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隐喻分析的新方法❋
——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系统隐喻分析
2018-01-04单理扬
单理扬
复旦大学
语篇隐喻分析的新方法❋
——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系统隐喻分析
单理扬
复旦大学
Cameron将源于自然科学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引入隐喻研究,使以隐喻为切入点的话语分析产生了新动向。基于此,研究者们提出以纵跨话语事件、服务相同话题且表意相关的系统隐喻来考察隐喻语言在语境中的表意系统性。本文介绍系统隐喻的理论基础,将其应用于语篇分析。研究显示,语篇中的系统隐喻在语义类型、轨迹形态及交互关系上具有多样性,利于揭示隐喻语言对话题进行塑造的系统程度,可构建具有语境性、动态性、交互性与回溯性的分析视角。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复杂系统,系统隐喻,话语分析,隐喻
1.引言
隐喻是思想、情感和价值判断的载体,是话语分析的重要研究对象。当前,相关研究多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梳理语篇隐喻的概念域入手,以此考察语篇的话语构建策略(Charteris-Black 2004;Musolff 2006;Goatly 2007)。这开辟了话语分析的认知语义学路径,在我国学界应用广泛(纪玉华、陈燕2007;张蕾、苗兴伟2012;凤群2013;周红英2015)。但现有研究多以部分分析法描写隐喻的概念域选择。隐喻语言在语境中具有怎样的自发组织形态?此为亟待探索的新课题。
近年来,Cameron、Gibbs和Deignan等研究者将来源于自然科学的复杂动态系统理论(Complex Dynamic Systems,简称CDS)引入隐喻研究,为考察隐喻语言在语境中的自发组织形态开拓新视野(Cameron 2003;Cameron&Deignan 2006;Gibbs&Cameron 2008)。基于该理论,研究者们提出以纵跨话语事件、服务相同话题且表意相关的系统隐喻(systematic metaphor)为抓手,考察隐喻语言在语境中的协同互动(Cameron,Robert,Zazie,John&Peter 2009)。相关研究陆续见刊,意味着系统隐喻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日渐成熟(Cameron,Pelosi&Feltes 2014;Ritchie&Cameron 2014;Semino,Demjen&Demmen 2016)。然而,多数现有研究聚焦某个系统隐喻对话题的动态框限,对系统隐喻间的交互缺乏关注。同时,分析对象以动态对话为主。虽然Cameron(2007:111)和Musolff(2012:305)认为该方法亦适用于语篇的隐喻分析,但尚无实证研究。
结合CDS的隐喻研究逐渐引起我国学界关注,已可找到少量的译介(陈清、曹志希2011;陈朗2014,2015;卢植、茅丽莎2016)。为拓展语篇隐喻分析视角,本文系统梳理隐喻分析的理论基础,结合案例语篇探讨三个问题:语篇的隐喻语言使用是否具有系统性?隐喻的语言载体可构成怎样的系统隐喻?系统隐喻的分布与交互如何影响语篇话题塑造?
