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氏太极家族的形成

2018-01-04和慧超

武术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世系

和慧超

摘要:文章基于家族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赵堡和氏一族的溯源:梳理自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起的和氏太极家族世系。得出和氏太极家族至今已有八世,自一世和兆元创“带理架”,传授于子孙,便于家族内世代传承,在技术与理论上不断修润完善,最终形成和式太极拳,也使得和氏一族于万千普通家族之中蜕变为太极家族。

关键词:和式太极拳 太极家族 世系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 2018) 9-0066-04

1 赵堡和氏家族的溯源

赵堡村位于黄河北岸,历史悠久,经济文化繁荣,商贾云集,素有富冠海内美誉,是温县的东大门以及中州的重要古镇。和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然现今居住在河南温县赵堡的和氏一族并非当地的原住民,是在明朝的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迁徙而来。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为严重,温县南滨黄河,洪涝灾害严重,加之蝗蝻遍野,温县境内人口锐减。同时元朝統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连年的战乱纷争,致使民不聊生。据《温县志稿》记载:“洪武初年,因元末铁木尔守怀庆,明兵久攻不下。及统一天下,太祖迁怒于民,加屠戮,时温民死者甚多。……洪武二年,徙山西之民于温县。今考各碑碣墓铭之类,其原籍由山西洪洞迁来者十居八九云。”[1]

本研究在调研期间走访赵堡和氏一族,参考与温县赵堡临近的博爱和庄《和氏宗谱》印证出赵堡和氏确系迁徙于山西洪洞,并将赵堡和氏家族起源梳理如下:明朝洪武年间,政府运用强制执行的手段将山西省的部分居民外迁,赵堡和氏家族的始祖和善便是从那次的大迁徙中来到河南的,与他一同迁徙而来的还有他的同胞兄弟和成,定居在现今的博爱和庄。洪武五年,和善只身来到古镇赵堡,因为人和善,和睦邻里,世人称其为善老,自此和氏一族便在赵堡繁衍至今已逾二十五世。现今赵堡村人口近万,姓氏过百,是我国一般村落所罕见的,然而和氏家族由于几百年来的战火天灾及和氏族人的外迁,如今人口仅二百有余,在一个万人村落里,和氏家族并未能称得上是当地的大家族。和氏一族自迁至此地,多以行医治病为业,在当地颇有影响,被誉为“杏林世家”。直至现今,赵堡的和氏族人依然在当地开设有诊所,悬壶治病。

2 和氏太极家族的世系

清朝嘉庆年间,赵堡和氏家族已繁衍数十代。和氏家族第十八世族人和兆元(1810-1890)字育庵,他是和氏家族一位杰出人物,始创了和式太极拳,他的诞生也催生了和氏太极家族的形成。本研究认为自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和兆元起,和氏太极家族得以逐步形成与发展,就和氏太极家族而言,和兆元即为一世,后代依此排开。赵堡和氏家族的族谱于日本侵华时期损失大部,加之族人外迁及文革时期族谱为“四旧”之列,所以时至今日赵堡和氏家族的族谱遗失殆尽,现如今和氏后人也在多方收集资料编纂族谱,所以关于和兆元与其后代的大部分资料都是与和式太极拳相联系,主要作为拳种研究的补充,没有为太极拳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和兆元后人所能掌握的资料并不详实。从本研究角度出发,也仅将与和式太极拳发展息息相关的和氏后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2.1 第一世

1810年,和兆元诞生在这个世代为医的家族,他的父亲和彦方精通医术,在当地颇负盛誉,和彦方为使儿子秉承家学,常常嘱咐和兆元习文学医,和兆元自幼便聪颖过人,在医术方面也颇有造诣。致使和兆元习武创拳的一位重要人物即是他的姐夫李棠阶。李棠阶(1798-1865)字树南,是晚清时期理学复兴的大儒,三朝帝师。在李棠阶的生平年谱《李文清公年谱》中记有,嘉庆二十三(1818)年,李棠阶先生21岁“正月,亲迎夫人和氏(温县人)”。这里所说的和夫人即是和兆元的姐姐,所以李棠阶常称和兆元为二弟。在家族研究中,姻亲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李棠阶与和氏一族二者关系密切,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丝丝相扣的联系。

