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优化措施之我见

2018-01-05张桂红

财会学习 2018年1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内部控制现状

张桂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发展势头迅猛,而企业之间的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实施与完善能够保证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以及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套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自我调节、自我約束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将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寻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为促进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优化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们正朝着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的方向迈进。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经济环境,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将对零售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实现平稳有序地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是目前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保证现代企业各项工作顺利、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证,同时还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

关于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内涵最早诞生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目前在国际上关于内部控制内涵认可的界定来自于美国1992年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发布的COSO报告中的内容,即: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及管理层、员工为了达到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升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性、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作为主要目标而提供的合理保障的一个系统性过程。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已经对内部控制的要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各国关于内部控制的要素内容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可以将内部控制氛围五个要素:内部控制环境、对风险的管理、内部控制活动、信息的沟通、内部控制的监督等。这五个要素之前并不是鼓励的,而是相互融通到整个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这五个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与企业的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之间,与企业的合法合理运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等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缺乏完善的、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环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为引起公司内部管理者、员工的高度重视。如:有的员工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一种停留在纸质上的文件、规章制度等,殊不知内部控制是一项包含了各类业务制度、业务流程的持续性的过程,需要对各种风险提前进行防范、揭示,并对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在业务流程结束后进行为自我监督与检查,最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完善。

(二)内部控制制度与流程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

不同的业务涉及到不同的部门参与,有的会涉及到多个不同共同的配合与参与才能顺利完整,特别是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时,风险管理部门、审查部门、法律部门将会根据自身的职责分别出台一些关于业务的管理办法。而这些部门之间的制度经常会存在交叉、重复的问题,这就导致某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之间出现了相互引用、相互相悖的现象。如:某资公司虽然已经建立了很多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业务流程相关制度在设计上仍缺乏健全性、完善性,这就导致该公司在业务的执行中缺乏明确的制度做指引。

(三)风险管理意识差、风险评估机制有待完善

风险防范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健康、稳定运行,更关系着现代企业是否能够在相关领域中、在同行业中赢得竞争力,同时对于企业是否能够维持较好的经营状况、保证现金流的稳定、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等奠定基础,更能够为企业维持高质量、高水准的服务创造条件。但是由于任何企业在其经营的过程中时刻都将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威胁,因此,必须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科学的评估,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有效的风险方法措施。但是,就目前在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来看,问题还较多,如:对风险的识别仍在沿用传统的模式、缺乏对各种新风险的过程性评估。

(四)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执行力度

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执行力度,企业的执行力度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缺陷。如:对项目缺乏尽职尽责的调查、项目审批的流程缺乏专业性、对项目的后期管理不到位。

(五)风险责任追究制度执行不到位

目前,在现代企业中责任追究制度已经逐步建立,一旦项目出现风险并且导致损失时,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办理流程中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进行问责。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点很难实现。究其实质主要是由于风险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影响造成的,而相关的界定和衡量责任大小的制度并不完善。

(六)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如:审计委员会,成立了独立的内部设计部门,并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而在这些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一)转变观念,强化内控意识、加强岗位责任意识

在现代企业中,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对于老员工而言工作多年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灵活度差;新员工具有较强的专业型,但是缺乏工作经验。因此,针对内部控制意识差的问题,笔者建议企业应迅速转变观念,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如:鼓励员工在针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内部控制的管理中,并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二)流程梳理,避免出现业务多头管理的现象

现代企业所面对的客户存在较大的风险,资产管理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性将帮助企业实现稳定的、健康的运行。各企业的经济业务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业务评估、审查、法律事务、风险管理等不同的部门,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先对制度流程进行树立,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保证制度的内容一定要不重复、不背离。

(三)与时俱进,构建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要求现代企业应该将利率风险、政治风险等全部纳入到风险识别系统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科学的、全面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体系。

(四)专业化建设,提高公司内部审计质量

首先,要加强对审计人员专业化的培训。这也是防范不良资产重组项目中各类风险的重要抓手。如:这些人员不仅具备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审查能力,更是在某一行业、领域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间接,并擅长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其次,审查审批流程要实现差异化管理。

(五)激励机制,细化风险项目奖惩与约束考核机制

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应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考核激励机制。如:认真梳理可能引发的风险项目并进一步明确责任,有独立的考核部门对风险项目员工进行认定,并给予相应的奖惩;再如:对于在风险项目化解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必须基于物质、精神上的奖励。

(六)垂直化管理,实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

内部审计要求现代企业的审计部门对内进行控制要实现其操作的合规性、控制的合理性,并对其进行评价和督导。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对内部审计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构建完全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内部审计体系。

四、结语

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及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面对经济发展下行的状态,现代企业正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的优化,不断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公司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嘉怡.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J].纳税,2017(02).

[2]耿军.企业内部控制策略问题实证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5).

[3]甘露.企业内控制度有效性及改善路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05).

(作者单位:北京国和嘉信税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内部控制现状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