2.理论基础
系统隐喻由 Cameron(2007:127)提出,指“纵贯话语事件或语篇、实际表意相似并且涌现于相同话题下的隐喻载体之集合”。它们由研究者通过隐喻识别、话题分类及表意归纳得到,呈现为交织的思想线条,且被赋予标签,如“寻求冲突和解是向相同的终点迈进”。该方法以Vygotsky和Bakhtin的语言哲学思想为前提,以CDS构架实证研究。下文将简述以上理论及它们与隐喻研究的契合点,进而介绍它们如何指导实证研究。
首先,Cameron(2003)借鉴 Vygotsky 的语言观论证了历时分析对隐喻研究的重要性。Vygostky(1986)在Thought and Language一书中提出,思想对语言的选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具有尝试性的。即思想在找到固定表达方式前,会流淌于不同语言载体间(Vygotsky 1986:217)。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每缕思想都在变化与发展,从而发挥功能、解决问题,故语言对思想的表达随之变化。因此Cameron(2003)提出,在隐喻分析上,若停步于概念域分类,便只能静态地观察语篇隐喻的认知域特征。她观察到,历时地考察话题对隐喻语言载体的动态选择利于揭示话题在认知塑造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能纵向切入隐喻表达的生成过程,为隐喻研究提供更具动态性及回溯性的分析视角(Cameron 2003)。
其次,在描写隐喻语言的交互上,Cameron(2003)借鉴 Bahtkin的复调理论(heteroglossia)。该概念来自音乐领域,指不同旋律协同构建和谐曲调的现象。Bahtkin(1981)认为复调性是现实话语的根本属性:社会现实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故其描摹话语如同交响乐,以交织状态呈现,且研究者无法以对构成元素的单线还原来描写整体特征。Cameron(2003)认为隐喻的使用亦为复调:对同一话题的隐喻塑造有多种可能,它们各有侧重、协同互动,且研究者无法以观察某一隐喻的特征来描写话题的整体属性。这对实证研究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应关注隐喻语言载体间是否有联系,以系统隐喻对相关载体进行归纳;其次,需观察系统隐喻间如何交互、有否规律。已有研究中,对前者的实践较多,对后者的考察尤为欠缺。故本文亦关注系统隐喻之间的协同互动,从其交互形态寻找互动成因。
基于上述思想,系统隐喻分析以CDS作为形上论(supra-theory)构架实证研究。CDS是21世纪的领军理论,倡导不再以变量分析法或部分分析法描写现实中更复杂的系统联动。其核心概念为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s),具有以下特征:复杂性,即构成元素和施动体丰富多样、互动方式多元;动态性,即构成元素与施动体始终变化,互动方式亦始终在变;开放性,即新元素和施动体随时可进入系统;非线性,即系统的整体变化不可预测,无法以变量分析法找到规律;此外,系统可具自发组织性和共适性,有时体现为相对稳定的状态(Larsen-Freeman 1997;Cameron&Larsen-Freeman 2007)。Cameron(2003)认为复杂系统与话语事件的隐喻使用不谋而合:首先,话语事件的隐喻使用体现为形态多样、相互联结的语言载体,且它们与语境的互动方式多元;第二,隐喻形态与其服务语境皆始终在变,它们间的相互影响也持续变化;第三,随时可能有新隐喻出现,扰动话题表意;第四,隐喻使用不具线性规律,随话语事件展开而冒出;此外,隐喻语言有时会呈现出较稳定的形态。