赵堡地区尚武之风浓郁,加之清朝道光年间社会动荡,李棠阶见少年时期的和兆元天资聪颖,活泼机敏,有习武的天份,便劝其兼习武技,和兆元在其姐父李棠阶的鼓舞下,经得其父同意,便拜师于赵堡镇一代名师陈清平。和兆元聪敏好学,功夫出类拔萃并且尊师重道,深受陈清平的赏识,陈清平遂将其收为人室大弟子,和兆元得到了师父的倾囊相授,全面继承了陈清平的拳技理法。1836年,李棠阶因母忧回乡,见到已26岁的和兆元,其习文学医举止得体,加之近十年的习武练功,武艺精湛。李棠阶在为母尽完孝道后,便常邀和兆元随其一同走访多地执行公务,和兆元在李棠阶身边一直担任着护卫、文秘等工作。在李棠阶的日记中多有记载其“行功”“说拳”,在其道光十八年的日记中便有“拳勇以虚灵为妙用,因人之力制人。不参己力,可悟圣学。未来不迎,已来不滞。”[2]这样解析拳理的话语,他虽未提及自己习练太极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李棠阶也是有一定武学造诣的,当时,对拳术的思考也完全符合现今太极拳的理论要求。李棠阶在河朔书院主讲时,于他日记中记载此期间多与和兆元议事、处理事物。和兆元跟随李棠阶走南行北执行公务,虽多次遭遇劫寇,但他都始终坚持以武技赢人,以武德服人。流传的许多关于和兆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赵堡镇等地被人传颂。和兆元长期受到李棠阶理学思想及其对拳艺理解的影响,功夫日益精进,在理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陈清平曾夸赞和兆元“闻一知十,拳艺尤得骊珠之妙”[3],对和兆元的拳艺给予肯定。和兆元身为陈清平大弟子常代师授拳,所以研究多有指出和兆元对众师弟的拳架及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也曾赴赵堡镇拜访陈清平,在李亦畲手稿的《太极拳小序》中记载武禹襄“研究数月,而精妙始得,神乎其技矣。”武禹襄与陈清平有师徒之情,身为陈清平大弟子的和兆元与武禹襄有同门之谊。和兆元与武禹襄不免会有切磋交流,武禹襄其后传出的《太极拳论》及其所著论述也有可能受到和兆元武学思想及行拳风格的影响。

同治元年,朝廷开始起用旧臣,李棠阶便奉旨进京,并上疏言论治策之道,官位一路连升,直至担任军机大臣。在李棠阶同治元年的日记中记载:“早晨率儿洊、侄濬及损之、育庵起程。”[4]和兆元在护卫李棠阶进京供职期间,常会替李棠阶处理一些事务,并会为李棠阶担任校对、抄录的工作,因和兆元长期辅佐李棠阶有功,清廷授予其“武信郎”一职,和兆元的处世能力及文化修为由此可见一斑。和兆元因武艺超群,多年来伴随李棠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造就了他广袤的气度。同治初年,和兆元在北京供职的,此期间也是多名武林高手在京城创立门派的时间,如杨露禅、董海川、刘仕俊等人。习武之人讲求切磋交流、以武会友,他们之间是否有所交集不得而知,而和兆元武学造诣也必定受到了京城武风的熏染。本研究调研关于和兆元返回故乡及晚年生活方面时,发现对此在当地多有传说,坊间流传版本也较多,有指出和兆元晚年返回故里专心拳术,还有指出和兆元后因得罪权贵遣返,现阶段无法对此得出定论。和兆元晚年将毕生所学传授于子孙,虽有代师授徒却并未收徒,晚年处世低调,身份显贵却谦和内敛,所以这也是他晚年生活诸多说法的一方面原因。

