人真诚合作,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班级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生活空间,是培养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的主阵地。

关键词: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应用

一、 指导思想

合作小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合理搭配成四人异质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老师的管、压变成学生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约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相的帮助、合作中交流碰撞,达到互补互促共同提高。把班级的宏观管理变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微观管理,降低管理难度与成本,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 具体操作

合作小组能否在班级管理中卓有成效地实施,关键在于管理方法是否合理、民主、有力度,学生是否能真正地参与进来。

(一) 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并不是忽略班团委的作用,相反更应该要加强和细化班团委的职能作用:班委会具体负责班务工作,团支部具体负责班级思想教育工作,细化各项工作,每位班团干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主要管理合作小组组长,在具体工作中以小组长为桥梁辐射管理到小组成员,从而形成班级管理中的“金子塔”。

(二) 开学一个月后,经过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的深入了解,掌握各个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间的整体差异,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成立四人异质小组(座位在一起,以便配套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四人民主推选出组长,组长从学习、纪律、卫生、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负责管理其它三位同学。由班长、团支部书记任组长成立两个组长小组,专门管理小组长,班长、团支部书记在所在小组不任组长。

(三) 小组成立工作完成后,首先进行合作技能的培训,在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的指导下,班长、团支部书记根据班级的建设目标分别做出班级和团支部管理工作计划,并向全体学生宣读,既使学生明确班级的发展方向,又使班团委工作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认知水平、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人生理想,规划个人发展的近期目标(每月目标)、中期目标(学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阶段目标),并通过个人学习,成员帮助来实现计划,小组长根据学生成员的目标,在小组内民主讨论也分三个阶段建立自己的小组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小组的发展有依据、有方向。

(四) 每周一的班会上,班主任對一周的班级工作做以总体安排和要求后,小组长组织成员讨论小组的近期目标,每位成员自己谈上周的目标哪些方面做好了,哪些方面还有不足,这一周应该怎样做。如张杰平同学爱说脏话,经讨论他上周说过两次脏话,本周争取降到一次,他的近期目标是做一个文明的人;王自成同学比较粗心,学习成绩差,经讨论他上周累计有26道错题,本周降到18道,他的近期目标是作业自己做,错题要改,争取不断进步。

(五) 每周五下午用两节课的时间,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参加,首先由小组内依照小组管理细则表统计每位成员在本周内各个方面的积分和表现,根据评价要求定出评价等级和所得红蓝星数,然后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每位成员的本周优点和不足,每位成员向小组和班级同学承诺下周自己要从哪些方面改进自己的不足,并请求同学监督他不断进步,既要求了自己,也要求了其他同学。

(六) 小组评议一般每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按上面所说的全员评议;第二阶段是周五小组内评议后,小组长只向全班汇报小组积分和表现最好的一名学生,在班级内树立各个方面的榜样和标兵;第三阶段是组内评议后,组长向全体成员汇报本组积分最低、表现最差的一名学生,起到鞭策的作用(其实评议一、两回后,需要汇报的这样的学生就越来越少,全班至多3~4人)。

(七) 期末考试结束后,集中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本学期每位同学的全面评定,内容以书面形式形成后交由班主任,班团委审议后加盖政教处公章,与素质教育报告单一并转达到家长手中,并要求家长填写意见,第二学期开学后交班主任处,存入学生的成长档案中。再重新分组,再在不同的学生中进行“碰撞”,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 取得的管理成效

经过这两年合作小组应用于班级管理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真正地感觉到了做班主任的成就感。

(一) 班级管理由宏观走向微观,学生的凝聚力强了,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由过去的“消防员”变成“总指挥”,班干部和小组长成长为“班主任”,班级内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每位同学的各个方面都处于别人的管理和自我约束中,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显著提高。正如成鸿儒同学所说:“我们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只要我们每个人好了,我们这个班级就一定会好。”

(二) 班级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每位同学通过不断实现自己的月目标,积沙成塔,各科成绩不断进步,很多原来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由三四十分达到了各科合格甚至优秀的程度。

(三) 学生的人际关系表现得更加和谐、健康、自由、平等和积极向上,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自我超越和共同发展更加和谐,合作的技能与技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合作教学时都说我们班的学生最会合作。

四、 几个预防

(一) 实施合作小组管理班级,班主任不是闲了,而是更忙了。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班级的整体发展,每个小组、每位同学的发展变化,时时对小组工作加以指导和纠正,切不可把任何事都推给班干部、小组长,自己成了“遥控板”。

(二) 合作小组评价的内容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洞,学生无法进行定量分析评定,目标的制定要适合学生实际,切不可好高鹜远。评价要客观、公正、及时,切不可断断续续,只要定下来,就要坚持到底。

(三) 加强小组评价的方式、方法的监控,指导学生的评议语言,切不可出口伤人、打击报复和进行人身攻击,避免因不公正评价而造成学生关系僵化。在班级内一定要营造出互帮、互助、互爱、团结、竞争的同学关系。

作者简介:刘虎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小组班级管理应用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