研究者们因此以CDS的视角与术语来构建系统隐喻分析法。首先,在描写话题对隐喻语言的选择上,研究者参照CDS的时域性分析理念,将引体(attractor)和阶段转身(phase shift)纳入描述语言(Cameron,Robert,Zazie,John&Peter 2009)。引体指将变化的系统吸引至某特定状态的元素集合,而阶段转身指引体发生交替变化的时刻(Cameron&Larsen-Freeman 2007)。在具体操作层面,研究者先将话语事件分为若干时间单位,标记每处隐喻的出现时刻。若话题持续停留于某类隐喻载体,则称其为引体。其出现或消失的时刻就是阶段转身,是标记隐喻使用变化的抓手。对引体和阶段转身进行标记与观察,利于考察话题表意的语义特征和稳定性。其次,在考察构成元素的交织上,CDS倡导回溯、不降噪的描写方式,要求忠于元素实际出现的轨迹,在描述阶段不做筛选。故系统隐喻分析倡导将话题中出现的隐喻按照实际表意归纳分组,在时域坐标图中一一标记出现位置,不在标记阶段做任何筛选。这能为考察隐喻语言的协同互动提供充足的素材,利于捕捉隐喻语言的现实交互。因此,系统隐喻分析具有动态性、交互性与回溯性,能提供独特的观察切面与丰富的研究维度。
3.案例语篇的系统隐喻提炼
本文案例语篇为2017年1月17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伦敦市中心兰卡斯特宫发表的演讲,取自《The Times》当日公布的逐字稿,全文共含6387个单词1。语篇对退欧及英国未来发展的话语构建为特定时刻下的动态过程,故话题对隐喻语言载体的寻找未完全稳定。同时,语篇的隐喻载体丰富多样,在演讲进行的时空中交织出现。故该语篇的隐喻构成动态、交织的复杂系统,适用于系统隐喻分析。
表1 以Excel提炼语篇系统隐喻的操作界面
在提炼系统隐喻上,本文借用Wmatrix软件提高隐喻识别效率,再以Excel表格对语篇的每处隐喻进行标记,为寻找系统隐喻塑造维度。首先,以Wmatrix软件的语义赋码功能对语篇词汇做分类,从中选取具始源域特征的语义域,生成词表,以便最大程度地提取候选隐喻(Koller,Hardie,Rayson,Semino&Lancaster 2008;Rayson 2008)。接着,参考Steen等语言学家提出的MIP(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结合语境获取隐喻载体(Pragglejaz 2007)。需说明,MIP的识别单位为词,但本文也纳入了短语。随后,以Excel软件对每处隐喻进行标记。表1中,第一栏为隐喻的语言载体,能为观察隐喻语言的变化提供素材。第二栏为载体标签,以大写英文单词做标记,按隐喻在动态语境中的实际表意归纳(龙玉梅、汪云芳2016)。第三栏为隐喻所在行号,模拟其出现时刻。这是因为Cameron(2003)分析动态对话时采用的语调单位(intonation units)无法用于语篇分析,故笔者以39至40词为一行,作为时域单位。第四栏为话题(key topic,简称KT),并非语篇小标题,而是语篇的主要话题,需反复阅读提炼。案例语篇含4个话题,即退欧前英国与欧盟的关系(KT1),退欧后英国与欧盟关系之展望(KT2),退欧后英国的国际角色(KT3)与退欧后英国的发展蓝图(KT4)。最右为索引行,方便检索语境。
图1 KT1的隐喻使用轨迹
将表格按话题拆分,按行号升序排列,便可得各话题的隐喻使用轨迹。在各话题表格中,系统隐喻就是指载体标签相同的隐喻载体之集合。其中,在某些时刻集中出现,并且对系统表意形成框限的就是引体,为本文的重点观察对象。
4.系统隐喻的分布与交互
本文以坐标图展现各话题的隐喻使用轨迹。在质性分析上,首先结合时域性分析视角,观察系统隐喻的分布情况,接着结合语境考察系统隐喻的交互方式和成因。以下图中,每个黑点为一处隐喻,向上对应载体组(已译成中文),向左对应其出现行号。较大的黑点表示载体组相同的隐喻出现在相邻行,另有几处隐喻的载体组与行号皆相同,但对轨迹无影响,未重复展示。线段连起先后出现的隐喻,形成轨迹。长框内为轨迹较长的系统隐喻。其中,粗框比细框标记的更具纵贯性。下文结合图示展开质性分析(引号中为隐喻载体或系统隐喻的中文翻译,括号内数字为行号,下同)。
图2 KT2的隐喻使用轨迹
图1展现演讲者构建退欧前英国与欧盟关系的隐喻使用轨迹。其中,“欧盟是障碍”、“留欧导致冲突”及“留欧是下坠”三个系统隐喻轨迹较长。友情、结盟、情绪和空间隐喻出现次数极少,处于主要引体轨迹上。在话题对隐喻载体的动态选择上,KT1多次停留于障碍隐喻上,形成话题的主要引体。其次,演讲前部,KT1多次停留于冲突隐喻上,构成话题的前部引体,渲染了事件背景。系统于第69行发生阶段转身,进入下坠引体与障碍引体的共同控制阶段。可见随着演讲展开,KT1的隐喻使用负面评价义渐强。