和兆元在长期的理学熏染与跌宕的际遇下对中华武学精华兼容并蓄,对所学技艺有了理论的提升。由于和兆元所练拳架突出理论指导,强调体用一致、技理相合,故被称为“带理架”,顾名思义即为蕴含理论的拳架。和兆元所创“带理架”使当地拳界在拳法、理论上受到很大影响。留传有《太极拳谱》《太极拳要论》《耍拳论》等拳谱、拳论。

2.2 第二世

和兆元育有四子为润芝、勉芝、敬芝、慎芝。和兆元晚年将毕生所学传于子孙,其中子辈拳艺突出者为润之、敬芝。

和兆元的长子和润芝,字泽甫(1836-1916),从小跟随父习练拳术,研习医理,最终得承家学。和式太极拳历代宗师陵园对其碑文有以下记载:“咸丰年间,于赵堡悬壶济世,其岐黄之术、太极拳神迹,素为大众所仰。润芝公德行素著,淡泊名利,令名播于乡里,时人尊之为‘大师傅。”[5]和润芝以行医治病为业,除此之外他还兼任教书,并将拳术传子庆喜、庆文、庆台。他与父亲和兆元一样并未公开收徒,只將拳艺与人切磋。

和敬芝,字式甫(1850-1918),是和兆元公的三子。文韬武略,其拳术得到了父亲的真传。同治年间,随李棠阶之子李建参赞政务,在侯尔良的《和式太极拳精义》中还提到和敬芝曾辅佐过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6]被例授“文林郎”。其后在河朔书院讲学,群才兴焉,并著有《高手武技论》传世。和敬芝身兼官职,后以讲学为业,所以也并未公开收徒,仅将拳术传于子侄。

2.3 第三世

二世之后族人诸多,本研究根据研究需要仅择取与太极拳联系紧密者,其他族人不再一一赘述。和氏太极家族在三世时因为社会的变迁也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和庆喜,字福棠(1857-1936),是和兆元的长子长孙,深得祖父喜爱,因此得到祖父亲传,是和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在和式太极拳历代宗师陵园内碑文中对和庆喜记述如下:“自幼随父习拳,颖悟非常,兆元公深赏之,亲授以太极拳,技理大进,冠乎侪辈。庆喜公谦冲和善,绝技在身,未尝忘藏器之道也。适逢乱世,无由传艺。公元一九二八年,民国大兴国术,风云继起,庆喜公乃以七旬高龄,出山授艺。”[7]和庆喜恰逢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他的一生也随着社会的变迁有着跌宕起伏的经历。时至1928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国术得以中兴,在此形势下和庆喜不顾71岁的高龄,决意弘扬家传武技,广收门徒。由于早年和氏族人仅在家族内部传承外人难窥门墙,和氏后人的武技早已声名远扬,一时之间和庆喜门前门庭若市,拜师求艺之人络绎不绝。和庆喜不仅技艺高超的武者,拳术教学能力更为突出。他在教学上主张因人施教,根据徒弟的身体特征以及文化程度的不同运用不同教授。在几年内,培养出了大批的武学精英。如和学信、和学敏、柴玉柱、刘世英、郑伯英、郑悟清、郝玉朝、陈桂林、郭云等。这些门徒可以称为其后和式太极拳发展的中坚力量。1931年七十四岁高龄的和庆喜亲自率徒去参加省会开封国术擂台赛,其弟子之精湛拳艺,技压群雄,威震武坛,赢得“拳艺高水平”称号。和庆喜打破了和式太极拳仅在家族传承的局面,使和式太极拳被世人认识,广传门徒也丰富了和式太极拳技理,推动了和式太极拳发展的进程。和庆喜并著有《习拳歌》《耍拳解》等论述传世。