在交互方面,KT1的系统隐喻具有因果关系:在演讲者构建下,欧盟的设障引发了冲突,冲突导致更多摩擦与两者关系下行,这为退欧塑造了理据。在前部,障碍隐喻构成了冲突隐喻的成因。演讲者提出,退欧是“丧失与世界的纽带”,无法与“广阔天地”进行“大胆拥抱”(21、21、21)。这暗示英国不甘受限,为冲突隐喻埋下伏笔。紧接着,冲突隐喻描写欧盟将各种政策强加于成员国的后果,例如欧盟要求各国“向统一屈身”,试图“诉诸蛮力”,像“握紧的拳头”,要把各部分“捏碎”(25、29、29、29)。随后,演讲者以下坠隐喻,即英国国内平均工资的“下落”,细述留欧对英国的负面影响(69)。演讲后部,障碍隐喻与下坠隐喻存在因果关系。例如演讲者提出留欧是“受限于共同决策”,被关税政策“束手束脚”,“卡在”政治决策受限的“炼狱”中(98、101、114、114)。这会使英国与欧盟间的好感度“骤降”,两者关系出现“坠崖式下跌”(113、119)。
图3 KT3的隐喻使用轨迹
图2 展示演讲者在展望退欧后英国与欧盟关系上的隐喻使用轨迹,显示“维持友情”和“做成交易”为两个主要引体。在话题对隐喻载体的动态选择上,KT2经历了三个阶段。图2显示,KT2在开头由友情隐喻控制,构成话题基调。从第40行起发生阶段转身,转入交易引体控制,持续至第138行。也即,交易隐喻代表英国退欧背景下英国与欧盟的相处新模式:演讲者希望双方谈妥条件、划清利益。演讲后部,KT2回归友情隐喻,显示演讲者认为两者相处模式虽有新变化,但维持友好合作是基本准则。此外,结盟隐喻在局部涌现,距离、旅程和自由隐喻为闪现因素,但都未对系统形成牵引。
在系统隐喻的交互上,KT2中多见并列关系与反差关系。图2显示,结盟隐喻与友情隐喻频繁并列,形成“乐于合作的同盟与密友”、“来自欧洲的密友与同盟”、“基于友情与同盟的伙伴关系”等短语(34、38、112)。这说明英国与其他欧盟国家除传统友谊外,还在多领域具有共同利益。同时若将友情与结盟隐喻算作一类,则其与交易隐喻存在四次颇具反差的交互。在前部,演讲者希望与“来自欧洲的密友与同盟”维持良好关系,后面却很快过渡到“要做成合算的买卖”、必须为“交易”谈判(38、39、41)。再如在中部,演讲者严肃提出在公民海外权益上“把账算清楚”,随即又亲热地称欧盟为“亲切的友人与邻居”(75、79)。在后部,两者关系从“基于友情与同盟的伙伴关系”切换至“交易的谈判双方”(112、125),又从“做笔合算买卖”转换到“全方位好邻友”(136、141)。盟友关系与锱铢必较的交易关系间存在反差,却频繁转换,显示双方关系的共同利益与现实矛盾并存,处于关键的变化阶段。
图4 KT4的隐喻使用轨迹
图3显示,在构建退欧后英国的国际角色上,隐喻轨迹较复杂。纵向看,KT3在友情、结盟、空间和亲密这四个系统隐喻上停留次数多,但四者轨迹都较疏松,对系统的牵引较弱。同时,KT3内无阶段转身:四个主要系统隐喻往复交替,从未在某时刻以某系统隐喻为主,而是共同贯穿三个隐喻集中出现的簇群。此外,KT3短暂停留于旅程、自由、光明及领导隐喻上。这显示KT3内无统领性引体,隐喻使用是多线并行的。
交互方面,KT3的系统隐喻两两关联,具并列关系或因果关系。友情与结盟隐喻并列,三度以短语“老朋友与新同盟”出现,在末尾则呈现为“来自各大洲的友人、伙伴与同盟”(6、78、102、155)。且上述隐喻与“奔向宽广天地”、“伸开双臂”、“欧盟以外的”等短语搭配,显示演讲者希望以退欧来拓展外交格局。同时,空间隐喻与亲密隐喻具有因果关系。在开头,演讲者将退欧定义为“拥抱世界”、“拓宽视野”,从而使国家成为人才的“磁铁”、先锋的“家园”(1、1、4、4)。在中部,演讲者指出“冲破束缚”与“拓展天地”能使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更亲密,如在与美国的贸易往来上“远离队尾”、“成为排头”(92、94、95、95)。在后部,演讲者指出退欧“利于拓宽天地”,这能使英国以优惠政策“拥抱”全球的投资人(142、145)。这显示,演讲者认为获取发展空间是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关系的前提。此外,在演讲中后部,领导隐喻与光明隐喻的交互具因果关系,即英国若成为全球格局“领头人”、“先锋”和“领袖”,便能为其他国家的发展“点灯”(104、105、121、107)。可见在塑造退欧后英国的国际角色上,拓展格局、促进合作是主要思路,成为领导者为愿景,隐喻使用具多元性。
在塑造国家的未来蓝图上,隐喻分布零散,系统性不强。在话题对隐喻载体的选择上,KT4在旅程隐喻与汇聚隐喻上的停留时间稍长,但两者轨迹都极疏松,不构成系统的引体。同时,系统内不存在阶段转身,因为未见有任何系统隐喻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对话题形成吸引。可见,KT4并非演讲者的表述重点,未形成统领性思路。
交互方面,KT4的系统隐喻间存在因果或并列关系。首先,旅程与汇聚隐喻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演讲者认为退欧是“一条更好的道路”,能够“使民心汇聚”(151、156)。同时,旅程隐喻与光明隐喻多次并列。在开头,演讲者认为虽然退欧预示着“前路漫漫”,但那是“向光明进发”,且为了“追求光明”,不可“半途而废”(1、2、2、3)。在结尾,演讲者将退欧方案的落地比喻为“旅程终点”及“为后辈带去光明”(160、162)。可见,演讲者以系统隐喻交互强调了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且对退欧后国家的未来发展做了完全乐观的构建——这符合其工作议程,利于演讲者为退欧赢取国民支持。
归纳来说,KT1中,障碍、冲突和下坠这三个引体具有因果联系,强调欧盟对英国的牵制。KT2中,盟友与交易引体表意不同却频繁交替,显示英国与欧盟的共同利益与矛盾交织。KT3的系统隐喻多线并行,表达英国要拓展空间、结交朋友、成为领导,显示演讲者对退欧后英国的国际角色有丰富的想象,但无统领思路。KT4轨迹疏松,隐喻含义积极,引体交互凸显了演讲者对退欧后果的乐观判断。
5.讨论
研究显示,系统隐喻分析的优势如下:首先,与概念隐喻相比,系统隐喻更贴合语境、更具体,可提供抽象程度适中的描写框架;第二,时域单位的使用令描摹隐喻轨迹成为可能,利于呈现隐喻分布;第三,以引体和阶段转身作为描写抓手,能呈现系统隐喻对话题的框限情况;第四,分析系统隐喻的交互利于回溯其协同构建的表意特征。因此,该方法能提供具有语境性、动态性、回溯性与交互性的视角,可对隐喻的实际分布与语义联动达成描述与解释。
同时,研究揭示,系统隐喻的分布与交互状态与话题表意的稳定性相关——引体越集中、交互关系越明确,则话题表意越固化。Briggs(1992)和Larsen-Freeman(1997)观察到,复杂系统会同时具有秩序及混沌,且这两种行为动态更替,令系统呈现出不同状态。在考察系统隐喻呈现形态后,可将案例语篇的四个话题系统分为有序型、摇摆型、混沌型和肇始型。这能彰显话题对隐喻语言载体选择的确切程度,便于研究者寻找除认知外的施动因素。
有序型即系统进入高度组织阶段,形成鲜明的引体,且引体间交互方式存在明确规律。KT1便属于这类。在其内部,除障碍、冲突和下坠三个系统隐喻外,其他隐喻是闪现因素。同时,障碍触发冲突与下坠,引体间因果联系明确,显示演讲者的观点构建已高度固化。也即在构建退欧前英国与欧盟的关系上,卓异主义(exceptionalism)清晰可辨——演讲者坚信英国是独一无二的、杰出的,应该在世界舞台上大展拳脚,不该与欧盟诸国趋同发展,故以设障、冲突和下坠等隐喻对英国与欧盟的不兼容进行强化表达。
摇摆型指系统在表意无因果关系的主要引体间摆动,且引体表意有差异。相较于有序型,摇摆型系统表意稳定性稍弱,主要引体间存在竞争关系,系统未完全达到有序阶段。KT2属于这类。对退欧后英国与欧盟关系的隐喻塑造出现了友情与交易两个竞争引体,表意截然不同:前者强调情感与信赖,后者突出利益与博弈。引体的频繁交替显示,因退欧方案尚未落定,英国与欧盟的相处方式在变化,故隐喻语言对两者关系的描述摇摆不定。同时,交易引体较集中于演讲后部,即演讲者试图在退欧前的盟友关系与退欧后的交易关系间做过渡。可见,退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强烈,使得KT2虽有明确引体,但难以达成有序状态。