和庆文(1872-1948),和润芝次子。他继承家传的太极、医学。尤其潜心医学,精通中医内科、跌打损伤及疑难杂病。开设“文盛堂”药号,治病救人,和公乐善好施,贫困病者,施医舍药,乡里同道皆推崇其人品。[8]和庆文主要以行医为业,但是他的涉猎极广,在其碑文中便记有如下一事:“悬壶之余,雅好堪舆,山西某地素旱,多方掘井,均不得水。庆文公行医至此,嘱乡人于树下九步之遥掘井,竞得水源,村人视之为神。”[9]在赵堡村内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奇闻轶事。1938年,日寇祸华,和庆文举家迁避宝鸡,其子学信、学惠跟随父亲迁居避乱,并继承家族衣钵,行医习拳。

2.4 第四世

四世起,家族已逾百年,年少辈份长的现象已逐渐凸显,如五世的和士英便比四世的和学俭年长二十一岁。家族内部族人也逐渐繁多,由于时局动荡,日寇祸华,大部分族人外迁,期间也造成家族资料遗失,对拳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和学信是和庆文的长子,字世孚(1890-1957)。性情豪爽侠义,自幼跟随父亲习拳,伯父和庆喜开山授拳后便跟随伯父习拳。得到了和庆喜的倾囊相授,全面继承了祖传拳艺的技法与心法。抗战期间和学信跟随其父和庆文迁避宝鸡,在当地行医授拳受人敬重,被当地中医学会推举为中医师。新中国成立初,和学信因思恋故土便举家迁返赵堡,在家传子士英、±俊。他是和氏家学的主要传人,中医拳艺无不精通,并整理收藏家族资料,其中便有多部拳理拳论。

和学俭(1939-2002),为和庆台之子,自幼秉承家学,为人宽厚,在90年代时为和氏家族辈分最长,所以在家族内部颇有威望。在武艺方面深得和式太极拳之奥秘,武学过人,而且武德高尚,无论国内外武林同道前来切磋交流,他都以礼相待,以技服人,从不自傲拒人,他以“万两黄金不卖艺,十字街头送志人”为信条,将家传拳术择人而授,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倾囊相授并且从不收取费用。1993年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赵堡和氏太极拳研究会”,他被推举为第一任会长,此后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赛事,为推广和式太极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5 第五世

第五世时,外迁族人逐渐回乡,但部分外留。经历了连年的战乱家族内部较为涣散,由于社会的变迁,家族内部人员对待家族事务也逐渐冷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家族意识的复苏,和氏太极家族的族人也逐渐开始整理家族事务,年纪最长、威望最高的和士英曾一度为修撰家谱,整理拳论,搜集中医验方而努力,终将未竞事业托付于子孙。和士英,字立明(1918-1987),和学信长子。因其全面继承家学中医、太极拳,为人直爽,所以在家族中颇具威望1983年,国家逐渐开始重视武术事业的发展,和士英便在其行医的闲暇,开始积极搜集、整理拳理拳论、中医验方,并手辑多本,为和氏家学的传承与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士英对拳法的教学如自己练习一样,颇为严格。在和有禄的书中曾记述了父亲和士英严格教授拳法的事例,并且还包括对家学中医的学习过程,在他的记述中可以充分看出和士英对待家学传承的严苛以及对子女教育的良苦用心。和士英的传人有其子定元、定乾、定中(又名少平)、定国(又名有禄),侄子定宇及侯福明、戴忠铭等。和士俊,和学信次子。自幼出类拔萃,全面继承家学。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在温县任教,后曾在河南中医学院、河南省卫生厅任职。在“大跃进”和“反右倾”期间,于1959年9月被打为“右派”,后在1981年9月平反,事件致使和氏太极家族族人在从业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族人之间关系涣散,亲和力渐失,在家族关系中影响较为重大,一定程度上也滞缓了和式太极拳的发展。