混沌型指系统转入相对稳定状态前的无规律形态。在其内部构成元素随机出现,且即使存在引体,其牵引力较弱,交互方式无规律。KT3就属于这类。其内部含多达8个载体组,未见统领性引体,多个系统隐喻并行。同时,引体间交互关系多样,无显著规律。此外,KT3对退欧后英国国际角色的塑造穿梭于贸易格局拓展者、美国的跟班、全球格局领导者等载体间,存在矛盾。现任英国首相无法就英国的国际角色给出确切的构建话语,显示退欧对英国国际角色的影响重大而复杂,使KT3的隐喻语言无法达成高度组织状态。
肇始型指系统中刚刚开始有构成元素随机出现,且元素间自发组织程度低。KT4属于这类。虽然该话题含多达7个载体组,但它们多数零星分布在演讲头尾,未对系统形成向下牵引力,亦未对其他隐喻的表意构成牵制。故该系统表意松散、笼统,未呈现出显著的语义特征。这显示该系统仍处在肇始阶段。也即,退欧对英国的未来发展有何施动是不明确的,演讲者无法预测,故未大力着墨。
总之,话题中的系统隐喻若语义集中、轨迹较长且交互方式规则,则该话题表意较稳定。反之,话题中的系统隐喻若语义涣散、轨迹较短且交互方式不明确,则所在话题表意不稳定。事实上,案例语篇话题的隐喻使用有交集——若仅做概念域归纳,便无法读出各话题对隐喻语言进行选择的确切程度。因此,系统隐喻的分布形态与交互方式是考察语篇隐喻协同表意的重要观察切面,可提供能自证的、可回溯的分析思路,是对学界已有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6.结语
本文引介系统隐喻分析的理论基础,探索将其应用于语篇隐喻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方面,以坐标图呈现系统隐喻的分布与交互便于研究者观察隐喻间的自发组织形态,给结合语境的深入解读提供质性分析框架。同时,CDS所强调的系统全面联结性使研究者将隐喻的认知属性与社会属性相关联,能为解释隐喻语言的自发组织与动态变化提供突破口,提升研究的解释力。
在引介并优化系统隐喻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取得如下发现:话题的隐喻语言使用具自发组织性,其出现时刻与互动形态由开放发展的社会语境、语篇赋予的语言语境与人们的认知活动共同决定;同时,隐喻语言构成的系统隐喻可能存在语义类型、轨迹长短及交互关系上的多样性;此外,系统隐喻的分布与交互能揭示思想对隐喻语言的选择处在有序、摇摆、混沌或肇始中的具体阶段,利于研究者以此寻找除认知外的复杂施动因素。
当前,将CDS引入隐喻研究尚在尝试阶段,本文亦存在些许不足。第一,在识别隐喻载体与提炼系统隐喻上,操作步骤复杂、工作量大,故能应对的文本容量有限;第二,虽然本文运用了时域性分析视角,但受限于篇幅,未能展示在社会语境的长期变化发展下,隐喻使用发生怎样的变化。因此,在未来,如何以系统隐喻分析对文本量更大、时域更长的语篇达成描述与解释,仍需继续探索实证研究方法。国内学界对将CDS运用于隐喻研究的关注刚刚起步,故本文希望引介新视角,为隐喻研究在人文社科领域的运用拓展天地。
注释:
1 该案例语篇来源于《泰晤士报》2017年1月17日公布的特蕾莎·梅首相演讲稿全文,网页链接为https://www.thetimes.co.uk/article/in-full-pms-speech-on-exiting-theeu-ggfm3qdzq。
Bahkhtin,M.1981.The Dialogic Imagination[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riggs,J.1992.Fractals:The Patterns of Chaos[M].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
Cameron,L.2003.Metaphor in Educational Discourse[M].London&New York:Continuum.
Cameron,L.2007.Confrontation or complementarity?Metaphor in language use and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J].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5):107-135.
Cameron,L.&Deignan,A.2006.The emergence of metaphor in discourse[J].Applied Linguistics(4):671-690.
Cameron,L.&Larsen-Freeman,D.2007.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226-239.
Cameron,L.,Robert,M.,Zazie,T.,John,M.&Peter,S.2009.The discourse dynamics approach to metaphor and metaphorled discourse analysis[J].Metaphor and Symbol(2):63-89.
Cameron,L.,Pelosi,A.C.&Feltes,H.P.2014.Metaphorizing violence in the UK and Brazil:a contrastive discourse dynamics study[J].Metaphor and Symbol(1):23-43.
Charteris-Black,J.2004.Corpus Approaches to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Gibbs,R.&Cameron,L.2008.The social-cognitive dynamics of metaphor performance[J].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9):64-75.
Goatly,A.2007.Washing the Brain:Metaphor and Hidden Ideology[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Koller,V.,A.Hardie.,Rayson,P.,E.Semino&Lancaster.2008.Using a semantic annotation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 in discourse[J].Metaphorik.de(15):141-160.
Larsen-Freeman,D.1997.Chaos/complexity science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2):141-165.
Musolff,A.2006.Metaphor scenarios in public discourse[J].Metaphor and Symbol(1):23-38.
Musolff,A.2012.The study of metaphor as part of critical disc ourse analysis[J].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3):301-310.
Pragglejaz,Group.2007.MIP: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tap 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J].Metaphor and Symbol(1):1-39.
Rayson,P.2008.From key words to key semantic domai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4):519-549.
Ritchie,D.&Cameron,L.2014.Open hearts or smoke and mirrors:metaphorical framing and frame conflicts in a public meeting[J].Metaphor and Symbol(3):204-223.
Semino,E.,Demjen,Z.&Demmen,J.2016.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metaphor and framing in cognition,discourse,and practice,with an application to metaphors for cancer[J].Applied Linguistics(1):1-22.
Vygotsky,L.1986.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MIT Press.
陈朗,2014,国外隐喻与话语研究新发展博观 [J],《外语教学》(2):19-24。
陈朗,2015,复杂动态理论视角下的隐喻新释 [J],《中国外语》(2):39-46。
陈清、曹志希,2011,浮现对话语中隐喻的新阐释 [J],《外语教学》(2):27-30。
凤群,2013,隐喻和政治神话的实现:美国总统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从里根到奥巴马[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18-22。
纪玉华、陈燕,2007,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42-48。
龙玉梅、汪云芳,2016,动态语境观视角下的词语隐喻义阐释[J],《外语与翻译》(4):52-56。
卢植、茅丽莎,2016,隐喻认知表征的动态系统观 [J],《外语教学》(3):13-17。
张蕾、苗兴伟,2012,英汉新闻语篇隐喻表征的比较研究——以奥运经济隐喻表征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4):20-24。
周红英,2015,本体论视角下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及研究方法的发展 [J],《外语与翻译》(2):39-44。
H0
A
2095-9648(2017)04-0051-07
❋本文系2017-2018学年度中美富布赖特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前期研究成果。感谢曲卫国教授给予的悉心指导。
(单理扬: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生)
2017-08-26
通讯地址:200433上海复旦大学外文学院