和宝森(士诚)与和宝国(士贤)在和氏家族中辈份较大,是现如今和式太极拳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发展至现今,他教授弟子众多,传拳地域广泛。和宝国生于1967年,跟随父亲和学俭习拳,性格豪爽,痴迷家传武学,所以从小在武技方面出类拔萃,多次参与武术赛事并取得优异的的成绩,现如今也在全国各地传拳,徒弟遍布海内外。

2.6 第六世

和氏太极家族第六世是和式太极拳崛起的一代,六世族人视拳若珍宝,积极弘扬推广,加之国家对传統武术的重视,和式太极拳逐步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其中和士英的后代影响最大。和定乾为和士英次子,自幼习练家传太极拳及器械,30年来勤练不辍,忠实继承祖传拳技,武技高超鲜逢对手。自八十年代初出茅庐一战成名,一度引领着和式太极拳的发展。

和士英的第四子和定国,又名和有禄,是和式太极拳现阶段的代表性人物,是促使和式太极拳崛起的关键人物。自幼起便深受父亲和士英的青睐,加之聪颖好学,不仅武艺精湛对拳理研究也颇有心得,他具有长远的目光,积极寻求和式太极拳发展的途径,和学俭也曾对他给予厚望,将和式太极拳发展的重任委托于他。和有禄搜集整理了和式太极拳的珍贵材料,多方拜访和式太极拳习练者,撰写了《和式太极拳谱》,这是和氏太极家族第一本公开著作,其学术价值很高,收录了和氏家传拳谱,总结了和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和技理内容,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和式太极拳。和有禄现如今传拳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并促使多地成立了和式太极拳协会组织,使和式太极拳成规模化发展。他组织筹建“和式太极拳学院”“和式太极拳历代宗师陵园”“和式太极拳宗师纪念堂”等项目。和有禄对和式太极拳现如今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3 结论

本研究将和氏太极家族世系传承汇编如图1所示,和氏太极家族至今已有八世,但繁衍并不昌茂。自一世和兆元创“带理架”,传授于子孙,便于家族内世代传承,在技术与理论上不断修润完善。于二世时,和敬芝著拳论,将对拳的思考与理解留于后世。至三世和庆喜始,拳架的技术与理论已不断成熟,并且也不再是原来单一的家族传承,出现了师徒传承这种“拟制血缘”的传承方式,和庆喜广收门徒,为拳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面对非家族人员的教学时,拳架的教授也由以前的家教形式逐渐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并且由最初的“带理架”出现了“和家拳”“和氏太极拳”等叫法。直至第五世、第六世时,和式太极拳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和兆元所创“带理架”随着岁月的积淀,逐渐丰富完善为独具特色的拳架、拳法理论、文化内涵以及习练方法,且自成体系,世代传承,被世人称为“和式太极拳”,现已成为太极拳的重要流派。和氏家族也于中国万千个普通家族中,蜕变为和氏太极家族。

参考文献:

[1]张 雷.集体记忆与精英行动——一个关于太极拳发源地的社会人类学个案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大学,2004.

[2]李棠阶,穆易.李文清公日记[M].湖南:岳麓书社,2010.

[3]宋蕴花.赵堡太极拳图谱[M].西安: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李棠阶,穆易.李文清公日记[M].湖南:岳麓书社.2010.

[5]碑文

[6]侯尔良.和式太极拳精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7]碑文

[8]和有禄.和式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J].中华武术,2003(11):32-33.

[9]碑文

猜你喜欢

世系
宇文部世系问题研究
李贽的世系和出身
察哈尔格西《厄鲁特王统世系》译注
辽耶律休哥世系考
关于黄帝世系的文献及其形成历程
清代翁牛特右翼旗贵族家谱考述——以哈赤温至图兰杜棱汗世系为中心
新见《源伯仪墓志》及中古源氏世系补考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唐贞休世系再考
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